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存心养性”(就在于我思存故我性善在)

2023-07-10 分类:养生资讯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下来很多文化瑰宝,成语就是其一。每个成语都是特定文化体系中提纲挈领之论说,富有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涵义。

人之为人,必然具有成为人的潜质和潜能,也必有作为人所必备的性命和本质。汉语成语的“存心养性”,就在于揭示人如何成其为人的人生价值观和方法论。

“存心养性”,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孟子的思想中,认为人性善,性善人人皆备,成为人不过是求其放心或操持本性而已。

姑且不论性善观的合理与不合理,就人作为具有仁义之性的社会存在以及人的社会属性这一点来说,就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性善观的确立,乃从区别于禽兽而作为社会存在上揭示人的伦理潜能和道德本质。此是将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内化于心性上的一种人性观探讨和理论尝试。

人作为人,藉由向善之潜质和潜能,就有可能摆脱情欲之私的挟持,而走向道德自由的性善。能不能做到此的关键,就在于修为工夫:思求其放心,而操存其人性善,此亦即是我思存故我性善在。

思求其放心,就是“存其心,养其性”。“存心”,使本心不失;“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事天”,就是率性之道。

孟子的教诲在于:人藉由自己给自己做主,自觉地思求和修为,做自己一生的主人,就可能脱离禽兽,而成为“仁义礼智根于心”的人性分定和笃定。

从人生价值观上言,“存心养性”就是立命事天的尽心尽性,达致乐道好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坚定人生的志趣和信念,坚守人性的底线和做人的原则。

从人生方法论上言,“存心养性”就是思求其放心,而不失其本心。只有固守人性底线和做人原则,方能成就人格理想和人文价值。

“存心养性”的现实启迪意义在于:

自己的人生之路,要靠自己去走。成为一个令人尊敬、敬重的人,就得由自己去做本分之事,坚守人性底线和做人原则。

只有“存心养性”,自己给自己做主,方能发挥思的的主体作用,承担起为自己人生确定方向和目标的责任;

藉由“存心养性”,我们就能在人生上独立自主,自我慎重设计,自我思考决定,自我冷静作为,自我努力进取。

人生修为工夫的“存其心”,乃在于思求其放心。

《孟子》言“存心”,《大学》言“正心”,实则这是两个不同语境下的修为用语。前者认为本心人人潜备,只要自觉而操存即可。“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性本为善,而心有操存舍亡之分畔,非是必能为善。

道之于心,既然有分离之倾向,方有慎独之说。《孟子》的“性之”说,实是《中庸》的“率性”说。性本具足,“操则存,舍则亡”。非自觉的思存其本心,就会陷溺其心,丧失人性。

《大学》认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人生的修道之教,既是格物致知,就为诚意、正心之工夫。

格物、致知,就在于明善以为诚身。明善修身,是正其心而使道不离。修道以诚意正心,就是知性的“尽其心”。在《孟子》看来,本心不失就在于思求其放心。

人生修为工夫的“养其性”,就在于性善的不失守。

在《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孟子·尽心上》)中,“存其心”即以为“养其性”,而非以“养性”为存。存心为养性之资,养性为存心之实。

心有同一个欲,私欲不遏则无以存其理。遏欲而存理,就在“养其性”。“养其性”,就是不失其本性。本性失,乃缘于“陷溺其心”使然,或者说是不知求其放心使然。

心有操存、舍亡之别,操存则性得以养。性得其养,则善得以成。性失其养,则善不得长。养性之工夫,就在于存心。存心之要旨,是心之操持的敬以直内。

只有“以礼存心,以仁存心”,方能“养其性”。求其放心,就在于“以礼存心,以仁存心”,而使本性不失。本性不失,则性得其养。本心、本性合一,就是“率性”之诚。

与早期儒家的养性说不同,道家的养性说乃保其德真之养。“治身养性者,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内在己者得,而邪气无由入。”(《文子·符言》)养性,在于节乎情性,而知足不争。

人生修为的存心养性,实是事天尽性以至于命。

之所以要“存其心,养其性”,乃在于“事天”。“事天”,就是“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率性”。尽性的工夫,从己性之禀赋本有上言为“率性”,从己性所本自上言为“事天”。“事天”,就是尽性。

尽性以至于命,就是“立命”的“率性”。“事天”以尽性,尽性以“事天”,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一体关系。有“事天”之诚,就有“率性”之忠。或者说,有尽性之诚,就有“事天”之笃。立命以事天,则殀寿不贰。

“事天”,就是“诚之者”。藉由人道的修为其极,就可以达致天道之诚。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就是“知天”。“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就是“诚之”之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不勉而中,从容中道”的“诚者”。

在《老子》的思想中,存心就是“同于道”的“唯施是畏”,养性就是“勤而行之”的“苟得其养”。尽性而“事天”,就是“惟道是从”。

存心养性,作为修身以尽性的工夫,在早期儒家、道家的思想中具有相通之义。或旨在“事天”,而止于至善;或旨在从道,而止于德溥。

“存心养性”的人生价值观,就在告诉我们:人生不能没有思存的主体意识和主动修为。我思求,我方能以人性而存在。

“存心养性”的人生方法论,就在提示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藉由人生反思以反省做人的担当,藉由人性修养以培育乐善的人生志趣。

只有坚守做人信念,乐善好施为人,做一个高尚而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心于做自己一生的主人,方能真正成就自己为一个大写的人。

不同于西方笛卡尔思辨哲学的“我思故我在”,孟子的我思存故我善的人性观,揭示是做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为。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存心养性”(就在于我思存故我性善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