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直肠脱垂有哪些临床诊断方法

2023-06-10 分类:百科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对于直肠脱垂临床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1直肠脱垂有哪些临床诊断方法

诊断

直肠外脱垂诊断不难,病人蹲下做排粪动作,腹肌用力,脱垂即可出现。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粘膜呈“放射状”皱襞、质软,排粪后自行缩回。若为完全性,则脱出较长,脱出物呈宝塔样或球形,表面可见环状的直肠粘膜皱襞。直肠指诊感到括约肌松弛无力。如脱垂内有小肠,有时可听到肠鸣音。

直肠粘膜脱垂需与环状内痔相鉴别。除病史不同外,环状内痔脱垂时,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粘膜。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粘膜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直肠内脱垂诊断较困难,需行排粪造影协助诊断,但当病人诉述直肠壶腹部有阻塞及排粪不全感时应疑本病。

2直肠脱垂注意事项

直肠脱垂作为一种肛肠疾病,对人的身体和生活有诸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直肠脱垂初期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

二、直肠脱垂逐渐加重后,除排便用力时引起脱肛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脱肛,往往不能自行缩回,必需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由于经常脱出而排出粘液会经常污染内裤。

三、直肠脱垂导致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时,还可引起出血和腹泻。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则出现疼痛,进一步又加重便秘。

四、脱垂在直肠内反复下降和回缩,引起粘膜充血水肿,常由肛门流出大量粘液和血性物。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拖拽,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等。

另外,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

3直肠脱垂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直肠脱垂患者要坚持作体育锻炼和强壮腹部肌肉锻炼,以改善人体气血亏虚及中气不足的状况,这对于巩固疗效和预防直肠脱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预防措施有:

1.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2.平时要注意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3.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5.经常做肛门体操,促进提肛肌群运动,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效果,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4直肠脱垂患者的注意事项

直肠脱垂的护理您不知不知!早期直肠前壁内脱垂可引起局部粘膜缺血损伤和孤立性溃疡,诱发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时紧迫感和排便不净。随着排便困难加重和完全性脱垂的发生,进一步操作括约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肠出血和肛门瘙痒。

部分病人为解除便秘反复使用泻药和灌肠。因慢性扩张和括约肌拉长,直肠脱垂也可继发大便失禁。试图排空反复用力可操作经盆壁两侧阿耳科克管(alcock管)走行并在肛提肌下盆底的下降,神经可被拉向阿耳科克管远端,引起牵拉操作和传导减慢。直肠脱垂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直肠脱垂患者的注意事项:

(1)直肠脱垂患者饮食宜清淡,且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粪次数增多。

(2) 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粪便柔软,排便时不要太用力或蹲厕过久。成人大便时,姿势宜斜卧,不宜直立,注意调理饮食,避免便秘或腹泻,以防直肠脱垂。

(3) 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过食油腻;不宜食用带鱼、螃蟹等发物。

5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及注意事项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 Injection Therapy for Rectal Prolapse

[适应证]

(1)儿童直肠黏膜脱垂,经对症治疗失败者,均可采用此法,疗效较好。

(2)成人直肠黏膜脱垂,如因体弱、年迈或有其他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时,可以试用,暂时减症状。

[禁忌证]

黏膜脱垂伴有急性感染、溃烂或坏死时,不应采用注射疗法。

[术前准备]

(1)准备好10ml注射器或三环注射器。针头用9号穿射针或特制穿射针。此针由扁桃腺注射针改制而成,将针的尖端磨短,保留约0.5cm长即成。此针的后部较粗,可免刺入过深,对初学者特别适用。

(2)硬化剂选用5%石炭酸植物油溶液(常用为精制花生油)最合适。遇寒冷天需加温使其液化。

(3)注射前排空大、小便。

[麻醉与体位]

不需麻醉。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

[手术步骤]

直肠脱垂的注射治疗有黏膜下注射法及直肠周围注射法。前者将药物注射到黏膜下层,使黏膜与肌层粘连;后者将药物注射到直肠周围,使直肠与周围粘连。常用的药物有5%石炭酸植物油及明矾注射液。明矾(硫酸铝钾)水溶液可使蛋白质、胶体变性凝固,产生出血性凝固性坏死、瘢痕增生,形成较强的粘连而达到治疗目的。明矾液中的铝离子主要滞留在注射局部,是产生异物胶元纤维化的主要原因。铝制剂主要作用在局部,少量可被血液吸收,但很快被肾排除。常用的浓度为5%~8%。

(1)黏膜下注射法:经肛门镜消毒注射部位黏膜后。在齿线上1cm直肠黏膜下层前、后、左、右4个象限各注射5%石炭酸植物油3~5m1.7~10d注射一次,一般需注射2~4次。若用5%明矾,每个部位各注射5ml,总量为20ml,注射方法同上。

(2)直肠周围注射法:即在两侧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中注射。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肛门周围常规消毒,在肛门两侧及后正

中距离肛缘约2cm处,用o.5%普鲁卡因做皮丘,再于每个皮丘处各注射3~5ml,深度约5~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垂直刺人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到达骨盆直肠间隙。通过肛提肌时,针头有落空感。在穿刺前,注射者将示指插入直肠做引导,触摸针头部位,证实针头位于直肠外侧时,再将穿刺针逐渐刺人到5~7cm,到达骨盆直肠间隙后,将药液缓慢呈扇形注入,一侧5%明矾总量约8一l0ml。注射左侧时,另换一腰麻穿刺针,同法注射。在后正中注射时,沿直肠后壁进行,刺人4cm,到达直肠后间隙,注

药4~5ml。3个部位注入药物总量为20~25ml。

[术中注意要点]

(1)第1次黏膜下注射,应注射到脱垂黏膜的最高处,以后逐次下移到齿线以上。

(2)直肠周围注射前,注射者的示指应插入直肠做引导,保证针头不刺人直肠,防止感染。

[术后处理]

(1)注射后须卧床休息2~3d。

(2)每晚服液状石蜡20m1,保持大便通畅。

(3)流质2d,少渣软食3d,以后改为普食。

(4)必要时补充液体及用抗生素3~4d。

[主要并发症]

(1)黏膜下注射并发症同“痔注射疗法”。

(2)直肠周围注射偶有低烧、下腹胀、肛门痛及排尿困难。若穿刺针刺入直肠内可发生肛门周围脓肿及肛瘘。

(3)成人不完全脱垂或轻度完全脱垂,若括约肌正常或稍弱,可行类似3个母痔切除术或胶圈套扎治疗,也可使用硬化剂注射治疗。若括约肌松弛,可考虑做肛门环缩小术或括约肌成形术。

(4)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途径有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及经骶部。手术方法较多,但各有其优缺点及复发率,没有哪一种手术方法可用于所有的病人,有时对同一病人需要用几种手术方法。过去手术只注意修补盆底缺损,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对直肠脱垂的肠套叠学说进行研究,手术注意治疗直肠本身,现多使用下列手术。

如果觉得《直肠脱垂有哪些临床诊断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