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在繁华的北宋 人们是如何庆祝节日的(吃喝玩乐不输现代)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4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节日最初与节气有关,是我国先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气候与作物生长情况之间的密切联系的感知。出于对自然的崇拜,先民自发的在播种和收获时节举行一系列的祈福、祭祀仪式来表示对自然的恳请庇护和感谢之情。

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节气及其期间的风俗,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汉民族逐渐形成一套定制,代代沿袭。随着对节日风俗重要性的认识的加深,北宋时期,统治者愈发重视节日的教化作用,举行一系列的节日庆典活动,甚至创造出许多以前并不存在的节日,以致各种节日名目繁多。

除了节气和季节性节日,还有各种官定的节日、帝后的圣节、宗教性节日。而作为文化中心的东京,显然因其具备高势能文化而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北宋重视节日的原因

由于常日里从事生产劳作,在节日里才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以供专门的休闲娱乐,此时甚至连平时不具备休闲条件的人们往往也能撇开经济负担参与节日的庆祝和祝福中:“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

俗语讲:“民以食为天”。节日里,人们无论贫富,都将食物放在首要的位置,通常制作或购买一些特定的食品在节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享用或者赠与亲友以示祝福:“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可谓覆盖范围最广,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同样具备祈求五谷丰登、健康、吉祥如意的心理特征。因此,节日里的休闲娱乐活动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充分展示出了北宋东京的休闲娱乐活动所达到的历史高峰。

二、各个重要节日里的活动

正月一日元旦这天,士人、庶民从早上起,就互相庆贺新年。为了突出节日气氛,从新年的第一天开始,开封府破例开放平时禁止的关扑活动三天。

此时,坊巷中各种物品“食物、动物、果实、柴炭之类”都用来作为赌注,歌唱叫喊以吸引人们前来博戏,热闹非凡。主要街巷和城门处非常拥挤,节日经济和节日休闲娱乐活动使得此时的东京城“车马奔驰”。

贪婪、侥幸、不服输、渴望成功的心理刺激着人们积极参与和围观关扑活动,连妇女也不例外:“向晚贵家妇女,纵赏观赌,入场观看”,到街市的店铺中饮宴,惯习成风。

城中百姓都穿着崭新、清洁的衣服,置酒待客,举杯祝福,“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长相各异的诸国使节着异域服装分别行使自己的礼节朝拜天子,节日气氛庄严、隆重。各国使节分别被安排在不同的驿馆,只有大辽、高丽使节在馆驿中赐宴。

宴后辽国使节们会去射箭,朝廷选派善射的武臣伴射,并在南御苑赐宴。“例本朝伴射用弓箭中的,则赐闹装银鞍马、衣着、金银器物有差”。

非但有物质上的奖励,如果取胜,则前呼后拥,荣誉倍增:“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第二天各国使节入朝辞行。退朝后,皇宫前的灯山就装饰了各种彩带,非常迅速。

春牛在立春的前一天就有专人送到皇宫中,以便在立春当天打春。县衙门口也放置春牛在府署前面节日经济渗透于节日礼仪,节日商品也趋于精致化、艺术化。城中百姓以自己制作的春幡、雪柳等装饰物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以示庆贺。宰执、亲王、百官,到宫中庆贺立春

正月十五日元宵,游人聚集到御街,欣赏两廊下表演的各种奇特技艺、歌舞百戏。许多著名的艺人聚集在此,表演自己的绝活“奇巧百瑞,日新耳目”。山棚前横着排列三座彩门,不仅有彩带装饰,上面还用金泥书写着颇大的牌匾,上书“宣和与民同乐”。

彩山左右,用彩带装饰分别骑着狮子、白象的文殊、普贤菩萨,“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用辘轳绞水到灯山的最高处,用木匮贮水,按时排放,形成瀑布。用草把扎成正在嬉戏的龙放置在两边的彩门上,用青色的帷幕遮挡,在草把上密密麻麻地放置灯烛,“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

从灯山到宣德门城楼前的横大街,约百余丈,设置“棘盆(用荆棘围绕如盆状)”,内设两个高数十丈的长竿,用纸糊成百戏人物,悬挂于其上,“风动宛如神仙”。北宋时期,东京的宫灯制作工艺水准颇高,灯艺制品栩栩如生。

燃灯、赏灯是元宵节最有特色的庆祝方式。“棘盆”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宣德楼垂黄缘帘,内设天子御座,帝王亲临观赏官办的灯展。

宣德楼两旁悬挂燃有巨烛的灯球,“帘内亦作乐,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楼下设置露台,两边有禁卫兵士排列。“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百姓在露台下观看演出,乐人不时带领众人高呼“万岁”。元宵节是北宋东京所有节日里最为热闹之时,也是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集中进行之际。

“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之前一天叫作“炊熟”。百姓用面粉蒸制 “子推燕”,用柳条串起来,插于门楣。女孩儿年满十五,多以是日束发插簪,以示成年。

“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京城中人前往郊外拜扫新坟,而宫中则提前半个月去拜谒历朝皇帝的陵墓。“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士人、庶民驻足观看宫中派出的装饰华丽的祭祀车马队伍。

京城各门的纸马铺,当街用纸折成楼阁形状,供人观赏。郊外四野如集市般热闹,踏青扫墓之人,在佳树之下、苑囿之间聚餐饮乐。歌舞艺人,日暮方归。出城的人们携带枣 、炊饼、黄胖、掉刀等各式物品,叫作“门外土仪”。

轿子用柳枝、杂花装点。“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街坊市井中有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的应节食品。诸军及禁兵也各自成队伍四出,骑马作乐,谓之“摔脚”,“其旗旄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

端午节时,人们会准备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把这些东西都切成粉末,和各种香料一起放在玫红色的盒子里做成香盒,同时还会吃粽子、把艾草扎成的小人钉在门头上。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赢市,罗绮满街”,节日经济红火。人们还折未开的荷花,假做“双头连”去玩,小孩子买新荷叶拿着模仿“磨喝乐”,穿新衣竞相夸耀。

到了六日,七日晚间,家境殷实的人们在庭院中陈列磨喝乐、花瓜、酒菜、笔砚、针线等,或“儿童裁诗、女子呈巧”焚香叩拜,叫作“乞巧”。妇女对月穿针,将蜘蛛装在盒子里,第二天倘若蜘蛛网圆正,则为“得巧”。

中元节前几天,市井中就出现了卖明器的商铺。潘楼和东西瓦子,像七夕一样,主要的热闹处也卖果实、种生、花果之类的物品。“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勾栏瓦肆内有艺人从七夕后开始演出《目连救母》杂剧,到十五日止,“观者增倍”。节前一日,城中卖楝树叶子用以祭祀时铺衬桌面。

“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还有出售鸡冠花的,也叫“洗手花”。十五日在祖先灵前祭祀素食,卖祭米饭之人天刚亮就挨家挨户地叫卖,“亦告成意也”,还有卖转明菜花、花油饼等食品的人。人们出城拜祭新坟,“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

中秋节前,城中各酒店都卖新酒,店家装饰门店的彩楼焕然一新。“花头画竿,醉仙锦斾”,都人竞相饮酒,螯蟹、石榴、榅桲、梨、枣、栗、孛萄、枨桔等新鲜上市。

中秋夜,富贵之家装饰亭阁台榭,普通百姓争占酒楼赏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里巷儿童通宵嬉闹玩耍。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九月重阳节,都人观赏菊花品,东京俨然已为菊城。酒家都用菊花“缚成洞户”。京城之人大多出城到郊外登高、宴饮聚会。节前一两天,人们用面粉蒸糕互相赠送,上面插着纸剪成的彩色小旗,糕上掺杂着各种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除夕之时,宫中举行驱鬼的大傩之仪式。分别有人装扮成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的模样,共计千余人,“自禁中驱祟,出南熏门外转龙弯,谓之‘埋祟’而罢”。当晚,宫中爆竹声、山呼万岁之声声闻于外。百姓人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叫作“守岁”

三、总结

以上各节日里的民俗休闲娱乐活动无不展示了农业社会,人们渴望从日常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通过热闹的娱乐活动宣泄放松,感悟生活、调节生理和心理状态。祈求丰收、吉祥的强烈愿望从节日的各种庆祝活动中展示出来。北宋东京沿袭了前代的习俗,融入了诸多的时代色彩。

喧嚣、热闹、祥和是节庆活动的主旋律。节日作为一个特殊时期,集中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汇集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爆发式的展现出潜藏在常日里的一些思想意识,蕴含了深刻的精神文明内涵。

节日期间的休闲娱乐活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也显示了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东京是北宋时期城市民俗最主要的展示舞台,东京的节日休闲娱乐活动多经历朝历练、选择而延至今日。

如果觉得《在繁华的北宋 人们是如何庆祝节日的(吃喝玩乐不输现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