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肾虚”和“肾炎”不是一回事别搞混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7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在门诊,常常会有病人到医院诊治“肾炎”或“肾衰”,可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完全正常。再一问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看中医时,中医大夫说 “肾虚”,所以自认为得了“肾炎”或“肾衰”。

1“肾虚”和“肾炎”不是一回事别搞混

到底中医的“肾虚”和西医的“肾炎”或“肾衰”是不是一回事呢?西医的肾就是老百姓俗语说的“腰子”,和输尿管、膀胱、尿道一起构成了“泌尿系统”。专门负责水液的调节和排泄、清除毒素。所以,肾炎或肾衰时就会出现水肿或毒素的潴留(肌酐或尿素氮的升高)。而中医的“肾”,除了包括西医泌尿系统的肾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生殖系统。如果把泌尿系统的肾叫做“内肾”,那么,就可以把生殖系统的肾称作“外肾”。

中医说的肾虚,狭义上是指生殖功能(包括性功能)减退;广义上是指各种疾病到了比较严重时所导致的功能低下,不仅仅是西医的肾炎肾衰,还包括心衰、哮喘、癌症、脑血管病的恢复期、严重的血液病等等。所以,中医大夫所说的肾虚,很可能是生殖功能(多指性功能)减退,或者是整体功能的低下(当然其中也包括肾炎或肾衰)。

中医认为当肾阴、肾阳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盗汗、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经闭、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而肾阳偏衰则为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黧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遗尿浮肿、五更泄泻等。所以,“肾虚”不仅仅表现为性功能方面的改变,还包含着全身机能的一系列变化。

2是肾虚 肾炎还是肾衰?

常常会有病人到医院诊治“肾病”,可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却完全正常。一问才知道,他们大都是在看中医时被告知“肾虚”,自认为得了“肾炎”、“肾衰”。到底“肾虚”和“肾炎”、“肾衰”是不是一回事呢?

肾虚

“肾虚”是中医的说法,基本上是根据患者的症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辨证的。而且中医所指的“肾”是一个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因此,“肾虚”也就成为一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肾虚”的症状很多,如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志方面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月经不调,卵巢早衰闭经,性欲减退,遗精、滑精、早泄等;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

肾炎

“肾炎”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通过做尿液检查化验可诊断,属于西医的范畴。此病以男性青年发病率高,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渐进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原因使肾脏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至数周)急骤迅速进行性减退,引起氮质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急性肾衰。

一般认为本病主因与脾肾虚损有关,诱因则责之于外邪与过劳。一是外邪侵袭,因多数病人由风水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虽无风水史,但有反复感染风热和湿热的病史;二为脏腑虚损,由于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六淫侵袭、七情所伤、劳倦过度、药物损害、房事不节以及肾虚或年老肾气自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削弱机体正气,使抵抗力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加之外来风热、湿热等乘虚内侵脏腑所致。

所以,“肾虚”并不是“肾炎”、“肾衰”。当然,它们也可能有交叉性,就是说有“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有“肾炎”、“肾衰”,而无“肾虚”症状的人不见得就没有“肾炎”、“肾衰”。若中医说您“肾虚”,您可去做个简单的尿常规检查,抽血查个肾功能以排除“肾炎”、“肾衰”。

3糖尿病肾病肾炎肾虚有别

糖尿病所导致的肾脏病变是在糖尿病过程中见到的蛋白尿、高血压、浮肿、肾功能不全等肾病变的总称,包括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病理改变。

糖尿病性肾病仅指糖尿病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属全身性微小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也是糖尿病肾脏危害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性肾病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成为导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美国每年约4000位糖尿病病人死于本病,在有些透析中心,糖尿病病人因dn进行血液或膜透析者占总透析人数的1/4。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生率以糖尿病的类型、发病年龄及病程长短的不同而有区别。在20岁以前得病的糖尿病病人比20岁以后约有50%的机会可以发生糖尿病性肾病。相反,在40岁以后得病者,于得病20年后只有2-4%的机会可以发生糖尿病性肾病,据贝尔的报告,同样年龄在20-40岁的患者,病史在10年以内的dn的发生率为3%,10-20年为50%,而病史在20年以上的几乎100%并发肾病微血管病变。统计指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dn的发病率约为40%,约半数一型糖尿病病人因dn导致尿毒症死亡。成为年青的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dn的发病率和因dn导致尿毒症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一型糖尿病病人,但研究表明,二型糖尿病病人可明显加重心血管和视网膜并发症的发展。据1998年发表的wto的一项研究,表明二型糖尿病病人尿蛋白阳性者发生心血管合并症的病死率高于尿蛋白内阴性者。以上说明,dn是糖尿病,尤其是一型糖尿病的重要合并症,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命和健康。

糖尿病性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腰痛,关格等范畴。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较早,从病因病机到临床治疗都有详细的记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研究更加深入,进展较快。特别是结合了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使本病的疗效有进一步的提高。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消渴日久,缠绵不断,使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虚弱而发病。病变脏腑重在肝脾肾三脏,而旁涉痰、瘀、水三者。临床上采用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利水等治疗大法辨证施治,以元素制剂配合糖肾康系列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一般三个月内不但可以达到消除症状,逆转病情,恢复肾功能和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同时糖尿病整体上得到逆转。

4肾病不等同于肾虚肾亏

很多人一有肾病就会想到肾虚。其实,这样的想法并非完全正确。临床上,有些病人查出是肾脏病,简单地将其与“肾虚”或“肾亏”画上等号,乱吃补药,反而适得其反。

曙光医院肾内科专家何立群分析说,一般讲的肾脏病是西医说法,俗称“腰子病”。肾病有很多种,临床表现各异,可表现为少尿浮肿、泡沫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尿频尿急尿痛等一个或多个症状。也有不少病人得了肾病,但没有明显不适感,直到后期病情严重才发现。而“肾虚”或“肾亏”则是一个中医概念,比如:有些人出现肌体水肿,也不一定是肾病,可以是心脏病或肝病水肿,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不能简单把肾脏病与“肾虚”或“肾亏”划等号,得了肾病不要以为是“肾虚”乱吃补药,有“肾虚”表现时也要提高警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个尿常规检测。

吃豆制品不会加重慢性肾炎

不少市民以为:肾炎患者应摄入优质低蛋白饮食,严格忌豆制品,结果把豆制品打入“冷宫”。不料,肾炎患者严格遵照这种饮食后,蛋白尿虽然减少了,肾功能下降速度也减缓,但营养不良发生率却增高了,而营养状况如何又是决定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限制了豆制品,肾炎患者可选择的菜谱很窄,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食欲差、生活质量下降、贫血加重、免疫力降低、感染增多、死亡率增高。

仁济医院肾脏科主任倪兆慧说,近几年研究表明,大豆蛋白质与某些动物蛋白质相比,未发现对肾功能有不利影响,反而对肾功能有好处。但肾病患者也并非就可放开进食豆制品。目前认为动植物蛋白质比例适当的(动物蛋白质与植物蛋白质之比为3:2)饮食对肾病患者较为有利。此外,肾病患者总的蛋白质摄入量也仍要控制在每日每千克体重0.6至1克内。在此前提下,肾病患者可适量选用豆制品。

另外,长征医院肾内科专家梅长林教授还建议,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合理调配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减肥要科学、合理,选择药物要小心、慎重,关注药物毒性尤其是肾毒性,以保护肾脏健康。

5男人肾虚就是肾病吗

中医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同时,诸如血虚、肾虚这样的词汇,却仍让大部分人觉得摸不着头脑。血虚跟贫血有啥关系,肾虚就是肾有毛病吗?

血虚≠贫血

在门诊经常听到病人说自己“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血在西医中一般是指血色素浓度低于正常值。如在平原地区,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就可诊断为贫血。

而中医所说的“血虚”是对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状的概括。在内、外、妇、儿各科的病症中都能见到“血虚”,不可简单地等同于西医的某一种病。因为中医所指的血,不仅包括血液,还有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中医所诊断的“血虚”证,绝对不等于西医的贫血症;但西医诊断的贫血症一般都属于中医“血虚”的范畴。

肾虚≠肾病

“肾虚”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从广义来说,几乎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肾虚”。中医学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一般这些功能出现问题即是肾虚。

肾虚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等症状,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表现为腰膝酸痛,形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困倦,舌淡胖有齿痕,脉虚弱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治疗。而西医的肾病则是肾脏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的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包括各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肾结石和肾肿瘤等。因此,治疗肾脏疾病应根据病因不同辨证治疗,切不可随便“补肾”。

如果觉得《“肾虚”和“肾炎”不是一回事别搞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