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新生儿呵护常识之口腔护理

2023-06-08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3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育儿专栏小编为你排忧解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新生儿呵护常识之口腔护理,多了解些生活小常识无疑是很好的,愿大家喜欢这篇教程!

导语:新生儿口腔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分泌量少,均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口腔感染。那么,该如何进行新生儿的口腔护理呢?

很多的新妈妈们一定会疑惑地问新生儿不需要像成人那样每日早晚刷牙或漱口,那他们是否需要口腔护理呢?专家针对这一问题为新手父母提出了建议:新生儿的口腔护理应该是可以做的,但是需要注意很多方面。

新生儿的口腔粘膜很细嫩,血管丰富,容易损伤。千万不能用纱布擦拭,更不能挑割“马牙”、“螳螂子”,以防因口腔粘膜破溃造成严重感染。

其实新生儿的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新生儿口腔内尚无牙齿,而且口水的流动性大就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要给新生儿清洁口腔的话,只要在给新生儿喂完奶后,再喂点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洗掉就可以了。个别的确实需要清洗时,可用干净的棉签,蘸上水轻轻涂抹口腔黏膜,但千万不能将黏膜擦破。

新生儿口腔的上腭中间及牙龈上有的可出现黄色的小颗粒或黄色的小结节,主要是上皮细胞堆积所致,俗称“马牙”或“鼓氏珠”。这都是生理现象,千万不要用棉签擦拭或用针挑破。一般数周后会自行消退。

如果发现孩子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又冲不去,且孩子烦躁,吃奶时哭闹,口气热,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整理)状,这有可能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遇有这种情况时,也千万别用纱布擦,可用棉签蘸龙胆紫涂口,每日1~2次;也可将制霉菌素药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化为乳悬液涂口,每日5~6次;还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等适量煎水涂口,每日3~4次,均可很快奏效。涂口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

鹅口疮主要是母亲奶头或喂奶者的手污染引起的。表现为口腔粘膜上出现点状或小片状白膜,不易拭去,无疼痛感,也不影响吃奶。但当抵抗力低下时,病变可蔓延至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引起严重感染。因而得了“鹅口疮”后应尽早去医院治疗。

“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但若能做到以下几点是可以避免的。

母乳喂养:乳母应保持乳房特别是乳头清洁,哺乳结束时,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部,待其自然干燥。因乳汁有抑菌作用,可避免感染。

需用奶瓶喂养时,每次奶头、奶瓶用后,以清水、肥皂冲洗干净,煮沸消毒后待用。盛奶头的容器应每天更换、刷洗、消毒。所有接触小儿口腔的物品,如覆盖奶头的手帕、喂奶时嘴边垫用的毛巾等,均不能重复使用,一次用完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

对已患“鹅口疮”的小儿,禁止服用抗生素,应用杀霉菌的药物来治疗。先用2—5%的苏打水清洗患部,然后涂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50万单位即1片碾成细粉状,加入10ml注射用水搅匀),每天2—3次。或涂冰硼蜜(冰硼散6克+蜂蜜10克搅匀),效果都很好。

育儿相关推荐

新生儿的育儿方式

宝宝夜间哭闹怎么办

怎样给宝宝退烧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快速解决偏方

宝宝咳嗽怎么治疗

宝宝断奶了不妨吃这些

宝宝吃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呕吐是什么原因

宝宝缺钙吃什么好

宝宝营养不良吃什么好

宝宝衣服上的奶渍怎么洗

如果觉得《新生儿呵护常识之口腔护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