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盛夏饮食养生:多吃姜(少喝冷饮)

2023-06-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骄阳渐近暑徘徊,

一夜生阴夏九来。”

夏至过后,阴气渐长,阳气渐衰。

按阴阳消长原理,

五月是炎热天气之极,

夏至后气候应该从高温逐渐降至低温。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俞致贞《睡莲》

虽然夏至“一阴始生”,白天开始变短,但由于地面接收热量的积累效应,炎热天气继续加剧,到一个月后的大暑才热到顶点。由此可见天文历法学的“夏至”与气象学的“盛夏”并不同步。

冬季有“数九歌”,夏季也有。“夏九九”从夏至开始数,每9天为一个九。其中,以“三九”、“四九”为全年最炎热之时。

值此炎炎夏日,起居饮食养生当以消夏避暑为宜,所以人们习惯开空调叹冷气,常吃清热消暑食品,尤其喜欢吃冷冻果瓜及冻饮料、雪糕等。

殊不知,这是一种坏习惯。

长期吹空调,吃冷食,

完全违背了“春夏养阳”的养生之道,

时刻削弱我们体内温热的阳气。

多吃冷食为何会伤“阳”?原因是,我们无论吃什么食物,在被消化之前,都必须要和体温等温。只有达到这个温度,身体里的生物酶、消化酶才开始工作,才能消化食物。如果低于这个温度,消化酶就难以工作了。冷食下肚,身体就要不断消耗能量来加热食物,帮助消化。冷食吃得越多,人体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而这些能量,正是人体之“阳”。

如果一个人身体强壮,正气十足,偶尔吃点冷食尚无大碍。但如果一个人本来正气就不足,还要经常吃冷食,必然消耗能量,令身体更虚。

因此,夏日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是:

多吃姜等暖胃祛湿食物,

少吃冷食。

有人说,

盛夏炎热,姜性温热,

盛夏吃姜岂不是越吃越热火上加油?

容漱石《荔枝小鸟》

非也。盛夏虽热,但人体只是体表热。《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夏天阳气充沛,万物生机勃勃,草木茂盛,果实累累。此时人体的阳气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样,自内而外散发到体表。故《伤寒论》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

至小暑、大暑、三伏天之时,人体“表热里寒”更分明。孙思邈说:“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

正因为盛夏体内有“伏阴”,胃中虚冷,所以人体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湿气犯脾,寒气犯胃,导致消化不良,拉肚子等。

而对付体内“伏阴”及胃寒胃虚,最好的食疗方法就是多吃姜。

八大山人《荷花图》

生姜,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同时也是也是药材。《名医别录》说:“(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脏),……止呕吐,除风寒邪热。”

吃姜,首先可以消除体内的“伏阴”。“伏阴”用中医解释,其实就是一种“寒气”。而生姜因为辛温发散,升阳助阳,所以能深入体内,将那些潜伏在体内的寒气驱逐出去。夏天吃姜最好不要去掉皮,那样驱寒的效果更好。

其次,吃姜可以健脾祛湿。夏天闷热,最易生湿。人体的脾尤其容易被湿邪所困。湿为阴邪,要祛湿,必须是温性的食物或药物。而生姜性温,正好能解湿邪困脾。

再者,吃姜可以治胃寒。生姜性味辛温,有驱风散寒,温中暖胃的作用。可以用生姜煮汤喝,也可以在炒菜时加入生姜。

正因吃姜好处多,民间有句养生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实内含奥妙。

齐白石《萝卜青菜》

“冬吃萝卜”的道理和“夏吃姜”一样,冬天人体是表寒里热。经常吃火锅,吃温热食物,便导致“阳气在里,胃中烦热”。而萝卜性凉,有“消谷和中,去邪热气”之效,正好能解胃中烦热。

民间还有谚语说:“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每日吃上几片生姜,既能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又能健脾祛湿,温中暖胃。

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不仅夏天应多吃姜,一年四季也要吃姜,因为现在脾胃虚寒已成普遍现象。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出了问题,便会连累其他脏腑,因此必须要保护好。

此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夜不吃姜”,这种说法有没道理?

古代医家认为:“生姜辛温,主开发。夜则气本收敛,反食之开发其气,则违天道,是以不宜食。”意思是生姜性辛温,主发散,能升阳助阳。而人体的自然规律是白天“开发”,夜间“收敛”。如果夜晚吃姜,就违背了自然规律。

现代医家也认为,夜晚上床前吃姜,会刺激神经,使人过度兴奋,不仅影响睡眠,还会伤肾及影响心脏功能。

正因如此,

民间又有“下床姜”之说,

即最好是早上起来时吃姜。

《本草纲目·生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钟葵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钟葵(翻拍)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戴雨静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如果觉得《盛夏饮食养生:多吃姜(少喝冷饮)》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