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仁康堂中医馆:医药电商的土壤缺什么

2022-11-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1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2014年在官网上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监管部门正在研究第一批开放的处方药目录,目录药品主要以慢性病、常见病类用药为主,多为长期用药。

响应这个政策信号,各大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包括阿里巴巴、春雨医生、1号店,都纷纷看好未来处方药解禁后带来的机会。可是,处方药作为长期被医院垄断的市场,究竟要在什么样的土壤和政策支持下才能蓬勃发展?

中国的药品零售长期以来分为几种途径。一是医院的药房,这是占比最大的,占到70%以上。二是线下的零售药房销售。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网络零售,不仅仅是医药企业,类似京东和阿里巴巴这样的第三方平台都已经先后进入这一领域,但目前局限在OTC药品,而OTC市场的整体市值只有2000亿元,整个中国药品销售市场却有1万多亿元,可见处方药占据了大半江山。处方药不放开,网络售药还是只能撬动冰山一角。

先来看一下美国的例子,医疗模式为美国的网络购药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按照美国的模式,药房与医院没有任何关系,患者拿着医生的处方可以去任何一家药房买药。这种模式让药品销售的互联网化非常容易,只要直接把线下的药房搬到线上就可以。

而且美国的医药支付方式也对医药电商非常有利。商业医疗保险和联邦医疗计划是主要的支付方,而且保险公司和医院、药房都有联网,支持支付。只要用户出示保险会员卡,就自动拆分账单,无论线下还是线上购药,只需要支付自费部分,保险公司会和医院或药房自动结算剩下的部分。这让用户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购药都非常容易。

最后,美国的生活消费模式也有利于电商的发展,因为大部分人都住在郊区,郊区的药房非常稀少,在网上买药和买其他产品一样能解决消费者的便利性问题。此外,美国的慢性病处方时间比较长,很多保险公司和药房会提供自动续药服务并送药到家。这些都为网络购药提供了土壤。

反观中国,这些条件都很欠缺。一个典型的医药网络购买流程涉及几个核心的环节:看病后获得电子处方、网购后自费购买或用医保和商业保险支付以及物流配送。但在当前中国,这几个环节都有阻力。

首先来看处方,处方的电子化并不难,但医生和医院是没有动力将处方交给药房的,最核心的原因是,中国的医院以药养医,开药与医院和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因此医院和医生才有动力保证处方不外流。如果让病人去零售药房或者网络平台买药,意味着医院和医生失去了部分收入。

医药之所以不能分开,核心是医生的问诊价值不能得到体现。因此,要彻底实现医药分开首先必须将医生的问诊收入提高,再从医院剥离药品销售就水到渠成了。虽然目前政府在多家医院试点医药分开,但这只是取消了医院15%的药品加成,药房这个实体在医院仍然存在。

然后来看支付。中国的医疗费用主要靠个人自费和医保支付两方面。中国的医保体制建立较晚,欠账比较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来到,医保资金捉襟见肘。中国各地政府规定的医保总缴纳数是工资的9%左右,其中个人认缴2%,企业在7%左右。企业的7%都属于统筹的范畴,个人在不住院的情况下无法获得,各地政府尤其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都将这部分主要补贴给老年人。所有门诊的费用都必须由个人缴纳的2%支出。而在商业化程度较高的美国,由雇主向保险公司为员工购买保险,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则由联邦政府提供保险。个人在医院看病和药房买药的绝大部分费用都由保险公司和联邦政府保险支出,自己只需支付一小部分。

两相比较可以看到,中国医生的诊疗收入之所以无法提高,是因为医保将门诊诊疗费用归入个人自付,而不是由医保来支付。医保把支付的核心放在药品、手术和检查上,这给了医院和医生动力去开大处方大检查,而不是通过服务获得收入,因此医院和医生才没有动力让出处方药这块巨大的蛋糕。

更进一步来说,网络购药的支付也是大问题。中国的医保是由各个地方政府自己确立的,各地并不互通,而医药购买最主要的方式是医保。要做大医药电商,最主要的方式是要解决医保支付的问题,而这意味着与全国数百个地方政府的谈判,其难度可想而知。

同时,地理因素也不可忽略。中国人口密集,城市里药房也非常密集。大城市里,在线下买药是非常方便的事情,因此,药品电商的吸引力相比美国要小很多。反而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购药却没有那么方便,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小医院药品种类不全,网络处方药如果能够解禁,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福音。

用户的就医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用户对医院的依赖性依然很高,由于老年用户仍然占据着药品消费的主要人群,而年轻人群虽然是互联网的频繁使用者,但他们购药的频率较低,很多人因为就医太难,会选择直接去附近的零售药房购买OTC药品,这样看来,医药电商的发展受制于人群的错配。而且,中国用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等待送货上门时间较短,不能忍受3~5天的配送期。对于普通商品都是如此高的时间要求,更不要说药品这类急需的产品。中国药房遍布,与其在家等待药品配送,不如直接上药店买药。

不过,慢性病或许是药品电商的一大机会。慢病人群有长期服药的需要,而且可以提前购买药品,并不存在时间限制的问题。正因为时间上没有限制,即使不会使用电商的老年人群也可以让他们的子女在空闲的时候代为购买。同时,随着中国慢病年轻化,慢性病医药电商的未来潜力仍然很大,只是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如果觉得《仁康堂中医馆:医药电商的土壤缺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