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哪些宝宝易发生佝偻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1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对于新生儿我们要多加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防止佝偻病发生,注意补钙。

1哪些宝宝易发生佝偻病?

竟哪些婴幼儿容易发生佝偻病呢

1. 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低(低于3公斤)的宝宝

2. 孕期缺钙的妈妈所生的宝宝

3. 哺乳期缺钙的妈妈所哺育的宝宝

4. 少晒太阳的宝宝,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5. 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

6. 吃奶少的宝宝

这六类宝宝很容易缺钙,是预防的重点对象。

大家对照自己的宝宝,看看有没有属于以上6种情况的

现在具体讨论一下

早产儿是指孕周不足37周就出生的宝宝

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缺钙表现为小腿抽筋、多汗、腰酸、手脚发麻。其实,大多数的孕妇和乳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孕妇和乳母除了喝牛奶和补钙,也同样需要多晒太阳。

宝宝奶量的标准:

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

佝偻病胸骨x线表现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

6~8个月:600~800毫升

9~12个月:800毫升以上

1岁以上:600毫升左右

2岁以上:500毫升左右

另外要注意:冬天的宝宝,最容易缺钙了,因为太阳晒得不够,或者晒太阳的方法不正确。

2宝宝如何预防佝偻病

宝宝缺钙极易形成佝偻病病症,佝偻病发展较缓慢,不易察觉,不容易引起父母们的重视,但是佝偻病的危害是很大的,致使宝宝免疫力下降,容易产生多种疾病,影响自身发育。

一、佝偻病病因

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如鱼、肝、蛋、乳类等含有维生素D3,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形成维生素D2。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减少钙、磷从尿中排出,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佝偻病的病因是日光照射不足,尤其在冬、春季紫外线不足,又因冬季寒冷户外活动较少,故易发生佝偻病。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喂养不当,食物中钙、磷含量较少,或比例不当,也会影响钙、磷的吸收。另外,单纯用谷类食物喂养时,因其中含有大量植酸,容易与小肠中钙、磷结合成为不溶解的植酸钙,而影响钙、磷吸收。此外,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病;慢性腹泻、肝胆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病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及代谢。长期应用苯妥英钠、鲁米那等药物,可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和代谢,均可引起佝偻病。

二、佝偻病临床症状

(一)精神神经症状:多汗、夜惊、好哭等。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二)骨髂表现。

1、头部。

(1)颅骨软化:为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多见于3~6月婴儿。

(2)头颅畸形:“方颅”、 “鞍状头”或“十字头”

(3)前囟大,闭合迟,可迟至2-3岁才闭合。

(4)出牙晚,可延至1岁出牙,或3岁才出齐。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釉质发育不良。

2、胸部。

(1)肋骨患珠。

(2)胸廓畸形:鸡胸;漏斗胸。

3、四肢及脊柱。

(1)腕、踝部膨大,形成佝偻病“手镯”与“足镯”。

(2)下肢畸形“O”形腿(膝内翻),或“X”形腿(膝外翻)。

(3)脊柱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严重者也可见骨盆畸形(髋外翻),女性严重患儿成年后可因骨盆畸形而致难产。

(三)其它表现: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关节松弛而有过伸现象,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语言发育落后,贫血。

三、佝偻病如何预防

介于佝偻病所形成的骨骼变形,一旦形成就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佝偻病重在预防,一定要有先知先觉,避免发生骨骼变形。

预防佝偻病要从胎儿期就开始,1岁以内的婴儿是预防的重点对象。具体的常规预防如下:

胎儿期

1、孕妇要多晒太阳和多户外活动

2、孕妇要多喝牛奶

3、孕妇在孕期的5个月以后,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钙(500毫克左右,相当于金箍棒成人钙片6粒左右)

4、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但是很多妇产科医生认为维生素D对胎儿的安全性还不是很确定,所以很少给孕妇开维生素D。

虽然这些内容对各位妈妈已经没有价值了,但是,你可以向你身边的朋友宣传。

婴儿期(一岁以内)

这个时期是重点

1、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户外活动不一定等于晒太阳。

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0.5~1小时。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2、从满月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鱼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

鱼肝油务必保证每天一粒,如果今天忘了,第二天就要吃两粒了,这样才能确保每天一粒。

鱼肝油和晒太阳要互相结合和互补。例如如果很长时间阴天,晒不到太阳,那么,每周可以吃9粒鱼肝油。

3、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和多晒太阳,

每天喝奶粉。

4、6个月以后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补钙的量:

6~12个月:每天100毫克

12~24个月:每天150~200毫克

2岁以后:每天250毫克

5、多喝奶。

建议的奶量:

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

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

6~8个月:600~800毫升

9~12个月:800毫升以上

1岁以上:600毫升左右

2岁以上:500毫升左右

大家一定要相信一点,按照以上这个剂量来补充维生素D,是绝对不会出现中毒的,这一点大家完全不用太担心。

幼儿期(1~3岁)

1、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第一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最有效。

2、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1岁~1岁半,每天一粒鱼肝油,《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1岁半以后,如果经常晒不到太阳,也要经常补充鱼肝油,可以每周3~5粒鱼肝油。

3、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4、多喝奶。(每天500~600毫升)

儿童期

5岁以后至青春期儿童可出项晚发性佝偻病,对于经常易疲劳、乏力、两腿酸软、腿痛、关节痛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进一步检查并给予防治。维生素D预防方法、剂量与幼儿期相同。

在应用维生素D预防时,母乳喂养小儿可不加钙剂,但对6个月后断母乳的婴儿、人工喂养、食欲低下、生长过快、青春期儿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适当钙剂。

四、其他——食疗预防二则

1、桃仁蛋

桃仁蛋的做法简单是婴儿食谱里的常见菜,桃仁蛋口味属于,做法属类,但怎么做桃仁蛋最好吃,主要看自己的口味习惯进行细节调整,让自己跟着感觉来做这道桃仁蛋吧。

桃仁为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药,与蛋同用,不但增加营养,还可减轻桃仁润肠轻泻作用。骨软易患佝偻病的小儿食用桃仁蛋,有利保健。

原料:桃仁5粒,鸡蛋1个,面粉少许。

制作:将桃仁用温水泡,去皮,而后入锅炒熟,研碎备用;将鸡蛋竖起,在顶端轻敲一个洞,然后将桃仁末装入蛋内,用筷子搅拌均匀,用面粉加水封口,再用黄泥裹蛋,放炭火中煨熟,去黄泥和蛋皮即成。如火煨有困难,也可用烧开的盐水浸熟鸡蛋,不用黄泥裹。

特点:蛋液结成固体块,有桃仁配合,味香好吃。赶快试试吧,做一道属于你的桃仁蛋。

2、骨枣汤

动物骨中含有丰富的钙、髓质,还含有其他营养成分,有益髓生骨的作用;红枣补中益血。骨枣汤益髓养血、助骨生长效果明显。

原料:动物骨(长骨或脊骨,猪、牛、羊骨均可)250克,红枣15~25枚,生姜数片。

制作:将骨头洗净捣碎,与红枣、生姜同置瓦煲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后用文火烧2小时以上,汤稠之后,根据食者喜好调味即成。

特点:汤鲜味香,可午餐时饮用。赶快试试吧,做一道属于你的骨枣汤。

以上重点讲解了佝偻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佝偻病的方法以及食疗方法,希望对广大父母朋友能够引起重视,不要耽误宝宝的身体健康。

3宝宝为什么容易得佝偻病

佝偻病主要成因是机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一条途径是内源性,即人体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这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但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时会被尘埃、煤烟、雾气、衣帽、玻璃所遮挡而影响了人体的照射。因此,不经常晒太阳者或晒的方法不妥,如戴着有沿帽,隔着玻璃晒等,均易患佝偻病。

另一条途径是外源性,即吃进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奶油、鱼子、蛋黄等,或是服用维生素D制剂。如果宝宝的膳食中缺乏维生素D,而且又没有服维生素D制剂,就容易患佝偻病了。

维生素D在体内储存于脂肪组织中,如果宝宝因经常生病而消瘦,特别是患有脂肪代谢性疾病,使体内维生素D耗损过多,均容易患佝偻病。此外,一些生长速度过快的孩子,因为需要维生素D的量较大,如果供应不足,也容易发生佝偻病。

膳食结构也很重要,如人乳中的钙比牛奶中的钙易吸收,谷类食物中的钙不易吸收。如果小婴儿以牛奶喂养为主,添加辅食时以谷类食物为主,便容易出现佝偻病。

婴儿是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因而她体内需要维生素D的量相对较高,如供应不足,极易发生佝偻病。

4冬季如何预防宝宝佝偻病

到了冬天,一些家长发现宝宝忽然变得晚上不爱睡觉了,总是哭闹不已。冬季宝宝多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专家表示预防此病,要做好防御战以防克攻,最为重要的是让宝宝适当地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为主。

症状:早期常烦躁不安,爱哭闹,睡觉易惊醒,汗多,脑后枕部半圈秃发,医学上称“枕秃”。以后逐渐出现骨骼改变,如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头较大呈方形、肋骨下缘外翻、鸡胸、“O”形腿等。到医院做血液化验可发现钙、磷含量偏低。

医生提醒:冬季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这是因为冬天的宝宝,太阳晒得不够,或者晒太阳的方法不正确,易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发此病。该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一般人常称本病为“缺钙”,因此常常盲目补钙,这是错误的。

居家护理:冬季里父母可以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但值得注意的是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户外活动不一定等于晒太阳。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为0.5~1小时。宝宝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手、脚和屁股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另外,预防佝偻病要从宝宝出生后4周后开始,每日推荐补充维生素D预防量400单位。平时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奶类、豆类、虾皮等,不要吃过多的油脂类和盐,以免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

5怎么应对宝宝佝偻病方法

佝偻病北方多于南方,冬春季多于秋季。佝偻病影响孩子多方面的发展,骨骼,肌肉,肠胃等都会有不小的损伤,不能准确了解佝偻病的症状,及时发现孩子患有佝偻病的可能,延误病情,对孩子有着不可估计的损伤。下面我们为您详细分析佝偻病的原因,佝偻病的症状以及治疗误区。

佝偻病的原因

为什么胎儿也会患佝偻病呢?这得从胎儿骨骼的发育谈起。胎儿在第8~10周,长骨骨干开始骨化,这种骨化的进行,有赖于母体对钙磷和维生素D的摄取,尤其是在妊娠后半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也相对较高。如果此时孕母体内维生素D和钙量不足,即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而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在妊娠期间户外活动少,阳光照射不足、营养不良以及妊娠后期常有腰酸、腿痛、手脚发麻和抽搐等低钙症状的孕妇,胎儿也易患先天性佝偻病,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佝偻病的症状:生后2~3个月内前囟门特大、前后囟门通连、胸部左右两侧失去正常的弧形而成平坦面,甚至发生低钙抽搐。

先天性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孕妇在孕期内多进行户外活动、晒晒太阳;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富含钙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必要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尤其是在孕期有手脚发麻、抽筋等低钙症状者,更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和钙粉等。一般从妊娠第28周起每天服维生素D如鱼肝油及其制剂和钙粉,直至孩子娩出,可以有效地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

佝偻病的症状

1、早期现象:

如果您发现宝宝有以下症状,请您开始提高警惕,以下的表现提示了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孩子常摇头而致头枕部秃发。

2、发病症状:

为了确定病情,我们建议您带孩子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身体出现明显病症。

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由于骨骼病变出现的症状,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现。6个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轻压其枕骨或顶骨,犹如乒乓球有弹性感;8-9个月的孩子头颅呈方形,前囟门也偏大,至18个月前囟门尚不能闭合。在1岁左右的孩子,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

由于四肢和背部肌肉的无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到了1岁以后会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内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腿。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迟,且容易发生蛀牙。

佝偻病的治疗及误区

维生素D是治疗佝偻病的有效药物,但切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口服维生素D丸是常用方法,但对不能口服或是有腹泻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维生素D,同时加用钙剂。所以要防止以下误区。

1、出汗多,有枕秃,不一定就是佝偻病

许多家长照本宣科,以为孩子只要枕秃或夜间出现汗多,就一定是缺乏维生素D。其实孩子爱出汗,还有其他原因。孩子在白天活动量比较大,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代谢旺盛,转入睡眠时,人体进入基础代谢,但孩子的植物神经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只能从代谢旺盛渐渐过渡到基础代谢,所以体内大量的热能会以出汗的方式释放出来。如果孩子的出汗现象在入睡后1~2小时逐渐消失,可视为正常。由于头部出汗多,孩子睡觉时不太舒服就会出现摆头现象,枕部便会出现脱发圈。因此,出汗多、有枕秃的儿童不一定都是佝偻病。大家要注意,典型的患有佝偻病的小儿常常是整夜出汗,上半夜换衣服后,下半夜衣服仍然是湿的,而且出汗有酸臭味。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需要和其他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2、维生素D生理需要量是多少

小儿每日需要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每日需要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所以家长们可以大概计算一下孩子奶粉内鱼肝油的含量,如果缺乏的不多,加上孩子又经常晒太阳,没有佝偻病的表现,完全可以不用预防性补充鱼肝油。如果是冬天,天气不好,加上孩子吃饭不好,那就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鱼肝油,预防吃一段时间,但时间也不要太长。

另外,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依旧可能患佝偻病。对于占绝大多数(95%以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经过正规补充是可以纠正的。

小编温馨提示:佝偻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预防小儿佝偻病准妈妈要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同时,也要把握好佝偻病的症状,以便及时治疗。

如果觉得《哪些宝宝易发生佝偻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