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寺庙和祠堂的区别

2023-07-11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0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区别如下:

     1.建筑功能上的不同。“寺”在古代最早指的是皇帝的行政机关而“庙”最早是指古代祭祀天神的地方“庵”则最早是古代的一种小草屋。

     2.建筑规模上的区别。三者的排序一般是“寺”大于“庙”。

      3.二者所联系的宗教背景上的区 别庙和祠 ,庙在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比如“太庙”,便是帝王的祖庙。 古代的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家庙” ——即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也称为“宗祠”。比如山西太原的“晋祠”,就是供奉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

寺庙和祠堂的区别

寺和庙的性质是大不相同的, 而且在中国古代 寺和庙是严格区分的,“寺”的最早的意思是官署 ,是官员办公的地方 。庙的起源很早,原本是用来供奉祭祀祖宗的地方。到了汉代以后,供祀祖先的庙,逐渐和较原始的土地、山神等庙混在了一起。而随着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后,人们把佛教寺院也称之为庙了。而佛教寺院一般应称为寺的,但也还是有人称之为庙。我国各地的庙非常众多,比如孔庙、城隍庙、土地庙、关帝庙等等。这些庙里供奉的大多都是特定的先圣贤人、神灵祖先等等。“祠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原本是族人聚会、议事、处理族内纠纷等宗族活动的场所。

寺庙和祠堂的区别

寺庙:寺和庙的通称。所以寺庙,包括祠堂皆是敬顺仰止之地,得妙法真如之地,当顶礼。寺庙庄严,神圣不可侵犯,寸土之间,可随顺而不可随意更改,敬顺即得妙法。

祠堂⒈ 旧时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此谓祀祖宗之庙堂。

引《汉书·循吏传·文翁》:“文翁终於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絶。”唐杜甫《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此谓祀先贤之庙堂。 宋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秦﹞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 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於墓所。”

⒉ 后世宗族宗祠亦通称祠堂。

引《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臧三爷的廪,是少爷替他补,公中看祠堂的房子,是少爷盖,眼见得学院不日来考,又要寻少爷修理考棚。”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本地大建筑在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冰心《六一姊》:“从我们楼上可以望见曲家门口和祠堂前两对很高的旗杆,和海岸上的魁星阁。”

如果觉得《寺庙和祠堂的区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