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水痘与手足口病有哪些区别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3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水痘很容易被当作手足口病,那么水痘与手足口病有哪些区别呢?它们的症状有哪些不同呢?

1水痘与手足口病有哪些区别

夏季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两者都是“长痘痘”、可传染的疾病,且侵袭对象也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区分两者,很多家长并不清楚。

“虽然水痘和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出现发烧现象,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区别。水痘疱疹是全身性的,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脚及口腔,躯干很少,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董丽娟主任提醒。

水痘与手足口病的鉴别

水痘最主要的全身症状

一般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则是前后胸、腹背部,此外,头面部、头皮上、脚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现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

一般为1到2周

手足口病

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口腔黏膜、手心、足趾背面、臀部皮肤,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一般为7-10天。

提醒家长

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水痘,都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哪种症状,都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就诊时,最好选择儿童专科医院。

2水痘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虽然水痘和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出现发烧现象,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区别。水痘疱疹是全身性的,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脚及口腔,躯干很少,个小且颜色更红些,痒感不明显。”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管理科董丽娟主任提醒。

水痘与手足口病的鉴别

水痘最主要的全身症状

一般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则是前后胸、腹背部,此外,头面部、头皮上、脚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现。

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

一般为1到2周

手足口病

在低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

口腔黏膜、手心、足趾背面、臀部皮肤,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

口腔黏膜上的疱疹,大约1-3mm大小,是散在分布的,疱破后即变成浅浅的糜烂、溃疡,灼痛感很明显;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出现的一般是红色斑丘疹或水疱,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

一般为7-10天

提醒家长

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水痘,都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哪种症状,都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就诊时,最好选择儿童专科医院。

3水痘易于手足口病混淆

据省卫生厅防治手足口病健康咨询电话工作人员介绍,热线开通第一天就接到60多次咨询电话,咨询人基本都是孩子家长,主要都是询问手足口病的症状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以及向他们咨询自己的孩子到底得的是不是手足口病等问题。大部分孩子家长对手足口病有着严重的恐惧心理,部分家长把水痘、湿疹等一般皮肤性疾病误以为是手足口病。

一位热线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有一位家长由于孩子起水痘到医院治疗,在医生确定孩子只是普通水痘并开出相应治疗药品后仍然不放心,回家打咨询电话得到证实以后才敢松一口气。还有几名家长描述症状疑似手足口病,工作人员都建议去医院检查。可以看出,广大家长对手足口病的具体症状还不是很了解,对手足口病有着严重的心理恐慌。

【水痘】在发病期一般都在头部、面部,水痘可以看见薄膜下有液体,丘疹顶端呈尖状。发病期间在刚开始长水痘的几天,我们在病儿身上可以看到各式的疹子,这是水痘独有的特点,也就包括丘疹、水疱疹,与水疱破掉后形成的结痂疹都能观察到。

【湿疹】痘子一般比较小,多只有针尖、米粒那么大,分布呈环状或团状。初期症状为红斑、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比较急,初期有发烧症状,患儿手足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建议有相似症状时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4水痘 如何与手足口病鉴别

一到冬季,宝宝的新陈代谢也慢了下来,宝宝的免疫力也下降了。爸爸妈妈除了担心宝宝感冒发热咳嗽等常见的不舒服之外,还要提防各种多种多样的呼吸道疾病,这可是宝宝最容易感染的疾病。冬季,宝宝容易得病,爸爸妈妈可更要小心,比如说水痘!水痘的护理与预防工作都必须做得很仔细。爸爸妈妈可得认真学习了。

水痘知识知多少

水痘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1、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4、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加强水痘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5怎样区别口啼疫与手足口病?

1、疾病名称与疾病分类不同。

口蹄疫的英文名为Aphthae Epizootic;手足口病的英文名为Hand,footandmoutn disease。口蹄疫与手足口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

2、病原体不同。

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3、症状体片不同。

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

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1~2天后在口腔粘膜、舌边、手指间、足趾端发生水疱,再1~2天水泡破溃,形成烂斑,继发感染成脓疱,然后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病程1~`2周,大多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并发心肌炎。

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但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先在口腔粘腊出现疱疹,分布和颊粘膜、齿龈、舌边,并破溃成溃疡。随即在手指、足部、臀部、膝部出现丘疹,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丘疹形成疱疹,如绿豆、赤小豆大,单个性不融合,内含透明液体,终不破溃,3~5天自行吸收收缩。全身症状轻,病程约一周,预后良好。

4、传染源不同。

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两半蹄子)动物牛、羊、猪、鹿、骆驼等发生口蹄疫,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肠道携带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

5、传播途径不同。

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斑,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传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

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的,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6、发病人群不同。

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但由于易感性很低,发病机会很少。儿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症状较重。

手足口病主要是幼儿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不清,很少超过5岁以上者。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足口病,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32.85‰,3~6岁为14.23‰,7~14岁为1.27‰,15岁以上0.05‰。常在托幼机构出现流行。

7、诊断依据不同。

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的奶等感染关系。潜伏期2~18一友3~8天常见;发病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疱疹、溃疡损害两大特征。

如果觉得《水痘与手足口病有哪些区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