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融合发展:放大1+1+1>3的聚变效应
TIPS:本文共有 17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以“融合发展+放大1+1+1>3”的理念为指导,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协同效应。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联合体实现了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互补互助的产业链条。同时,联合体还注重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融合发展方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还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可以说,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以其独特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实现了“1+1+1>3”的聚变效应,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自从加入产业化联合体,我家的小麦、玉米从播种、田管、收割、运输、销售,享受一条龙服务,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双双提升。”日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种粮大户段德丰说。
在总结多年农业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宿州市创建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三大主体”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农业航母”,在融合发展中取得“1+1+1>3”的聚变效应。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
埇桥区在培育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践中,发现单一经营主体“单打独斗”存在诸多困难:农业企业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质量难以保障;家庭农场存在技术、资金、市场等问题;合作社缺少稳定的服务对象、效益难以保证。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政府引导下,,由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种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8家家庭农场,抱团成立了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共赢,增强农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联合体内,各方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各方的责权关系。”联合体负责人李清武告诉记者,作为联合体的龙头,他们负责联合体生产经营计划、良种及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栽培技术服务、产品收购销售等。淮河农机等合作社为联合体提供全程机械服务,与家庭农场签订作业服务协议,安排统一作业。家庭农场按照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负责粮食生产。
,该联合体经营通过节约成本、增加产量和加价收购成员单位生产的产品等三条途径,每亩实现节本增效621元。
从三产脱节到三产融合
“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生产经营体系中,一、二、三产实现了联动和融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埇桥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郝彩霞说。
在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记者看到,这里的面粉有的被制成面条供应大型超市,有的被深加工成谷朊粉、淀粉、乙醇等化工产品出口创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签订规范的生产服务合同,严格明确各方责、权、利,皖神公司与10多个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成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了粮食加工联合体。皖神面制品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承担着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销售以及统一制定生产规划和生产标准等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连龙头企业,下接家庭农场,起到纽带作用;家庭农场按龙头企业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龙头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为加强品牌化基础建设,埇桥区还鼓励联合体整合资源,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产品优势品牌,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品牌共享共建,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从模式单一到纵横联合
针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初期联合模式单一的情况,宿州市探索将联合体由同一产业的联合扩展到农牧结合、循环经济等不同产业的联合,抓好“联”的环节,做好“合”的文章,强化联合体成员之间的产业联结、要素联结、利益联结,形成适合本地实际的各具特色的联合体发展模式。
灰古镇八张村蔬乐园瓜菜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王守兴告诉记者,联合体采用“六统一分”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和分户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市场风险。并且,由于形成了统一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联合体之间也开始互相合作,进一步实现了优势互补,发挥了规模化效应。
“联合体打破了经营主体单打独斗的局面,解决了单独经营资源浪费、资金不足、效益低下的问题,解决了三次产业经营主体脱节问题,解决了专业化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等,形成了资源共享、打捆经营、抱团发展的高效、高收益运营机制,为经营机制、体制的创新和脱贫攻坚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宿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农民日报)
编辑:徐 丹
审核:武银凤
终审:张华夏
如果觉得《【头条】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融合发展:放大1+1+1>3的聚变效应》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