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健康促进」炎炎夏日(高温作业要注意防暑降温)

2023-06-2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点击上方“健康丹东”关注我们

丹东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

summer

/

夏日临近,天气日渐酷热,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时为高温黄色预警。出现高温黄色及以上预警时,如果人们长期在户外活动或工作,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发生中暑。

中暑有哪些表现?

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但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热痉挛:在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和儿童。出现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等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表现,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 40 ℃。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出现体温明显增高,皮肤干热,无汗,体温高达 40 ℃及以上,谵妄、昏迷,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预防中暑的措施有哪些?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

外出时戴上透气、散热及通风性能好的凉帽,衣着以浅色为好,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

及时补充水分。 口渴后不宜狂饮,要少量多次。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剧烈运动后,不宜大喝冷饮。过于冰凉的冷饮会使肠胃血管受到刺激,使胃部痉挛,胃痛。

饮食不宜过于清淡,营养要均衡适量。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不可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品。

出现中暑症状怎么办?

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脱去衣物,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用冷水擦拭皮肤,保持皮肤表面有冷水,促进散热。

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如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

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中暑虚脱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拨打120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 ///

来源:健康辽宁

【来源:健康丹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健康促进」炎炎夏日(高温作业要注意防暑降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