天天百科

最关键一步——培养好孩子责任心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0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好,早教也因此不容忽视。今日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详解介绍最关键一步——培养好孩子责任心。

在很多人看来,隔代教育的孩子自私、冷血、不负责任。他们犯错了,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错误,而是别人或者社会对不起他们,故意羞辱他们。同样地,他们对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爷爷奶奶不仅没有感恩的心,还打骂他们,甚至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还有孙子害死爷爷奶奶的惨案。为什么呢?因为教育,隔代家长没有把负责任的概念从小灌输到孙子心中。

任何习惯,都应该从小培养。从小就培养孩子自我认错、自我承担责任的好习惯,把负责任的理念早早灌输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是培养孩孑负责任最关键的一步。但是,恰恰是这一步,很多隔代家长都无法做到。下面,就让我们从孩子跌倒的事来看看两代家长的教育方式吧。

棒棒贪快,一不小心撞到沙发上,结结实实地摔在地板上,哇哇地大哭起来。奶奶看到了,立刻抱起棒棒,然后用手掌狠狠地拍了几下沙发,说:“沙发坏坏,让你撞我们棒棒,打你!”然后奶奶还狠狠地踩了几脚地板,并说:“地板坏坏,你干吗不平,摔坏了我们棒棒,快给棒棒道歉!”棒棒慢慢地不再哭了,也学奶奶一样拍了几下沙发,跺了几脚地板。

棒棒大叫着:“飞机,冲啊!”“咚!”棒棒又摔倒了,这次是不小心撞到小凳子上,人和凳子都倒了,棒棒照样哇哇地大哭起来。妈妈看到了,拉起棒棒,说:“男子汉要坚强,不要轻易落泪,让人笑话。”然后,妈妈将小凳子扶起来,请棒棒再走一遍:“宝贝,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再走一次,一定不会被绊倒,对吗?”棒棒望着妈妈信任的眼神,又走了一遍,果然没有摔倒,高兴地笑了起来。妈妈鼓励地亲了棒棒一口:“宝贝果然是最棒的噢!”然后妈妈给棒棒分析摔倒、撞倒的原因:一是自己心不在焉;二是自己眼睛没注意看;三是自己力度没有把握好。

同样是棒棒,同样是摔倒案例,两代家长的处理方式却截然不同。奶奶疼爱孙子,孙子受伤了,奶奶的第一反应就是谁欺负自己孙子了。比如棒棒摔倒了,奶奶很自然地把摔倒的事归结到不会动的沙发和地板身上。这样,等棒棒长大了犯了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成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但妈妈很客观,她明白是儿子自己图快被绊倒了,就引导他自我认识错误,培养儿子自己承担责任的好习惯。棒棒如果按妈妈的教育方式成长,长大后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也许因为对子女的歉疚,也许孙子是自己晚年的精神寄托,爱孩子、保护孩子,几乎是很多隔代家长的第一反应。只要孩子受了委屈,祖辈的第一反应就是谁欺负我的孙子或孙女了,而没想过是孙子孙女自己错了。但是,您的这种反应,却恰恰是孩子不负责任的苗头。棒棒的奶奶是出了名的护犊子。不要说责备沙发和地板绊倒了她孙子,只要棒棒和别的小朋友争吵,一定是别的小朋友错了。如果棒棒打了别的小朋友,人家父母带着孩子找上门理论,往往没等开口,棒棒奶奶就开始叫:“怎么着?欺负我老婆子和小孩子吗?明明知道我儿子和媳妇上班去了,就欺负我孙子,要不要脸?给给给,你爱打就打吧,打老人让你断子绝孙……”棒棒奶奶的话,就如连珠炮一样,堵得人家哑口无言。后来,就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棒棒玩了。

对祖辈们说的话:爱孙、护孙是每位家长的自然反应,但是不分青红皂白维护孙子的利益,不调查清楚就把所有的错误归结到别人身上,容易让孩子形成遇事推脱责任的坏习惯,甚至还因为你的爱孙、护孙,培养出一个不知道心疼、回报祖辈养育之恩的“白眼狼”。所以,对孩子某种行为作出判断前,请先调查清楚谁错了,才能对事情作出最科学的反应。

对父母们说的话:培养一个负责任的孩子,就要从小教给孩子凡事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告诉孩子,弱者才把错误归咎到他人、社会身上,而强者会先从自身上寻找问题,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一个敢于承认摔跤是自己失误的孩子,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孩子,就是勇于担负起责任的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了,就将是父母的骄傲。

亚伯拉罕·林肯说:“逃避责任,难辞其咎。”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至少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把负责任的观念灌输到他的内心深处。而孩子长大些,懂事了,就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孩子,长大后才能远离失败,获得事业成功。

很多孩子由于幼时放松管教而无所专长,倒是在某些“旁门左道”上功力不浅。在他们看来,一个陔子跑得再快,跳得再高,足球踢得再出色,都不及学习成绩单上的几个好分数。所谓“专长”仅指课堂上老师灌输的、社会上诸多父母所倡导的概念,知识与前途仅属于此。而这一切都要求孩子必须规规矩矩,不可越雷池一步,道理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

从小坐得正,长大行得端。

自由散漫令你一事无成。

因此,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是如此“循规蹈矩”地按照社会观念所描画的路线一步一步前进时,便也真的放下心来。

而另外一些做父母的则为纪律对孩子的束缚深感不安。他们发现被纪律约束的孩子有碌碌无为的倾向——缺乏想象和创造力、感情麻木、性情忧郁,尽管没有给家庭惹祸招灾,却也不曾给自己和父母带来什么可以夸耀的东西。

我们从这两方面情况可以看出,纪律之于孩子以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映在父母要求孩子“守规矩”的态度上。这种爱护和关心方式,由于建立在某种“条件”的基础上,因此其所得的效果便也往往似是而非。

孩子不会满足于父母给他们安排的活动范围,他们要求行使自己有限的、也是天生赋予的权利。而有时父母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规矩”,正是束缚了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孩子天生“不守纪律”,而是父母难于把握“爱护孩子”和“不守纪律”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在分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健康的}目互关系后指出: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把纪律理解为财心理、智慧和性格上的磨炼,以便使孩子成长为善于自我控制和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及活动的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他认为,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无保留的爱,那么他就会使自己成为他们所期望的人,在遵守纪律方面,并不感觉那是一种束缚。这样他们便也会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听从父母的教诲。

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性格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对孩子在某些时候表现的自由散漫,应加以分析,有时甚至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做父母的能够做到在任何时候都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在一些事情上予以宽容和谅解,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责任心,使之学会自我克服及自我约束。这样,他们在学习、与人交往和处世方法上,也能够更加轻松、自如,对严格的纪律也能适应。而那些执意要让孩子循规蹈矩地行事的父母,到头来总会失望。一事无成的并非仅仅是孩子,还有这些一心望子成龙的善良父母。因此,父母们在要求孩子学会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同时,首先要懂得和学会:

允许孩子的一时散漫,理解孩子的某些要求。

强加给孩子的“规矩”,尽管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也可能造成孩子一生的遗憾。

孩子并不一定不能接受父母的严厉,只是里面要包含轻松的成分。

在“规矩”之内,使孩子尽可能自由。这听起来矛盾,做起来难,但其结果正是你所期望的。

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你。尽管你的“规矩”并不少。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最关键一步——培养好孩子责任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