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出一代雄主风范(为开创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2023-07-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2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早在宋元时代,中国封建朝廷就已经在台湾设置地方统治机构,使台湾岛与大陆统一,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康熙元年(1662),南明延平郡王郑成功命世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等地,率领大军驱逐了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自宋朝就已归属中国的台湾,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但由于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的立场,不向清朝妥协。

郑成功死后,由于复明无望,郑经坚持了自外于清朝的独立立场。

康熙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收复台湾,应在尊重台湾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于是从康熙元年到八年,清廷与郑经方面的代表进行了四次会谈,中间或有战事发生,但大都是在和谈失败的基础上进行的。

康熙十二年(1673)至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进行平定三藩叛乱战争期间,清廷与台湾郑氏又进行了五次会谈。但就在吴三桂、耿精忠叛乱之后,郑经受邀趁机渡过台湾海峡,企图借机反攻大陆。

此时郑经并没有配合吴、耿的叛乱行动,而是返回父母之邦,攻占自己最熟悉的闽南地区,而这一地区属于耿藩之地,这样清廷与郑经便没有发生直接军事接触。

当时的情况是:郑经侵占、蚕食耿精忠的后方,客观上对清军有利。后来,郑经势力在闽南一带迅速扩展,两三年间竟占据了泉州、漳州、兴化、邵武、汀州、潮州、惠州等七府的地盘。其中潮、惠二府属于广东尚之信的地盘,其他五府都属于耿精忠,仍然没有与清军发生直接冲突。

康熙十五年(1676)十月,耿精忠被迫接受招抚后,随清军征剿郑经,将功赎罪。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清军收复全闽,郑经退守在沿海岛屿。

清廷与郑氏再次开始政治对话,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再次提到谈判桌上。

这一次对话,由于郑经军势又有扩大,在和谈中砝码加大,更进一步提出苛刻要求,坚持提出沿海诸岛由郑军占据,并且军队粮饷由福建供应,清廷未能同意,因而谈判破裂。

康熙十七年正月,康亲王杰书向皇帝奏报说郑经没有归降的诚意,于是康熙批示:“郑锦(即郑经)虽无降意,其附逆人民有革心向化者,大将军康亲王仍随宜招抚。”

康熙在招抚政策上此时有所转变,由过去直接招抚郑经转向招抚他的下属官兵民众。

具体推行这一策略的人,是由康亲王杰书荐举、后来被任命为福建总督的姚启圣。

康熙十七年初,双方和谈又一次失败。郑经突然向清军发动进攻,派手下大将刘国轩于二月初十率领主力猛攻漳州,并围攻海澄。攻陷海澄后,分兵北上,并留吴淑攻打漳州。

姚启圣于康熙十七年六月初接任福建总督署事。

面临严峻的形势,他冷静地做出了分析,认为仅三万兵力的刘国轩不合力攻漳州,却“舍近图远”,犯了兵家大忌,不久便将陷人穷途末路。于是上朝廷十疏,密陈方略,提出破敌的妙计。

康熙看后十分高兴,对群臣说:“闽督今得人,贼且平矣!”

姚启圣的任命体现了康熙知人善任的一面。在姚启圣的总指挥下,清军迅速扭转战局,收复了大量先前失去的城池。接着一面围攻退守在海澄的刘国轩,一面派人前往厦门招抚郑经,被郑经拒绝。

于是,姚启圣起用了曾在郑成功手下任过百夫长的黄性震,并接受他的建议,在漳州设修来馆,大力招抚郑经部下官兵,以“高位厚禄,买散人心”。

姚启圣吸取过去对归降者安置不当、降后重新为盗的教训,特别注意做到官有俸禄,兵有粮饷,归农者有土地。甚至当投诚官兵表示出不愿到外省屯垦的意向时,便马上奏请皇上,将界外无主土地拨给投诚官兵屯种。

由于姚启圣言而有信,行而必果,受到了郑军官兵的信任,纷纷来降,“至者如归”,其中不乏郑经的高级将领。

康熙时刻关注着谈判的进展。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忙于平灭叛军,一方面关注阎海前线的招抚工作。当他得知台湾郑氏官员中有人曾与原海澄公黄芳泰有隙,因黄芳泰在河州,不敢来漳州归降清军时,康熙立即命“黄芳泰携家赴京师”,以打消投诚人员的顾虑。

实事求是地讲,不管是亲政前后,还是三藩之乱中,作为一朝大国天子,康熙对郑经的招抚都是很有诚意的。为了能达到和平统一台湾,安兵养民,康熙对郑氏的要求已做出了重大让步。

然而郑经却依仗着从外国人手中收复了台湾的先辈之功和海峡天险,将台湾视为己有,进可战退可守地盘踞台湾,对清廷毫不妥协,而且稍一得势就得寸进尺,提出更高的条件,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有违时势,有失开明,而且也把自己推向了绝境。

对于康熙来说,平息吴三桂叛乱以后,若对台湾再招抚无效,就要大动干戈进剿郑氏了。

康熙在招抚郑经部下官兵的同时,积极备战。他的想法是:和平方式如果解决不了问题,就着手武力攻伐。康熙十八年正月,他恢复福建水师,同年四月,又擢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统辖全闽水师营务。万正色莅任以后,就积极筹备攻取金门。厦门,到十九年二月,遵照康熙谕旨进兵,郑经不久败回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四月,福建总督姚启圣得知郑经已在当年正月二十八日病故,台湾内部出现乱情,年仅十二岁的郑克爽继延平王位,于是赶紧上疏康熙,认为是攻取台湾的良机。康熙闻报当机立断,在六月初七等大学士会议以后,正式发布武力进攻台湾的进军令。

他在谕旨中说:郑经升天,郑军内部必然出现骚乱,朝廷军队应该抓住这一良机,收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这是康熙针对台湾问题又一次策略上的转变,由过去以“抚”为主的指导方针,进而转变为以“剿”占主导地位的方针。

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有专征授权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起行,率领精兵两万,二百三十多艘战船,开始进攻台湾重要门户澎湖。

当月二十二日,双方军队进入规模空前的澎湖决战。

施琅最终大获全胜,击毁郑军大型船舰一百五十多艘,缴获三十五艘,焚杀及溺死敌官兵约一万两千多人。郑氏水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郑军大将刘国轩率残余部队逃回台湾岛。

施琅乘胜挥师妈宫炮城,守将杨得孤岛无援,只得出海投降,共降官兵近五千人。这样,短短的几天时间,清军便攻克了澎湖三十六岛。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共亡官兵三百二十九名,伤一千八百多名。

澎湖激战,全歼郑氏水军主力,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

征服澎湖以后,按照康熙的意图,施琅厚待敌方投诚人员,允许他们回台湾与亲人团聚,并让他们转告台湾人“速来降,尚可得不死;少缓,即为澎湖之续矣”。由于施琅统领水陆官兵“通临门庭”,所到之处,“抚绥地方,民人乐业,鸡犬不惊,台湾兵民闻风俱各解体”,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的效果十分显著。

康熙二十二年七月,康熙年值而立,接到了郑克爽的第一道降表。出于妥善处理的本意,他分别征求了议政王大臣和满汉大学士的意见,得出共识,认为应当接受郑克爽的投诚请求。康熙说:“若不许其投诚,则彼或窜出外国,又生事端,不若抚之为善。”

台湾的招抚工作如期进行,一切顺利。这年七月二十七日与二十九日,施琅先后上《恭报台湾就抚疏》和《郑克爽赍缴册印疏》,汇报了台湾受抚情况,并请求派人会同督抚安置投诚官兵,还派人把郑克爽等所缴的印册和兵民削发奏本带回京城,呈缴皇上御览。

接到施琅二十七日所上奏疏时,正值中秋佳节,康熙精神振奋,濡墨毫端,写下了《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一诗,诗曰:“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睦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大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丸壤同。”

台湾统一以后,二十三年(1684)四月,康熙批准台湾建置,改东宁府为台湾府,下辖三个县,诸罗县、凤山县和台湾县。澎湖归台湾府直辖,同属于福建省。

关于台湾府县文职官员的任命,康熙批准福建督抚于本省现任官员内拣选,奏请批准调补,三年任满,工作称职,即予优升。

在军事配置方面,台湾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分为二营。每营都与内地编制相同,各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职。

为此康熙亲自选任正黄旗参领杨文魁为第一任福建台湾总兵官,使边防力量大大加强。

在康熙的支持下,台湾统一以后,又不断有大陆沿海一带居民陆续迁移台湾,大大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军力加强的台湾也成为捍卫大清帝国东南海疆的坚固堡垒,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如果觉得《康熙在台湾问题上展现出一代雄主风范(为开创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