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民需要的是活人营养学(而不是草木营养学)

2023-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传统医学的药食两用,指的是五味食物兼有治病功能。所谓的现代营养学,虽然挂着现代的旗帜,却是一门一开始就扭曲的学科。说现代营养学扭曲,是因为人体吸收的营养居然用化学元素做标准,和种庄稼的氮磷钾施肥一样的方法,这分明是不把人当人看。

有人受了科学万能论的毒害,说阴阳不符合科学。你问他何谓科学,他又答不出来。他只会告诉你科学就是对的,应该相信科学。但你告诉他,科学一词来于日语,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接受了西方science的观点,把学科就翻译成了科学,近代中国经过甲午海战被打懵了,自信心丧失干净,所以也以讹传讹就用科学代替学科。

我们还是恢复学科的本来内涵上,不应该再继续用迷信的科学万能论解释了。在饮食领域的学科,就是五味调和理论。

五味调和理论是什么呢?

人体是先出现精,后出现脑髓和五脏,骨骼、脉、筋肉皮随之出现。水谷进入胃中,化为气血进入脉中,于是血气在脉中运行营养人体。

五脏之精为阴气,六腑之精为阳气。阴气产生阳气,阳气护卫阴气。所以食入水谷是积攒五脏之精的来源,而胃中水谷的五味,对于五脏是各有所需的。苦味先入心,辛味先入肺,酸味先入肝,甘味先入脾,咸味先入肾。也就是说五味是五脏需要的食物,是五脏之精形成的原材料。

为什么五脏的喜好如此,这个问题比较专业了,一般读者不必理睬。这里只需要知道饮食不可偏味就可以了,均匀饮食才能五脏之精满足。

西方营养学的理论如何评论呢?

营养学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碳水化合物的发现,加之以西方细胞学、化学元素理论,认为营养是“必需营养素,包括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脂肪酸以及作为能量来源的某些碳水化物”,后来又补充了微量元素的成分。看上去高大全,十分科学严谨。

但是对农业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农作物需要的营养仅仅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而已,并没有出现营养学说的维生素、无机盐、氨基酸、脂肪酸之类的营养元素。细心的人可曾思考过为何?

很简单嘛,草木需要的营养和人体不同的,当然指标不一样了。

但是细想后也不对呀。草木吸收的氮磷钾,以腐化成熟的有机粪肥为主,效果远比工厂生产的无机物氮磷钾肥要好得多,这是为何?

很简单嘛,草木为生命,怎能喜好无机物这种死物营养元素呢?

细想还有疑问,人体和草木相同在于吸收的营养并非用化学元素为指标。何况人体作为最高生命,最起码也得是比草木食物要高级吧,更不能用化学元素为衡量呀。

很正确,这个质疑恰好说明现代营养学就是无视人体为高级生命的学科,并非针对人体而言的。那么用维生素、无机盐等化学元素肯定错误了。草木尚且喜欢有机物的生命形态作为食物,何况人体呢?而且人体是以谷和肉、菜、果为食物的,有哪个人天天用维生素、无机盐为食物形态呢?

和五味调和原理对比,营养学不仅缺乏操作,而且漠视人体的高级生命形态

有不少人坚信营养学,天天吃维生素片子,一瓶一瓶的不间断地吃,结果依然消瘦而多病。

还有的人,粮食甚至都认为有毒,只吃些水果。当今营养学有很多流派,其中一派就说水果无毒,比粮食干净。结果此派代表人却因营养不良而暴亡,难受都不愿意去医院,活活饿死。

这种营养学就是当代辟谷术,成天排毒,恐惧满满。已经把食物当作毒了,认为得首先断绝,多么可怕呀。

选择食物是人类上万年以来积累出来的知识。什么可以吃,什么多吃,什么少吃,都是由五味调和决定的

食物有的性味偏寒偏凉,则属于夏季食入的,用于降暑。食物有的性味偏热,则属于春秋冬食入的,用于增热避寒。而粮食则是性味淡薄的,一年四季食入也无碍。而且其中代表五味的五谷、五肉、五菜、五果,加以调和应用,还可以治隐藏的病症,防止疾病产生,属于养生不得病的食物食用方法。

五谷为主食,分别为苦味小麦、辛味黍米、酸味麻籽、甘味粟米、咸味大豆(非转基因)。

五肉为副食,北方极寒地区没有粮食,以肉为主食。其他地区都是副食,用于增益主粮的食用效果的。分别为苦味羊肉,辛味鸡肉,酸味狗肉,甘味牛肉,咸味猪肉。

五菜五果暂不说了。

时下正逢隆冬寒季,多食苦味与甘味可以增热避寒,辅之以辛味驱寒,以咸味泄寒。读者可以自己把控食物选择,就能调和阴阳而不得病了。

(微信公众号作者“有能氏”原创)

如果觉得《人民需要的是活人营养学(而不是草木营养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