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青光眼有哪些常见危害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9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关于青光眼有哪些常见的危害呢?

1青光眼有哪些常见危害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多数情况下,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主要是高眼压,也有少数患者发生在正常眼压,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的临床特征虽然多样化,但最重要的危害是视功能损害,表现为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

视力下降一般发生在急性高眼压时,视力下降初期是由于高眼压使角膜内皮不能将角膜内的水分正常排出,结果发生角膜上皮水肿;急性持续高眼压,可使视力降至光感,这是因为很高的眼压严重影响了视细胞的代谢。慢性高眼压及持续高眼压后期造成视神经萎缩,导致视野缺损。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是多因素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机械压迫和视盘缺血。很高的眼内压迫使巩膜筛板向后膨隆,通过筛板的视神经纤维受到挤压和牵拉,阻断了视神经纤维的轴浆流,高眼压可能引起视盘缺血,加重了视神经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视神经萎缩。

由于视野缺损的产生具有隐匿性和渐进性,特别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没有特异性不易发觉,一旦发现视力下降而就诊时,往往已是病程晚期,视野缺损严重,且不可恢复。因此青光眼强调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怎么正确应对青光眼方法

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居全球致盲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65岁以后发病率可达4%至7%,特别是原发性青光眼中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调查发现,即使在发达国家,仍有50%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估计可高达90%,这些患者要等到“看不清”才就诊,此时的视功能损害已非常严重。专家指出,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不可逆,因此,要减缓疾病的发展,终生保留有用视力,关键就在于早期发现,积极治疗。

青光眼常无明显症状

应重视眼科体检

青光眼像小偷一样,大部分患者初期全无症状,只是视野逐渐收窄,若未能及时就医,患者的视力会进一步受损,严重者甚至失明。

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葛坚介绍,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通常在过度劳累、长时间阅读或看电影电视、情绪激动、失眠等情况下,出现轻微的头痛或恶心、视物模糊不清;看灯光时,周围有一圈缤纷的彩虹圈,这些症状可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一般经休息或睡眠后自行消失。

而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角膜及虹膜之间的夹角是保持分开,发病隐蔽,早期完全没有症状,其后渐渐缓慢和无声无息地破坏视野,令视野范围逐渐收窄,最后只有中心点视物很清晰,四周东西却完全看不见。

葛坚指出,任何人都可能患青光眼,年龄越大,患青光眼的机会越大,因此年龄超过65岁,最好通过眼科体检来筛查。一般来说,通过常规的裂隙灯、眼底镜检查和眼压测量,大部分人可以排除青光眼。而患有高眼压、严重的近视眼、青光眼家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应深入进行青光眼筛查。

需终身治疗

定期检查重视随访

青光眼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并进行定期随访。葛坚说,“控制眼压是目前唯一得到公认的有效的保护青光眼视功能的方法。”

临床上,对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激光或手术,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眼压。不管接受哪一种治疗,都不能保证眼压能够永久控制。

同时,各种青光眼的治疗可能会有副作用和并发症,因此,患者必须在定期回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发生并发症时及时处理,医生也可以根据眼压的变化及其对视神经的影响来调整治疗方案,以有效保护视功能。

专家指出,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手术之后,早期眼压控制很满意,来医院看了2-3次都不用再处理,患者就以为手术“一劳永逸”,青光眼治好了,自己再也不用看医生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青光眼一辈子都必须定期看医生,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有一些年纪大的患者手术后过了一两年视力下降了,还误认为是白内障,迟迟没有再接受检查,结果贻误治疗时机,视力无法挽回,后悔不已。

用药复杂

患者“不听话”导致疗效差

急性青光眼几天内都可能导致失明,所以首选手术治疗,引流房水,降低眼压。而慢性青光眼则一般先用药物控制。不过,治疗青光眼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复杂,用药次数和时间不同,降眼压效果也很有限,因此,大多数患者常常需要好几种药物联合治疗。

不过,长期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患者有时不能直接感知治疗的效果。一旦他没有足够的青光眼常识,用药就变得不规范,常常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很难坚持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也就是用药的依从性差。专家表示,这肯定导致眼压控制不好,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专家说,青光眼患者的依从性差的现象临床上很常见,这与患者及家属青光眼知识贫乏、医护人员的解释工作不够等有关。他希望青光眼患者能够按医嘱用药,确保眼压受到控制,定时复诊检查,这样大部分患者是可以维持现存的视力的。

3肥胖对儿童有哪些危害及应对方法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新问题。目前我国肥胖儿童正以每年9.1%的速度增长,儿童肥胖的严重程度令人担忧,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超过30%~50%为中度,超过50%为重度。肥胖程度越严重,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越大。

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影响儿童智力、行为、心理及性发育。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主要有七大危害:

1、肥胖婴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容易磨损而导致关节疼痛。还容易发育成扁平足、膝内翻或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加上肥胖导致行动笨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肥胖可能导致少年儿童呼吸困难,更加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的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着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造成缺氧,白天就会总是嗜睡,精神萎靡不振,口腔畸形影响美观。长期脑乏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成人慢性病的提前发生。过去流行的观点是,青少年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然而目前儿童中发生的2型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肥胖显然容易导致儿童2型糖尿病国内北京接诊最小的儿童只有1岁。

肥胖伴发高血压、脂肪肝,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使得成年后心脑血管病发病提前。还有胆石症、骨质疏松等等。

4、影响儿童正常的性发育,儿童生长激素分泌低下,性激素分泌紊乱,女童出现性早熟,男童生殖器短小,可以引起轻度性功能低下、阳痿, 较早产生对性的迷惑、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学习和生活。甚至会影响日后的夫妻生活。

5、造成儿童青少年心理损害,肥胖儿童的总智商和操作商低于健康儿童,其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低,久而久之会出现抑郁、自卑,使儿童对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

6、肿瘤发病率增加。肥胖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尤以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还导致代谢综合症,在此土壤上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近十种疾病。

7、更加容易在成年期发生肥胖。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危险年龄是:孕妇在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孕期漏诊的糖尿病,导致出生体重超过8斤;

出生后第一年;5岁~7岁的儿童期和青少年青春期四个时期。一旦肥胖儿童进入成年期,由于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双重异常,体重就很少能降下来。国外的资料表

明,儿童肥胖导致成人肥胖的概率是:6个月婴儿肥胖导致成人肥胖概率14%;7岁肥胖为 41%;10~ 13岁肥胖为 70%;青春期肥胖为 80%。

肥胖儿童不仅发展为成人肥胖的危险性高,而且儿童肥胖直接影响到其成人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肥胖儿童急需要减肥,然而到底有哪些方法能帮助肥胖儿童减肥呢?

家庭按摩法 有助孩子减肥

按摩减肥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作用、花钱少、见效快,易为儿童接受的方法;按摩还可以在家庭中应用,因此也是一种家长能轻轻松松帮助孩子减肥的方法。

按摩减肥的常用手法以按、揉、点压、推、拿为主。按摩的施行,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 患儿仰卧,家长用双手掌在小儿腹部肚脐周围按揉约两分钟;再用双手掌的掌根在小儿腹部顺时针按揉,从升结肠部位至横结肠部位,再至降结肠部位按揉约4分钟,按揉时的速度应较前加快。此法可调节胃肠蠕动功能、健脾利湿、加快皮下多余脂肪分解。

第二步 对患儿的肥胖部位、与淋巴液流动相关的部位进行按摩。这样可以通过促进新陈代谢而减肥,全身与淋巴液流动相关的部位有腋窝、双乳之间(乳导管)、腰部及双膝后面等。

当家长的手指按触到淋巴结时,患儿会有痛感,但随着按摩次数的增加,痛感就会消失。这一步的按摩时间用20分钟~30分钟为宜,结束时要对腹部进行顺时针环形按摩。这样能助消化,也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三步 首先按揉背俞穴分布区域,以皮肤微红为度,重点按揉脾俞、肝俞、大肠俞、肾俞诸穴位,每穴按揉1分钟~2分钟。其次点按三阴交穴,左、右各点按1分钟~2分钟。

家长要注意,当按揉孩子背部和肩胛骨之间时,要以发热为度;按摩之后,应让孩子稍休息一下。通常,患儿结束治疗后排尿是按摩效果好的表现。

儿童减肥新方法:开心玩游戏

香港多位小朋友成功以玩游戏方式控制体重。最新研究显示,儿童开心地进行游戏,不但可培养运动兴趣,更可增强儿童心肺功能,提高肌肉能力,培养运动持续性,更能有效避免使用传统方法减肥后的体重反弹。

香港医院让二十名体重超标的儿童,于去年年底参加每星期两次两小时的“游戏减肥计划”,内容以“开心”和“体力消耗”的活动为主,例如迷你榄球,捉迷藏及闪避球等。

五星期后,专家发现这些儿童不仅体重没有继续增长,且肺气量增加近一成,身体移动能力及控制能力明显改善。

专家同时提醒家长,任何集中的减肥运动一旦停止,体重都会出现反弹,只有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才能根本解决儿童肥胖问题。肥胖

4办公白领怎么应对青光眼方法

很多人近视者长时间使用电脑似乎与青光眼大有关连。大量使用电脑器材的人或会成为高危一族。任何电脑高用量使用者应该定期进行全面眼睛检查。

每天面对电脑屏幕是青光眼高危族

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每天面对电脑荧光幕9小时或以上的人士,患上青光眼的机会是低、中量使用者的两倍,而且近视患者更是高危人士,严重青光眼患者更有失明的危险。

日本东邦大学医学部的医生向4间日本公司约一万名员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共522名员工有视觉问题,占总数的5.1%,被列为高用量的使用者大多数有远视及近视,以男性及年青人居多,当中三分之一的高用量使用者怀疑患上青光眼。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近视者长时间使用电脑似乎与青光眼大有关连。研究人员还未明其中原因,但相信患近视的视觉神经比正常的更容易受到电脑压力的影响。国际青光眼协会的主席赖特说:“大量使用电脑器材的人或会成为高危一族。任何电脑高用量使用者应该定期进行全面眼睛检查。”

了解青光眼征兆做好预防

专家介绍,青光眼是导致人们失明的第二大因素,危险性可想而知。青光眼有六个时期的表现,如想不发生失明,就要尽早的治疗。下面是青光眼六个时期的表现:

1、临床前期:无任何症状,常在有下列情况下诊断:①眼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另侧限。②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在作其他眼病被查时或体检时发现具有前房浅、周边房角狭窄之眼,特别是在暗室加俯卧试验、力陷后眼压升高者。

2、前躯期: 在劳累、精神刺激等诱因下多在晚上山现眉弓、鼻根酸服,视蒙、虹视,甚至侦头痛、恶心等,此时检查有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房角部分关闭,瞪孔轻度营大,眼压升高常在40咖Hg(5.33kPa)以上,经休息及唾一晚后,症状消失或缓解,视力恢复前,因而常不能引起病人足够重视。间隔一段时间后退诱因又可再发。以后发作愈来愈密,隔期愈来愈短,发作持续时间愈来愈长。

3、急性发作期:起病急骤,上述症状明显加重,视力可减至指数或手动,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甚至比眼局部症状更为突出。

4、间歇期:发作后经药物治疗或自然缓解,房角大部分重新开放,停用药后眼压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

5、慢性期:因房角广泛关闭,眼压持续增高,引起视功能逐渐减迟,眼底c/D扩大,出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的视野改变及眼底改变。

6、绝对期:慢性朗或急性发作期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高眼压持续过久,导致视神经重损害,最终失明。该期有的病人眼压虽高但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病人因眼压过高或出现膜并发症而发生剧烈疼痛。

防治青光眼的小招数:

大约每20分钟让眼睛定时休息,荧光幕背后必须有足够的空间让眼睛放远视野。

荧光幕必须干净,并把光度及颜色对比调校至最舒适的度数,摆放荧光幕的位置要适中,光线必须来自两边,而不是来自前后面。

必须佩戴眼镜纠正任何视力毛病,如果雇员必须要在电脑荧光幕之下工作,雇主有责任为雇员提供免费的眼睛检查,并支付配戴眼镜的费用。

5青光眼术后怎么应对并发症方法

青光眼手术并发症有哪些?青光眼手术方式较为成熟,多数手术安全而效果好,但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

青光眼手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1、术后前房延缓形成:造瘘性手术后,一般前房形成需要4~5天,如果术后4~5天没有形成,则视为房延缓形成。

2、葡萄膜炎:抗青光眼手术后葡萄膜炎的原因包括:(1)内因:术前高眼压血管神经系统不稳定,前葡萄膜部有瘀积,术前潜伏性葡萄膜炎。(2)外因:手术创伤。

3、晶状体混浊脱位:抗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发生率,要想做出一个术后并发白内障的结论很困难,假如术后7~14天在接近手术区的晶状体发生混浊,则很有可能术中器械损伤(所以手术不用有齿镊子进前房夹拉虹膜)常以角钡膜环钻术及睫状体剥离术,白内障发生率较高,可以采用超声乳化治疗。

4、出血:抗青光眼手术中或术后出血,与手术的效果关系颇大,所以手术前全身有关的出血因素的检查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及术中、术后出血的妥当处理甚为重要。

手术后一旦发现前房消失,眼压升高,即表示为恶性青光眼。应立即采取措施,积极抢救。可应用50%甘油或醋氮酰胺口服,静脉滴注20%甘露醇,局部点用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2~3次。

经上述处理,如眼压下降,前房恢复,可继续保守治疗。如保守治疗2-3日全然无效,则应积极采取手术措施,常用的方法为玻璃体腔放液,前房注气术。

如房角有粘连,注气后前房不易形成,可行房角分离后再行前房注气术。上述手术仍未能成功者,则行晶状体摘除,以恢复前后房交通,使眼压下降。

如果觉得《青光眼有哪些常见危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