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国式饭局:重点不是饭而在局。职场上学会“吃饭”到底有多重要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01

朋友间流行这样一句话:吃饭并不在于吃什么,关键要看跟谁一起吃。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吃饭特别讲究。首先是在吃什么的选择上,就有传统的八大菜系,这还不包括新研发和推广的各种菜式和系列品种。对吃饭的礼仪更是注重有加,在什么地方吃、哪些人作陪、座位怎么坐、喝什么酒、聊什么话题等,都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

难怪钱钟书先生说:吃饭有时就象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02

中国人的饭局,重点不在“饭”,而是在“局”。

为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吃饭实际上已经成为人们结识人脉、融入圈子、请托办事、拓展生意的工具。职场上的很多机会,也都是在饭局上聊出来、争取到的。

如果不会“吃饭”,不善于把握好“吃饭”的机会,往往后果很严重。

最近,我的一位同事就是因为不会“吃饭”,结果踩到了“坑”。

饭局案例一:小Z在公司市场部工作已有好几年,一直干得不错。市场部经理有意举荐小Z做他的助手,于是将这个想法向分管老总作了汇报。分管老总也认为小Z年轻有能力,表示可以考虑提升为市场部的副经理。市场部经理悄悄将这个消息告诉小Z,小Z自然也是非常高兴。经理点拨小Z,为了感谢领导栽培,应该请一次客,到时候由他出面将分管老总也请来一起参加。为此,小Z作了精心安排。请客那天,分管老总也高兴地如约而至。也许是小Z与大领导本来接触不多,心里有距离,或者是心有敬畏,在整个饭局中,小Z光顾着与部门经理频频举杯,结果把分管老总晾在了一边。眼看着大领导脸上已显不悦之色,部门经理频频使眼色给小Z ,并多次打圆场。只可惜小Z心里高兴多喝了几杯,哪里还能领会过来?过几天,当部门经理与分管老总再次谈及此事时,分管老总说:“还要再历练历练,以后再说吧”。就这样,小Z的晋升因为一场饭局而泡汤了。

这就是我们说的不会“吃饭”的典型表现:关键人物没有突出。

组织一场饭局,一般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说,想做成一笔生意,请老板吃饭;想提升职务,请领导吃饭;想托人办事,请对方吃饭。

每一场饭局,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关键人物,这些关键人物才是饭局的核心和重点,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这个重点来进行。

首先要根据关键人物的喜好来组织饭局,比如说喜欢吃什么,那就安排到有这方面特色的饭店;平时常与哪些人来往,那就请这些人来作陪;如果喜欢喝酒,那就多准备一些酒。

其次在饭局中,还要时时处处突出重点。要知道其他人只是配角,主角只有一、两个,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

只有重点突出了,那么请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03

组织好一场成功的饭局,除了突出关键人物外,还要掌握说话技巧,善于烘托饭局氛围。

在饭局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玩笑话:是来吃饭的,不是来开会的。意思是吃饭时的气氛要轻松活跃一些,不能搞得太沉重。

饭局上,一般人只知道埋头吃饭,高情商的人往往在谈笑间吃出了人脉和机会。表面上是吃饭,实际考验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口不择言,不仅造成气氛尴尬,而且还会使很多好事从嘴巴溜走。

饭局案例二:小张最近正在与一家公司洽谈一笔业务,由于单子比较大,小张已经前前后后动用了不少关系,眼看着就要落地。为了最后再力促一下,小张特意在市内一家高档酒店订了一个豪华包间,请这家公司的王老板吃饭。王老板如约而至,还带了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士一同前来。没想到小张见面寒暄几句后,竟然开玩笑地说:“王老板,又换新女朋友了?”王老板听了这话,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好好的心情全被弄坏了。吃饭过程中,小张完全没注意王老板的不悦,仍然不停地调侃:“到底是王老板经常锻炼,身体就是好啊。”这顿饭的结果可想而知,到手的订单飞了。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说话的最高境界是使自己有面,让别人舒服。

饭局上的一言一行,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惊心动魄。

快要谈好的客户,因一时失言而黄了;本来想通过吃饭攀附领导,结果反而给领导留下了坏印象;请人办事的,结果事没办成,还惹得别人不高兴。

这就是饭局上,如何掌握说话技巧的魅力。会说话的人,能在谈笑间各取所需;不会说话的,只会使对方落入尴尬,也使自己陷入被动。

04

提到饭局,不能不说到喝酒。民间历来有“无酒不成席”之说。

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请客吃饭,敬酒是越多越好;请老板吃饭,自己的酒喝的越多越能表达诚意。实际上,喝酒并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拿捏好分寸。

参加饭局,如何喝酒确实是一门学问。

马云曾经总结出如何“以酒识人”:

不会喝酒又爱逞能,三杯下肚自己烂醉如泥丑态百出的人,不用;能喝却装作不会喝,千方百计唆使别人喝酒的人,阴险狡诈之徒,不用;会喝酒,却有分寸,对别人不劝酒的人,可委以重用。

饭局案例三: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朱先生因为请人办事,专门组织了一场饭局。为了表达诚意,在桌上他一杯又一杯地敬酒。别人看他似乎酒量并不是很大,都劝他少喝一点,但他仍然一意孤行。由于桌上人大多相互并不太了解,也就随他。没想到喝到后来,朱先生竟然当场趴在了酒桌上。在场的人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并设法通知他的家人赶过来。本来朱先生准备好吃饭后安排大家其他娱乐活动,结果大家一直在医院陪他折腾到半夜,才精疲力尽地回家。回去的路上,大家只能相视苦笑。

最近,在网上也看到:公司聚餐,一个年轻人竟然当着领导的面,喝多了吐在了桌上。

生活中,有关酒后失态并不少见。每个人的酒力有大小,酒大伤身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喝酒一定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如果领导不胜酒力,你一个劲地去敬酒,只会使领导心生厌烦。还有就象案例中所说的,本来是请客的,结果自己喝醉了,还要让客人来照顾自己。

酒文化博大精深,关键是要拿捏好分寸,使喝酒成为饭局的“添加剂”。

写在最后:中国式饭局,重点不是“饭”,而是在“局”。无论是组织饭局,还是参加饭局,学会如何“吃饭”很重要。首先要明确饭局的目的,突出关键人物;还要在饭局中,掌握说话技巧,善于烘托饭局氛围;另外,还要注意喝酒拿捏好分寸,以防酒后失态。记住:只要你掌握饭局技巧,多小的一顿饭,都有可能成为人生逆风翻盘的机会。

如果觉得《中国式饭局:重点不是饭而在局。职场上学会“吃饭”到底有多重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