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五谷杂粮不起眼,但他们是中医眼里永恒的补品,吃对能养生

2022-02-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谷为养”之说,为什么五谷的滋补功效很强呢?

这是因为五谷从种植到收割,不仅会汲取日月精华,还会从土壤当中汲取能量,以保证对自身的营养供应。可以说,五谷是集天地精华于一身。它们的根、茎、叶会将吸收的精华传递给种子,以便延续生命。

秋风萧瑟,叶落花谢,虽然根、茎、叶会随之消亡,但是因为种子得到了充分的营养供应,因此异常饱满。可以说,种子是五谷的精华所在,这也是食用五谷能使五脏强的关键所在。

科学研究表明:每一粒五谷都是由一颗被层层包裹起来的种子构成,这些种子的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种子胚芽中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丰富。因此,五谷杂粮比精制的米面更有营养和养生效果。比如:

01 小米:性甘微寒,有健脾、除湿、安神等功效。经常食用小米粥有助于补中益气、益寿延年。尤其是脾胃不和者、老年人以及孕妇应经常食用。煮小米粥的时候,时间要长一点,但是要看好锅,不要使粥溢出。这是因为小米粥有一层黏膜状的东西,是小米粥的营养精华所在。老百姓说小米粥养人,其实最养人的并不是小米,而是小米粥上面的那层米汤。

02 玉米: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排除大肠癌的因子,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玉米还能吸收人体的一部分葡萄糖,对糖尿病有缓解作用。

03 小麦:含有钙、磷、铁及帮助消化的淀粉酶、麦芽糖酶等,还含有丰富的Ve,是保护人体血液、心脏、神经等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品,另外小麦还有增强记忆力、养心安神的作用。

据《本草纲目》记载,小麦的功用为除热、止烦、润燥、利小便,善补心气。失眠、心烦、莫名悲伤者可用带皮的全小麦熬粥喝,能起到疏肝理气、防治失眠、调畅心气的作用。若是症状比较严重,在用小麦煮粥的时候还可以放点红枣或者莲子,以加强养心功效。

04 大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效用,可辅助治疗疳积泻痢、腹胀瘦弱、妊娠中毒、疮痛肿毒、外伤出血等症。

05 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若是阴虚火旺,内心烦躁不安,可以食用绿豆百合梗米粥。

06 豇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止血、消渴的功效。中医学用豇豆作为肾病的食疗品,能补五脏、益气和中、调养经脉。

07 莜麦:蛋白质比大米、面粉高1.6至2.2倍,脂肪则多2至2.5倍,而且被麦脂肪成分中的亚油酸含量较多,易被人体吸收,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莜麦含糖成分少,适宜血糖高或者糖尿病患者食用。

09 大麦:其性滑腻,故常与粳米同食,也可磨粉制糕作面食用,还可煮茶饮服,亦可酿造啤酒,大麦淀粉含量低于大米、小麦,而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等却高于大米,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大麦芽味甘,可消食、下气、回乳。因其性凉,故身体虚寒者应少食或不食。

10 荞麦: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其维生素B、维生素B,比小麦多2倍、烟酸多3至4倍。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荞麦外用还可治疗毒疮肿痛等。

五谷集天地阴阳二气而成,与五脏相应,适当食用五谷能改善五脏行气血的功能,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五谷不可少。只有五谷搭配食用,才能助五脏安康,气血充实,阴阳平衡。

用古时药店的对联赠予大家: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祝福每个人都健康平安。欢迎转发关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五谷杂粮不起眼,但他们是中医眼里永恒的补品,吃对能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