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的画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3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近些年,形形色色的早教组织悄然兴起,父母们也非常乐意的相信。其实早教可以从点滴小事在家学习好的,小编精心准备了些早教小知识,分享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的画。

大约从1岁到2岁半左右,孩子开始出现偶然的涂鸦画,他们用手指紧紧地抓住画笔,用手臂来回运动画出线条,线条的方向和长短,取决于臂部的活动范围,一边画一边自我欣赏。以后随着腕关节的灵活性提高,画出的线条弧度变小。

到了2岁半至3岁半,孩子的涂鸦已受到视觉的控制,并逐步注意自己的笔端。这时如果家长能不断地鼓励孩子涂鸦,对孩子绘画能力发展大有好处。

3岁半至4岁的孩子开始能给自己的“作品”取个名字了。通常孩子不是想好什么再画,而是画完后再取名字。而且通常的"作品"也不过是一个一个并不像实物的符号,这些符号只有孩子本人能理解,成人是看不懂的。孩子对涂鸦的命名,使孩子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命名还会随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到了4岁以后,孩子的绘画开始像实物了。孩子通常总是画他们知道的那些事物,看对事物的理解完全是儿童化的,如这时期画出的人都是一个圆圈下画两根线,即一个头连着两条腿,世界各国的孩子都用头--脚形式表达一个人的形象。此外,儿童画中出现的其他物品如花、树、房屋,都是孩子最喜欢、最熟悉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一个个单独的实体。孩子还会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夸张地表示出来,如为了表达自己跳舞的姿态,会把手臂、手指画得特别长。孩子不是按视觉比例,而是按"情感比例"来作画的。每一张儿童画都是孩子自己思想、情感的写照。

5岁的孩子开始运用基线,如用一根线表示天空,一根线表示地面。这阶段孩子画的人都是完整的人,并且开始根据自己的情绪应用颜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能按预先的构思进行创作活动。

总之,儿童画反映的是孩子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反映让自己感到重要的小东西,反映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情绪爱好。只有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画。我们不能离开孩子的总体行为孤立地观看和理解他们的绘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斌带领的课题组经过两年跟踪研究认为,练习书法能降低儿童心理焦虑水平,有助于儿童控制情绪,使儿童的性格更平和,思维更开阔。

为什么书法练习会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周斌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书法创作过程中,有“虚静态”和“炽情态”两种心态。前者需要儿童聚精会神,这对提高儿童情绪的稳定性、培养平和的性情具有积极影响;与此相对,炽情创作则是激情奔放、欲罢不能的心态,这对提高儿童思维的开阔性具有重要作用。

他认为,儿童在练习毛笔书法时,需要留意每一个书写动作,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缓解精神紧张,激活儿童大脑皮层,调节他们的心率、呼吸、血压,降低心理的焦虑水平。同时,通过调神调息等一系列过程,儿童能体验到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本文来自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富有童心才能看懂儿童的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