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立冬吃什么(立冬是几月几号)

2023-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立冬之后天气就会逐渐变冷,所以大家要提前了解立冬是哪一天,立冬吃什么,立冬的含义是什么,及时根据节气的变化改变穿着和饮食等。

立冬是几月几号,2020年立冬是几月几号

立冬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作为干支历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 -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今年的立冬在2020年11月7日。

立冬吃什么

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北方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不能少了饺子。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饺子的形状又像元宝,象征着团圆和财富,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南方热补

南方人们,立冬时爱吃些鸡鸭鱼肉,个别地区,在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的含义是什么

立冬,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 19', 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因此立冬也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称。

陈志岁《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立冬时。”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义,因此也被作为秋收结束的时间节点。

立冬讲究什么

1.想御寒,要先进补

民间有“冬令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天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要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

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抵御严寒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灵芝孢子粉可以尽早安排上。

自行食补时千万不可盲目进补,特别是老年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摄入不能太多,以免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可以吃一些炖母鸡、精肉、蹄筋,并经常饮用牛奶、豆浆,这些对血脂影响都不大,还可增强体质。

2.寒伤肾,注意养肾

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咽干口燥,头晕耳鸣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根据中医养生学观点,在四季五补的关系上,冬要温补,冬季属肾,黑色入肾,所以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有助于调养肾气。

3.睡懒觉,利阳气生发

俗语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过后,早睡晚起更有利于养生,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早晨最好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使头脑更清醒、灵敏,早睡晚起更适合老年人。

如果觉得《立冬吃什么(立冬是几月几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