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保健有道|老年人冬季锻炼要注意这些问题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不少老人热衷于锻炼,但冬季天气寒冷,锻炼也需注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贾运滨表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多多少少有一些慢性病,冬季运动是对付这些慢性病的好方法,但老年人在冬季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有7个需知要遵守。

1)不要过早运动。这是因为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对气温急剧下降的适应能力差,易受寒冷刺激发生痉挛、血管收缩;加之经过一夜睡眠,血液黏稠度高,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如果进行大运动量锻炼,容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2)不要空腹运动。运动需要能量,空腹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靠脂肪分解,此时,人体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增高。老年人由于心肌能力较低,过剩脂肪酸带来的毒性往往会引起和加剧老年人的冠心病、动脉硬化。老年人在晨练前,最好先补充一定的能量,如热果汁、含糖饮料等;在进行长时间野外运动时应携带充足的食品或高能量的便携食品 (如巧克力等)。

3)不要疲劳运动。老年人不宜做剧烈活动,应选择中小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气功、散步、徒手操等。不宜做倒立、较长时间低头、骤然前倾弯腰、仰卧起坐等活动。这些动作易造成颅脑血压骤然升高,影响心脑功能,甚至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肌肉收缩力减退、骨质疏松,也不宜做翻筋斗、大劈叉、快速下蹲、快跑等运动。

4)不要运动后“急刹车”。人在运动时,下肢肌肉血液供应量急剧增加,同时将大量血液自下肢沿静脉流回心脏。如果运动后突然静止不动,就会使下肢血液淤积,不能及时回流,心脏进血量不足,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老年人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运动后应继续做些缓慢的放松活动。

5)不要贸然做户外运动。人到老年,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末梢循环差,抗寒免疫能力远不如年轻时强,若贸然到室外运动,受冷空气或风寒侵袭,会使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阻,抵抗力降低,导致黏膜发炎、流涕、咳嗽,诱发感冒、胃痛、心绞痛等疾病,因而不可忽视保暖。

6)不要从事危险运动。安全是老年人冬季锻炼的头等大事,要注意预防运动意外、运动创伤和疾病发作。患有疾病的老年人应从事平稳、轻缓、舒展的体育运动。同时携带必要的应急药物。一旦身体感到不适,应及时呼救。

7)运动后加强营养。运动后,老年人应该在保证正常饮食需要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糖、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取。可从粮食、豆类、辣椒、菜花、萝卜、白菜的进食中补充营养,但忌暴饮暴食。

锻炼时还要注意这些

1、锻炼地方的选择

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健身锻炼,应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有雾时不宜在室外进行锻炼),如果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锻炼项目的选择

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下蹲等,否则容易引起扭伤、碰伤、骨折等。

3、锻炼前的热身运动

热身15分钟以上,冬天户外运动最常见的状况就是抽筋、肌肉拉伤等。为了安全起见,冬天应多花一倍的时间做热身,至少15分钟。热身时最好先做动态拉伸,然后做一定强度的快走或慢跑等,直到微微出汗、毛孔张开为止,这样既能充分活动身体,又不易因突然加速而造成心肺负担。

4、锻炼中

运动量不能过大,在剧烈运动后的4小时内,人体免疫功能会比较低下,再加上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使老人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冬季锻炼要适可而止。

5、锻炼后

立刻换件干爽衣物,冬天身体热量散失较快,回到室内后最好赶紧换上干爽衣物,并穿上外套保暖,以防体温快速下降,被冷风吹感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安宇 综合自新民晚报、网络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如果觉得《保健有道|老年人冬季锻炼要注意这些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