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小儿佝偻病有什么疾病特点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4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小儿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骨科疾病。那么对于小儿佝偻病有什么样的发病特点呢?

1小儿佝偻病有什么疾病特点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病因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所致。轻症小儿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头部可见枕秃,囟门迟闭、方颅等。重者,除有上述症状外,出现鸡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脊柱弯曲等表现。

(一)颅骨软化:表现囱门增大边缘变软,或颗枕部按之呈乒乓球样弹力性软化(乒乓颅)。

(二)方颅:额骨、顶骨向双侧对称性隆起,头颅似方形或鞍形。

(三)出牙迟缓:生后10个月未出牙。

(四)囱门晚闭:18个月后前囱仍未闭合。

(五)枕秃:因多汗刺激枕部经常摩擦形成环形脱发区。

(六)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

(七)肋软骨沟:肋骨软化受隔肌牵拉向胸壁内陷形成横沟,检查时以仰卧位为准。

(八)鸡胸:胸骨软化向前突出如“鸡胸”。

(九)漏斗胸:剑突内陷呈“漏斗”状。

(十)脊柱畸形:会坐者脊椎骨向后突起或明显侧弯,检查时应注意体位以免误诊。

(十一)手镯:腕部骨样组织增生呈钝圆形隆起。

(十二)下肢畸形:会走者两下肢因重力牵拉形成“O”或“r’型腿。O型腿:立体时两足靠拢,查两膝关节距离,3厘米以下为轻度,3一6厘米为中度,6厘米以上为重度。调型腿:立位时两膝关节靠拢,查两踩之间距离,轻、中、重度判定标准同0型腿。

2怎么饮食应对小儿佝偻病

佝偻病的治疗如果仅从补钙方面来说,药品是非常多样化的,但是我们在了解佝偻病后,其实是可以为自己的孩子亲手制作几份简单的补钙大餐的。我们知道,佝偻病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佝偻病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那么我们作为宝宝的妈妈,应该懂得为孩子制作几份补钙大餐。药补不如食补,下面看看怎么制作补钙大餐来替代药补。

佝偻病的治疗大餐

一、鱼菜米糊

原料:米粉(或乳儿糕),鱼肉和青菜各15-25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米粉酌加清水浸软,搅为糊,入锅,旺火烧沸约8分钟;将青菜、鱼肉洗净后,分别剁泥共入锅中,续煮至鱼肉熟透,调味后即成。

补钙奥秘:

鱼肉中富含钙,不仅能够促进宝贝长个子,为骨骼发育添砖加瓦,还可促进脑发育,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妨经常给4个月以上的宝贝做一些吃。

二、蛋花豆腐羹

原料:鸡蛋、南豆腐、骨汤150克、小葱末等。

制法:鸡蛋打散,豆腐捣碎,骨汤煮开;下入豆腐小火煮,适当进行调味,并撒入蛋花,最后点缀小葱末。

补钙奥秘:

鸡蛋、豆腐不仅含有丰富的钙,吃起来也又软又嫩,特别适合给还不太会咀嚼的6个月左右的小宝贝吃。

三、虾皮碎菜包

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自发面粉、些许调味品等。

制法: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后,切得极碎,加入打散炒熟的鸡蛋;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也切得极碎,与鸡蛋调成馅料;自发面粉和好,略醒一醒,包成提褶小包子,上笼蒸熟即成。

补钙奥秘:

虾皮含有丰富的钙、磷,小白菜经汆烫后可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更有利于钙在肠道吸收。鸡蛋的好处自不必说,10个月以上的宝贝一定会非常喜欢这种鲜香的小包子。

四、香香骨汤面

原料:猪或牛胫骨或脊骨200克、龙须面5克、青菜50克、精盐少许、米醋数滴。

制法:将骨砸碎,放入冷水中用中火熬煮,煮沸后酌加米醋,继续煮30分钟;将骨弃之,取清汤,将龙须面下入骨汤中,将洗净、切碎的青菜加入汤中煮至面熟;加盐推匀即成。

补钙奥秘:

骨汤富含钙,同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磷和多种维生素,可为正在快速增长的1岁以上宝贝补充钙质和铁,预防软骨症和贫血。

3怎么应对宝宝佝偻病方法

佝偻病北方多于南方,冬春季多于秋季。佝偻病影响孩子多方面的发展,骨骼,肌肉,肠胃等都会有不小的损伤,不能准确了解佝偻病的症状,及时发现孩子患有佝偻病的可能,延误病情,对孩子有着不可估计的损伤。下面我们为您详细分析佝偻病的原因,佝偻病的症状以及治疗误区。

佝偻病的原因

为什么胎儿也会患佝偻病呢?这得从胎儿骨骼的发育谈起。胎儿在第8~10周,长骨骨干开始骨化,这种骨化的进行,有赖于母体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摄取,尤其是在妊娠后半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也相对较高。如果此时孕母体内维生素D和钙量不足,即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而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在妊娠期间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营养不良以及妊娠后期常有腰酸、腿痛、手脚发麻和抽搐等低钙症状的孕妇,胎儿也易患先天性佝偻病,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佝偻病的症状:生后2~3个月内前囟门特大、前后囟门通连、胸部左右两侧失去正常的弧形而成平坦面,甚至发生低钙抽搐。

先天性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孕妇在孕期内多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钙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必要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尤其是在孕期有手脚发麻、抽筋等低钙症状者,更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粉等。一般从妊娠第28周起每天服维生素D如鱼肝油及其制剂和钙粉,直至孩子娩出,可以有效地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

佝偻病的症状

1、早期现象:

如果您发现宝宝有以下症状,请您开始提高警惕,以下的表现提示了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孩子常摇头而致头枕部秃发。

2、发病症状:

为了确定病情,我们建议您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身体出现明显病症。

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由于骨骼病变出现的症状,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现。6个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轻压其枕骨或顶骨,犹如乒乓球有弹性感;8-9个月的孩子头颅呈方形,前囟门也偏大,至18个月前囟门尚不能闭合。在1岁左右的孩子,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

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无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到了1岁以后会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迟,且容易发生蛀牙。

佝偻病的治疗及误区

维生素D是治疗佝偻病的有效药物,但切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口服维生素D丸是常用方法,但对不能口服或是有腹泻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维生素D,同时加用钙剂。所以要防止以下误区。

1、出汗多,有枕秃,不一定就是佝偻病

许多家长照本宣科,以为孩子只要枕秃或夜间出现汗多,就一定是缺乏维生素D。其实孩子爱出汗,还有其他原因。孩子在白天活动量比较大,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代谢旺盛,转入睡眠时,人体进入基础代谢,但孩子的植物神经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只能从代谢旺盛渐渐过渡到基础代谢,所以体内大量的热能会以出汗的方式释放出来。如果孩子的出汗现象在入睡后1~2小时逐渐消失,可视为正常。由于头部出汗多,孩子睡觉时不太舒服就会出现摆头现象,枕部便会出现脱发圈。因此,出汗多、有枕秃的儿童不一定都是佝偻病。大家要注意,典型的患有佝偻病的小儿常常是整夜出汗,上半夜换衣服后,下半夜衣服仍然是湿的,而且出汗有酸臭味。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需要和其他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2、维生素D生理需要量是多少

小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每日需要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所以家长们可以大概计算一下孩子奶粉内鱼肝油的含量,如果缺乏的不多,加上孩子又经常晒太阳,没有佝偻病的表现,完全可以不用预防性补充鱼肝油。如果是冬天,天气不好,加上孩子吃饭不好,那就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鱼肝油,预防吃一段时间,但时间也不要太长。

另外,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依旧可能患佝偻病。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过正规补充是可以纠正的。

小编温馨提示:佝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预防小儿佝偻病准妈妈要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同时,也要把握好佝偻病的症状,以便及时治疗。

4怎么预防小儿佝偻病方法

佝偻病初期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如不活泼、爱急躁、睡不安、易惊醒等,继续发展则可能会导致骨骼发生变化。此病多发生于2~3岁前的孩子。那么小孩为什么容易患上佝偻病?防治佝偻病有哪些方法?

小儿患上佝偻病的原因:

1、日照不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

由于很少接触紫外线等原因,会使婴幼儿缺乏户外活动即导致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而大城市中高大建筑可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亦会吸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出生素D量甚少,,且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晃、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3、婴儿先天不足或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

如何预防佝偻病?

1、预防小儿佝偻病首先要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母要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

2、小儿出生后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只要是暖和的天气,都可把小儿抱到户外。尤其是冬天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户外活动时应让幼儿露出手、脸。

3、不要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玻璃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

治疗佝偻病有哪些方法?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并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加辅食。每天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注意选用含钙、磷较丰富的食物。

3.患儿不要久坐、久站,防止发生骨骼变形。提倡婴儿穿背带裤,防止肋骨外翻。

治疗佝偻病的中药方子:

1、取黄芪、菟丝子、苍术、麦芽各10克,牡蛎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适用于脾虚气弱及脾肾虚亏。

2、取苍术、五味子各15克,龙骨、牡蛎各50克。共研细粉,每日2次,每次1.5克,温开水冲服。此方适用于脾虚气弱多汗者。

5中医如何治疗小儿佝偻病方法

小儿佝偻病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民间俗称为软骨病。它是由于身体里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继而导致骨骼的变化,多表现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

小儿佝偻病食疗:

1、 虾皮豆腐

功能:补肾固齿,开胃化痰,调和脾胃,清热生津。

主治:小儿佝偻病,出牙、行走等发育均迟于正常儿。

处方:虾皮20克,豆腐50克,盐少许。

制作:虾皮洗净,豆腐沸水烫过捞出切小块。虾皮入锅,加水半碗煮沸,再将豆腐块入锅,共煮沸10分钟即可。

服法:吃豆腐喝汤,吃时放少许盐和麻油调味。佐餐或单独服食,1天1剂,可连服数天。

2、 清炖二骨汤

功能:补虚益肾,补充钙质。

主治:小儿软骨病,出齿不齐,发育缓慢,头颅畸形。

处方:猪骨头250克,乌鱼骨250克,盐少许。

制作:猪骨、乌龟骨洗净,砸碎,加清水适量炖至汤呈白色粘稠时,加盐少许调味。弃渣饮汤。

服法:每日饮汤1—2次。经常食用。

3、栗子糕

功能:补肾益气壮骨。

主治:肾气亏损:身体瘦弱,面色不华,出牙、坐立、行走等发育均迟,骨骼畸形明显,可见头颅方大,鸡胸,驼背,腹大如蛙及下肢弯曲,舌淡苔少,脉迟无力。

处方: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

制作: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勺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

服法:可供患儿经常服用。

4、核桃栗子羹

处方:核桃肉500克,栗子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栗子炒熟去壳,将熟栗子与核桃肉一同捣烂如泥,再加白糖拌匀即成。

服法:宜常食。

功效:补肾强身壮骨。适用于佝偻病。

5、牡蛎面条

处方:鲜牡蛎肉100克,面条适量。

制作:把鲜牡蛎肉、面条、调味品一起煮熟。

服法:当点心吃。

功效:强健筋骨。适用于小儿佝楼病。

6、蛋壳粥

处方:鸡蛋壳30-50克,各10克,白糖少许。

制作:将鸡蛋壳洗净,研成极细粉末;梗米、谷芽、麦芽淘洗净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熬煮,粥将熟时放入蛋壳粉、白糖适量,再煮3-5分钟即可。

服法:每日分2-3次服。

功效:壮骨力、补五脏。适用于小儿佝偻病等。

中医药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其发病原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乳食失调,复感疾病,调护失宜,日光不足,以致脾肾虚损,骨质柔弱或畸形。临床常用的治疗小儿佝偻病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1、鲜鸡肉500克,青辣椒、葱、火腿、蒜各50克,猪油250克,酱油20克。将鲜鸡肉削去皮,揩干净,切为滚刀,炒锅内放人猪油,待油温上升到50℃时,将鸡肉入锅炸一下捞起,锅中留油25克,将余油倒出,先下大蒜片,下青椒、火腿、葱炒一下,把鸡倒入锅内,加入酱油,加一匙肉汤,用淀粉勾芡,加入味精及少许芝麻油。

本方能防治儿童佝偻病。

2、黄芪30克,五味子3克,猪肝50克,猪腿骨(连骨髓)500克,先将猪骨髓敲碎,与五味子、黄芪——起加水煮沸,改用文火煮1小时,滤去骨片与药渣,将肝切片人汤内煮熟,加盐与少许味精调味,吃肝喝汤。一剂可分1顿服完,宜常服,直至病愈。

本方适用于以脾肾虚弱为主要症状的小儿佝偻病。

3、鹿茸100克,附片30克,猪蹄2只。将鹿茸切薄片,猪蹄洗净,3味同入锅,微火煮数沸,调味食用。

本方适用于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囟门不合等症。

4、生板栗500克,白糖250克。先将板栗加水煮半小时,待凉,剥去皮,放在碗内再蒸40分钟,趁热用刀将板栗压拌成碎泥,加入白糖搅匀,再把栗泥填平成饼状,摆在盘中即成色味俱佳的食品,可供患几经常食用。

本方常吃对治疗小儿佝偻病有效。

5、龟板(即乌龟的腹部甲壳)若干。将龟板用清水浸泡3日,但需每天换水。刮去污垢,放入砂锅内,加多量的水用文火煮,每天煮8—10小时,连煮3天,取出晒干,碾为细末。每次1克,每日2—3次,开水吞服。

本方能有效地防治小儿佝偻病。

6、鸡蛋皮若干。将鸡蛋皮洗净;烤干,研粉过箩极细。1周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1克;每日2次。

本方可用以防治小儿佝偻病。

7、田螺、酱油、醋各适量。将田螺漂洗干净,放于沸水锅中煮沸,挑取螺肉蘸调料吃,可以常煮食。

本方可治因钙代谢失调而引起的小儿佝偻病。

8、猪脊骨或腿骨150克,红萝卜 200克。将二者洗净共煲汤服食。

本方适用于因肾脾虚弱所致的小儿佝偻病。

9、胎盘粉10克,醋炒鱼骨50克,炒鸡蛋壳20克,白糖30克。共研细末,每次0.5克,1日3次,宜久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气亏损所致小儿佝偻病。

10、虎胚骨(酒炙赤)、生干地黄、酸枣仁(酒浸去皮炒香)、白茯苓、辣桂、防风、当归、川穹、牛膝各等分。将药制成末,炼蜜和丸麻子大,每服5丸,酒吞下或木瓜汤下。

本方出自明朱橡著的(普济方》,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11、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各15克,怀牛膝、熟地、茯苓各9克,制首乌12克,山萸肉、生白术、西党参、全当归各6克,益智仁3克,大红枣3枚。水煎服,或将药研成细末,和匀,每日早晨、晚上用开水冲调4.5克。同时用炙黄芪9克,大红枣5枚浓煎,连汤带枣1次服完,每日1次。

本方源于《中医临证摄要》,适用于小儿佝偻病。

治疗佝偻病禁忌:

1、切忌太阳暴晒,以防紫外线引起皮炎。

2、忌吃糖过多,否则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造成小儿体内钙的缺乏。

3、若伴有慢性腹泻等肠道疾患,会影响维生素D和磷、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4、不宜疏忽应及时治疗。

5、若小儿出现多汗、烦躁,枕部一圈脱发等症状,常为本病早期,不宜疏略不治。

如果觉得《小儿佝偻病有什么疾病特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