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医疗保障助力“在粤”美好生活

2023-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现时有多少香港永久居民在湾区内经常生活,我们有以下的一些较为明确的资料:

统计处根据入境处出入境的资料,估计于2019年年中,约有53.8万名香港永久居民经常在广东省生活,当中16.5%(即约8.9万人)为65岁或以上

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资料,截至2020年5月,已有超过23万香港居民申请了居住证;在中国内地通常居住/长期逗留,83.8%是居于广东省

不少港人会考虑在内地的养老院居住,一方面当地养老院收费较香港便宜,另一方面环境较宽敞。

未来的趋势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愈来愈方便和快捷,一个小时内已可以到达湾区的不同地方,未来会有更多的香港人在退休时,会选择在湾区城巿生活;长者如何选择“在粤”退休生活,及到“高高龄”时接受长期照顾服务而无需回港接受服务,便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工作。

大湾区医疗服务

两地的医疗服务和水平并不接轨,是不少港人移居大湾区的一大忧虑,对医疗服务需求较高的长者尤甚。

港府推出16项加强香港与大湾区融合的措施,措施是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的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医疗仪器,方便港人在当地就医。

在此政策下,目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香港长者可在此使用医疗券)。

使用医疗券条件

年满65或以上的人士,不论是否香港永久居民,便合资格获发及使用医疗券。(若已获入境或逗留准许而获签发香港身份证,而已经逾期或不再有效则除外)

涵盖服务范围

医疗券适用于下列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诊疗中心 / 医技科室的门诊医疗护理服务,包括预防性护理服务,以及治疗和复康性服务

· 诊疗中心-家庭医学全科门诊、体检中心、急诊科、骨科、眼科、牙科、中医科、内科、妇科、外科、康复科门诊;

· 医技科室-物理治疗科、医学影像科、临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病理科。

· 医疗券并不适用于住院服务及需预先缴费的医疗护理服务

· 若不涉及住院服务,原则上可以支付急诊室的门诊服务费用

· 医疗券适用于科室提供的小手术( 如伤口护理、皮肤小手术等 )。

· 医疗券不可纯粹用以购买物品, 如药物或医疗用品。

· 医疗券并不适用于日间手术程序( 例如白内障手术或内窥镜检查 )。

使用医疗券

· 合资格长者在开立个人的医疗券户口后,医疗券金额就会存入户口内以供使用,在以后每年 1月 1日,享有的金额会自动存入户口。现时每名合资格长者每年可获发的医疗券金额为港币2,000元。

· 方便快捷就医,只需出示有效香港身份证或《豁免登记证明书》,即可使用医疗券。

· 未使用完的医疗券,可累积使用,累积总金额不得超过医疗券累计金额上限

· 医疗券金额使用无限制,但长者使用医疗券的金额不得超过该次所获医疗护理

服务的费用

· 在每一次使用医疗券时,长者必须亲身携其有效证件到院,并签署使用医疗券的同意书。

· 户口余额不足,长者不可预支未发放的医疗券金额。

就以此以深圳医院为例,该院提供24小时急诊门诊服务。收费方面,“全科打包收费”为200元,当中包括最多7天的药物费用、诊疗费、标准检验费、挂号费及非严重伤口处理费用。

医院同时列明不同专科的标准收费,以骨科、眼科、内科等住院收费为例,每人每天住院诊疗费为255元。

须注意的是,目前较高端的港资医疗机构主要设在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部分的收费亦与香港的私家医院/诊所看齐。

相信未来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下,湾区的其他地区会有更多的机构加入行列;

·部分大湾区港资医疗机构

病人回港治疗:深港转诊服务

目前深圳选定7家公立医院,香港选定2间医院(北区医院、屯门医院)为港人转诊的试点。港人在深圳的定点医院就诊,有需要时可回港就医,患者须自行联络香港的救护车,深圳医院的救护车送病人至口岸与香港方交接。

目前深圳的转诊试点医院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宝安区人民医院、龙岗中心医院

部分香港医疗保险适用:

部分香港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计划涵盖内地的医院,投保人可到保险公司指定的内地医院(多为三甲医院)接受住院、诊断、治疗或手术等服务;申领赔偿手续与香港的相同。详情宜向各大保险公司查询。

申领内地社保 (澳门及台湾居民亦适用)

内地居民工作后都需要为“五险一金”供款(各地供款比例有别),“五险”即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5种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

其中,医保的报销范围包括:门诊费、药费、住院费、护理费、手术费和医院杂费等。移居内地的香港人,由于没有五险一金,到居住地医院看病时,收费会有不同。

2020年起,在内地居住、读书的港澳台居民可申领社会保险。

一般而言,内地人在供款满15年才可领取养老金,根据《暂行办法》,供款不足15年的港人,可选择延长缴费或补缴,以符合领取社保的资格

若已在港/澳/台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如香港的强积金)并继续保留及有证明,可不投保“五险”中的养老和失业保险。

退休后移居内地的港人可参加内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年缴交(补交)一定款项(各地不同),就医时可报销医药费;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者,退休后不缴纳医保费即可享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在内地养老有多个好处,除了收费相宜外,一般养老院都主张「医养合一」,即院舍融合医疗及养老,部分有医疗团队长驻,有的则位置毗邻医院,各娱乐设施齐全。

尽管如此,不少港人移居大湾区依然存在忧虑,相信在大湾区的融合下,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数年,湾区内地城巿就养老服务会有显著的增长,我们也需要了解其发展。

如果觉得《医疗保障助力“在粤”美好生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