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从孟子“恻隐之心”到同理心教育(培养好孩子为何困扰教育者)

2023-05-2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1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文学报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舍得》引发了家长对当下儿童教育唯成绩论还是重成长品质的讨论。今天的年轻父母们陷入了两难境地,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成就怀有非凡的教育期望,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理念与现实之间产生了种种矛盾和自我怀疑。

特别在道德教育领域,比如今天普遍在提倡的同理心与共情能力,在儿童身上一方面主张培养情感敏锐度,将同理心和共情导向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欺骗必须提高警戒,进而抑制儿童的同理心。诸如此类,家长、教师、孩子多方面处于教育的新挑战之中。人类学、心理学研究者许晶对此以上海一个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长期考察,希望展现当下儿童作为文化学习者和创新主体的双重角色,如何构建起自己的道德世界,显然,这与成年人想象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夜读带来《培养好孩子》一书中关于同理心的探讨,从孟子的“恻隐之心”到当代同理心,它们是否可以形成统一的共识为今天的儿童教育打开思路?

做个好孩子

正如研究中国童年的历史学家乔恩·萨里(Jon L. Saari)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能把心灵想象成白纸,而必须把世界想象成白纸,并以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视角和情感来看待它。”

电影《书店》(2017)剧照

从2011年到2012年,我在H市一个幼儿园社区进行了田野调查。H市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转型最剧烈的城市之一。我把儿子送进这所幼儿园,我们就住在附近的一个小区。通过与孩子、老师、父母、祖父母等生活在社区中的人的日常交流,我得以融入这个社区,了解孩子、他们的交往对象以及其他人的生活经历,这也丰富了我作为一个研究者、一位母亲、一名中国女性的生活经历。本书收集了不同类型的资料,包括民族志田野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现场实验和媒体文本,揭示了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和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初期道德倾向如何被选择、表达或压抑以及调节。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机会深入探索社会道德发展的原初动力: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如何成为服从教师命令、融入集体生活的好学生?道德教诲如何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展开?这些孩子们学习了什么样的道德教诲?儿童自身如何接受和转换道德讯息、实践道德行为?本书旨在呈现主体间交往产生的一系列经历和反思,对儿童的社会和道德认知的涌现过程展开讨论。

上幼儿园之前,这群小孩是家里幸福的“小太阳”,由父母、祖父母或保姆照顾,很少有独自和同龄人互动的经验。突然间,他们被扔进学校环境中,被期待表现得像个学生,每天与他们从未见过的大人和孩子互动。就在这第一天,我简直无法想象,从一个戏剧性的、令人痛苦的时刻开始,这样一群哭哭啼啼的孩子、沮丧的老师、心碎的父母,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将各自的情感意向联结在一起。

一个新的集体秩序形成得如此之快,是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结果。首先,孩子正在经历类似于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理论中所说的“阈限”。他们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其中没有已经成型的结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可能性和结构能够顺利建立。其次,新的秩序和它的可预见性在这个环境中是可行的,比如有教师的指导。第三,具备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和能力,使得他们可以习得社交生活和集体行为的某些关键元素,还有,老师们的教育方式也有意无意反映了人类育儿策略的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恰好与儿童自身的心理需求和特征相适应,例如一以贯之地对孩子进行评价,如赞成(奖励)或反对(惩罚)。

在阈限阶段的不同经历中,我们可以一瞥如下问题:在快速转型的当下社会,儿童如何在一系列日常实践中应对复杂充满张力的社会并构建他们自己的道德世界?儿童和育儿者在道德发展和教育的过程中涉及哪些道德领域和规范?如何选择、如何协调、如何角力?在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和更广泛的文化动力如何塑造儿童的道德习性?

“与人为善”的困境

2012年5月31日,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碧玉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联欢会。每个班级都有两到三个简短的集体表演(每个节目三到五分钟),教师、学生和家长全都坐在场下观看。轮到1A班的男孩们上台表演舞蹈的时候,意外情况发生了。本该负责领舞的涵涵突然哭了起来。这可能是因为他在观众面前过于紧张、觉得不安,也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就在一旁的母亲和祖母,想要和她们待在一起。观众们哄堂大笑,于是涵涵就哭得更厉害了。他停在舞台边上,没有走向他应该在舞台中央的位置。老师正忙着引导其他孩子找到舞台上的定位,其他孩子也都忙着自己的事情,紧张地走上舞台,急切地在观众席里寻找自己的父母。只有军军过来安慰涵涵。一发现涵涵在哭,军军就马上过去握住他的手和他说话。站在舞台边缘跳舞的整个过程中,涵涵都一直在哭,军军则在他前面跳舞,时不时同情地回头看看他。

这个小插曲激起了老师和家长的线上讨论。一位父亲发布博客,强调了军军乐于助人的行为:“军军握住涵涵的手,这个简单的举动真让我惊讶又感动。军军真是个好孩子!他很优秀!小小年纪,他就已经懂得如何帮助鼓励别的孩子了,他的心里有‘大爱’。”与此同时,他反省道:“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并觉得自责:我的教育方式多么糟糕!我怎么没有教会我儿子毛毛像军军一样去帮助同学呢?”

方琳老师回复道:“的确,孩子们的行为时常引发我对自己生活、工作甚至是人生的反思。军军总是那么纯洁、天真、可爱,但是他的善意从没有得到过回报。有时我很担心他。像军军这样的孩子很纯洁,不会想着伤害别人。他长大后会面对什么?我担心他可能会被别人利用。”方琳的评论反映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一个善良热心的孩子在充满危险、威胁和不公的社会中可能会遭遇什么而感到深切焦虑。为了让孩子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成长,他们努力制定可行的方案,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几乎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认为同理心和同情心等品质弥足珍贵。例如,军军是方琳老师心爱的学生,用方琳自己的话来说,正是因为他“纯洁”“天真”“善良”。在当今,人们都认为这些品质很稀缺,特别是共情(empathy),又译作同理心——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用中文来讲是“将心比心”。另一方面,家长们也意识到,正是这些孩子,他们长大后将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军军的例子和成年人们的评论,促使我思考人类基本道德品质的发展,比如“将心比心”的能力。共情和关爱(care)在中国道德观的中心地位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在这个问题上当代认知科学的发现与早期儒家思想不谋而合。近期研究表明,道德关怀(the morality of care)是人类基本的道德“味蕾”之一,从人类演化的角度上看来源于亲子依恋,并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当中,而同理心/同情心是关爱伦理的特征情感。需要进一步问的是,为什么家长和老师都在哀叹当代社会生活中爱的缺失和危险的增加?同理心教育中出现了哪些冲突和矛盾?它们在教育学实践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在与父母、老师和同龄人的不断互动中,孩子们如何处理这些冲突和矛盾?

从孟子到同理心的再发现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是儒家思想的关键概念,既特指仁慈、爱、同情,又泛指广义上的人性。王阳明在《大学问》中阐释了这个故事:“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王阳明的理论强调了孟子作品中隐含的“与他人合为一体”,即与他人形而上的合一,这就是我们现在西方学术话语所说的“同理心”。在这段话中,王阳明强调,面对困境时,与他人“一体”的能力是普遍的人性。“大人”和“小人”都具备这种能力,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基本能力的有无,而在于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与此同时,民间俗语“将心比心”表达的是中国对同理心的一种诠释,关注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强调感受对方的情绪状态,意即“共情”。

这种中国传统的同理心观念,特别是孟子所说的“孺子将入于井”,巧妙地浓缩了当代科学界同理心研究的关键问题。当代西方学者刚刚开始超越哲学沉思(philosophical ruminations),将同理心作为心理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实证课题,近期在文化人类学也多有涉及。

孟子所说的“怵惕”准确说明,情感反应是同理心的一个重要特征。神经科学家强调了同理心的情感本质:“对直接感受到的、想象的或推断出的他人情绪状态的情感反应。”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表明了同理心自然而普遍的基础,进化研究则表明,人类在生理上也有与同伴进行情感联系的基础。然而,同理心不仅仅是一种自动的情感反应:它更蕴涵着主体间性,是发生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复杂、灵活的过程。人们的“不忍人之心”在孟子的观点中指向了同理心这一维度,社会神经科学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同理心反应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影响。此外,同理心的情感和动机力量使它能够解释人们为何会对他人施以援手(有指向性的利他主义)。孟子的思想仍然与此相关:人们“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同理心意味着真诚地关心他人,而不是减轻自己的痛苦,也不是沽名钓誉的手段。然而,以诚待人只是一种心理倾向,而这种倾向不一定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以研究灵长类情感认知闻名的弗朗西斯·德·瓦尔认为,同理心不会自动引发无条件的利他主义,而是包含对社会距离/关系、合作历史、声誉等方面的理性评估。

另外,同理心受到具体文化情境的形塑和调节,它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运作于特定的道德秩序之下。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品德是可以完善的,同理心的发端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同理心这一美德与社会秩序有直接联系。例如,在“孺子将入于井”的开篇,孟子认为,慈悲之心是顺利且有效政治治理的关键:“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近期同理心研究中的这些重要洞见,例如情感与认知之间、共情感受与利他行为之间、基本道德取向与社会文化秩序之间的张力,不仅与古代中国思想遥相呼应,也提供了理论透镜,来理解当代中国在同理心教育上面对的困境。

/

/

许晶 / 著,祝宇清 / 译

薄荷实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稿件编辑、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出版书影

1981·文学报40周年·2021

网站: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原标题:《从孟子“恻隐之心”到同理心教育,培养好孩子为何困扰教育者?| 此刻夜读》

如果觉得《从孟子“恻隐之心”到同理心教育(培养好孩子为何困扰教育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