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六大穴位按摩 治疗湿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9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中医穴位按摩一直被认为是有奇效且无副作用的一种理疗方法。湿疹又瘙痒红疹、奇痒难忍,无法在患处止痒。而中医的穴位按摩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让湿疹得到治疗。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按摩。

1六大穴位按摩 治疗湿疹

湿疹会让人感觉到阴湿的刺痒感,大的都是因为过敏及肝脏障碍和过敏体质所引起的,变成慢性的可能性很高。手部穴位按摩能增强人体的排毒功能,可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坚持运用,对湿疹有较好的疗效。

1、风池穴

位置:后颈脊椎最上缘、左右二侧约二指宽凹陷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可疏风解热、去湿、抑制发炎、消肿、止痒。

2、曲池穴

位置:手肘弯曲成直角,在肘弯横纹的顶端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清热消炎、抗过敏,减缓红肿、搔痒等症状。

3、阴陵泉穴

位置:小腿肚近大腿交界处侧边、往前约一指宽凹陷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健脾利湿、降火,缓解发炎、搔痒等不适症状。

4、劳宫穴

位置: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5、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6、神门穴

位置: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

按法:以指腹按压,每次10到15下,想到就随时按。

作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手部穴位按摩不仅可以治疗湿疹,还可以调节脏腑,以保美容。小编提醒各位,在手部按摩之前,一定要先洗手,按摩后再喝一杯清水。

2治疗湿疹按摩这些穴位

如果湿疹发生部位为脸部时,指压百会、大椎、肩井穴;若发生在颈部,指压曲池、阳池、手三里穴;发生在肩部时,指压中府、肩井穴;发生在足部时,加上太溪等足部入位的指压。指压手部的合谷穴对一切情形都有效果。

(1)百会(位于头顶中央)

作用:对该穴位实施按摩对各种病症都有效果:

操作:医者包住患者头部,用两手拇指指压,指压力度给人感觉似要垂直如同穿过身体1中央一般。与天柱、肩 等穴一起按摩,对脸部湿疹的治疗效果显着。

(2)大椎(位于颈根部中心的颈椎最下部)

作用:按摩可缓解湿疹的症状。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背部,另一手拇指指压穴位。过敏性体质而皮肤敏感的人,在本穴位会有硬结,只要揉软即可。

(3)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医者以抓住患者肩膀的方式,用拇指稍加力量指压。但此部分若有湿疹或麻疹,对该穴位施灸效果更佳。

(4)阳池(在腕背部横纹中,指伸肌腱的尺侧凹陷处)

作用:对手部所生成的湿疹、麻疹更有效,是改善手部湿疹的有效果穴位。

操作:医者或患者握着手腕而以拇指用力刺激。

(5)合谷(位于手背虎口处)

作用:对于一切湿疹、麻疹治疗都有效果的穴位。

操作:医者一手支撑患者的手腕,以另一手与患者握手的方式,拇指用力指压手背。

3按摩止牙痛穴位大全

牙痛是牙齿和牙周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尤为明显。中医认为风火、风寒、胃热、虚火等皆可引起牙痛。用自我按摩的手法,可缓解牙痛症状。

1、预备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双眼平视微闭,呼吸调匀,静息1~2分钟。

2、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对侧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掐压0.5~l分钟。

功效:疏风解表,活络镇痛。

3、按揉下关穴

用双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下关穴,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解痉止痛。

4、按压颊车穴

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l分钟。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5、按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放在同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提神醒脑。

6、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对侧少海穴,适当用力掐0.5~1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7、按揉阳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对侧阳溪穴,适当用力掐0.5~l分钟。

功效:通腑泻热,清热止痛。

4穴位按摩

当遇到胃痛、胃酸、胃胀,你该怎么办?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中医针灸科主任医师杨威则认为:若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尤其是现在,暴饮暴食、不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更容易导致各种胃病的发生。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为了保护太仓的正常运作,人体给胃部配备了护卫“三剑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时让这“三剑客”站好岗,就可形成对胃的层层保护,让各种胃病无法侵入。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肚脐上4寸,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主治脾胃疾病,对于促进胃的蠕动,治疗胃脘痛、腹胀、吞酸等都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肚脐上2寸,胃和小肠的连接处,对应人体的小肠。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因此掌握着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权,对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导致的食谷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以及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肠炎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疗效。

平时工作累了,或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时,都可以用手轻轻按摩腹部的上中下三脘穴,充分调动起它们的积极性,对于打好保“胃”战、防治胃部疾病会有很好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用热水袋在这三个穴位处进行热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治疗顽固性湿疹止痒很重要

止痒很重要。湿疹的瘙痒让很多患者难以忍受,都会情不自禁抓挠患处。专家指出,湿疹再痒也不能搔抓,搔抓并不能止痒,只会加重皮疹,使皮痒更加明显,还可能引发感染,使湿疹变得越来越严重和复杂。止痒可使用抗组胺药及镇静药,必要时可用一些麻醉剂等。顽固性湿疹服药时间比较长,一般情况下在2~4周,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排除病因是关键。专家说,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往往是多种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例如:进食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或尘螨、羊毛等;有些感染,如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生活环境,如日光、炎热、干燥等;多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另外,胃肠功能失调、新陈代谢异常等消化疾病也可成为诱因。神经因素、体质因素亦常与本病有关。故由于原因复杂,患者的文化水平不同,表述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加之医生问诊时间也短,这样就更不利于找到病因。因此,患者要找那些有耐心的医生,能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找病因的专家看病。排除病因才是预防和治疗湿疹的根本。

用药方法也很重要。主要是外用药,特别是对那些角化性湿疹病人,用药后封包患处,这样药物才能被吸收,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觉得《六大穴位按摩 治疗湿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