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穷人不愿意为健康付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缺少健康知识是主因)

2023-06-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其中两位新晋经济学诺奖得主合著的《贫穷的本质》 告诉了我们:穷人为什么这么穷。《贫穷的本质》是两位作者历经15年实证调查写成,它主要讨论的是贫穷的原因: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以及对主流“扶贫观念”的反思。其中关于健康这一块的内容震撼到了小非!

01穷人不愿意为健康付出?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深深的震撼到了小非,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穷人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永远都买不起那台电冰箱,还是喝杯茶吧……”。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穷人来说,存钱的吸引力更小,因为在他们看来,目标太遥远了,而且他们知道一路上会遇到很多诱惑。不过,如果不存钱,他们会一直穷下去。放弃短期目标,追求长期目标,需要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自我控制就像一块肌肉:我们用这块肌肉时就会感到劳累,因此穷人很难存下钱也就不足为怪了。

诚然贪婪、懒惰、傲慢、偏执、急功近利等都是人性上与生俱来的弱点,若不养成刻意避免的习惯,则会让我们被它们所主宰,成为它们的奴隶,只有反人性去学习生活,才能避免步入贫穷的深渊。

但做到这些就够了吗?网络上有图片不禁引发了小非的深思:

面对疾病,我们普通人大抵不过老农的两段回答:要么治,一病返贫!要么不治,人死家在!

不过,很多人却认为只要加大公共领域的投资,预防疾病,就可以让人们更健康。

但真实的情况呢?

预防工作就算再便宜,人们还是不会去做,他们只关心生病以后要花多少钱来治。到了治病的时候,人们更喜欢那些要价高但只会开抗生素的医生,而不是选择真正有帮助的免费健康服务。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生理知识和健康管理知识,他们不听医嘱,要么拖延不治疗,要么直接寻求类似于注射抗生素这样会让他们立刻感到好转的“捷径”;但直寻求一次就立刻好转的“捷径”真的存在吗?

天上没有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健康也一样。对于患者而言这样的“捷径”不是康复,更多的是病程控制性治疗,也就是保证病情不恶化,想要根本性好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改变生活习惯,做到健康四大基石,合适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心态、戒烟限酒!换句话说:健康是掌握在每个人手上的!

02我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可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

在网络最活跃的某新闻客户端上,月活用户数量超2亿用户,其中对健康关注度最高的人群年龄在40-50这一年龄段中,据调查显示这一年龄群体关注健康类占比超4成。而这一阶段人群也恰恰是最容易被慢性病盯上的人群。而且近年来慢性病也在渐渐摘掉“老年病”的帽子,并有向中、青年群体转移趋势。

疾病年轻化的这个趋势是如何造成的呢?让我们将视角放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爷爷那辈人,他们从四五十岁开始好吃好喝,天天都是鸡鸭鱼肉,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荤的,而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我们现在的饮食结构一主食和肉类为主,加之运动过少,这就是慢性病的根源。四五十岁在二十年过后就是六七十岁的忍了,所以得病的年龄大多是在六七十岁;我们的父辈则大多在三十岁左右开始好吃好喝,于是加上20年刚好是四五十岁,所以得病的年龄都是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则是在十岁左右开始好吃好喝,加上20年,刚好是30岁左右,所以得病在这个年龄段!

而孕妇呢?天天都是好吃好喝,所以孩子更可怜,在母亲的肚子里就可能积累下了病根,比如现在很多孕妇有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高血压等慢性病,孩子一出生就有慢性病或者得慢性病的风险非常高。一旦生病时,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就是挂号、咨询、就医,但涉及到疾病预防的这一块内容时,在无病无灾时大部分人都很难想到。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及企业健康管理都有所提升的情况下,人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原因。

大多数人只看得到眼前,却很少对未来进行考虑,就像很多人会倾家荡产治疗癌症,或者放弃治疗,却不懂得在这之前花少数的钱来养生一样。可惜大多数人体会不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正所谓,“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这里小非不禁想套用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里的一段经典台词:

经有一份真挚的健康管理摆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老天可以再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自己说四个字——“健康管理”!如果非要在这四个字加上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03专业的健康管理师---人是靠营养活着,而不是靠药物

在我国家庭结构的构成是4-2-1的倒金字塔模型,也就是说一对年轻夫妇上面要赡养4个老人,下面还要抚育1个孩子,抛开房贷、车贷、生活等日常开销,任何一个人的健康突然变化都会带来这个家庭难以承受的金钱、时间以及精力的损失。

正是因为我们是这样的国情,政府认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开始倡导“未病先治”、“预防为主”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新观念,并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从国家新医改政策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已经从以治疗为主转为以预防为主,以传染病预防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预防为主,以疾病预防转向健康预防!

10月9日,国家医保局将高血压、糖尿病这样常见的“两病”在国家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报销比例将提高至50%以上。虽然国家在减轻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费用的负担,但科学的健康管理才是预防和应对这些疾病最好的办法。

人想活得好,应该从营养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一味地依靠药物。因为营养元素是提升免疫力的关键,只要免疫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人一般是不会得病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健康管理的重点放在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上。

而提高免疫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素,而不是靠打针、吃药、输液这些手段维持。药物用久了就会让人提产生依赖和抗药性,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就开始懒惰了,长此以往,免疫机能会越来越差。

所以,保证营养元素的摄入才是提高身体机能和预防(延缓)疾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健康管理手段。当然除了饮食摄入营养元素外,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方面进行自身的健康管理,也是健康管理的正确姿态。

04写在最后

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每个人对人生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金钱、名誉、权力等等;不管最终追求什么,有一点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先追求的,那就是健康!

没有健康的人生就谈不上理想与追求,没有健康的人生也就谈不上幸福与未来。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并节约经费开支,大幅度降低医疗支出,最终使个体或群体保持可能实现的最佳健康状态。

关注小非,为健康点赞!

如果觉得《穷人不愿意为健康付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缺少健康知识是主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