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甲鱼今后还能吃吗

2023-06-20 分类:养生资讯

甲鱼今后还能吃吗?

碧翰烽/文

一场整治食用野味的恶习已经展开。

这场整治原本在17年前就已经展开,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有的人似乎又忘记了。

1:依法治理野味恶习

这一次的力度可能不一样了,除了全社会的广泛批判与呼吁,法治层面也开始频频发力。一方面,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前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曝光野生动物违规交易案例6个。

另一方面,立法也加快步伐,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地方层面也紧跟步伐,近日,《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征求社会各方意见,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5日。

在公布的内容当中,对关于禁止食用动物范围有更为具体的解释说明:对于社会比较关注的经人工繁育、饲养的龟、甲鱼、蛇、鸟、昆虫等野生动物,也具有不小的疫病传播风险,无法保证食用的安全性,为此《征求意见稿》将上述动物排除在可食用动物范围之外。

显然,这其中提到的“甲鱼”,引来社会一片哗然。

2:野味饮食的洗牌

说实话,我对于野味没有多少兴趣。

即便是作为一道“硬菜”的甲鱼、乌龟,我也并不感兴趣。十几年前,曾经在朋友的反复劝说下,吃过一个大山里山庄的蛇肉,吃的时候是鼓起勇气的,总觉得有些不适。后来就没有吃过了。

不过,野味并没有消失。一方面特色野味馆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野味,应有尽有。再一方面有档次的酒店,都会拿野味当招牌菜,作为请客的最大面子,否则一桌菜是拿不出手的。还有一方面就是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往往还会打一些野味,作为礼品送给城里的朋友。

我还记得一家单位的门卫,除了做门卫工作之外,他还兼着做甲鱼生意,就是每天从农村收购甲鱼,然后通过物流运往北京、东北等地,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现在来看,一些餐馆将面临洗牌,那些特色野味馆也得要进行转型,一些野生动物人工养殖产业,也得面临调整。

从这些年来生态环境整治的决心,以及疫情之后的全面整治,凡是与野味有关的领域、行业,都得有这个思想准备,切不可心存侥幸。

3:科学、精准确定禁食动物范围

好的法律,要合乎天理民意,要遵从科学精准,万不可出现一刀切,也不可摁下葫芦起了瓢。

甲鱼,究竟可不可以吃?究竟算不算被禁食的野生动物?

北京师范大学张立教授认为,从《决定》上看,水生野生动物不在禁食范围里,但是深圳将甲鱼列在禁食范围是个特例。他认为,甲鱼的饲养是有很大规模和可靠技术的,禁食会直接影响到相应的水产产业。

吃过甲鱼的人都知道,常德汉寿是有名的甲鱼之乡,汉寿甲鱼因其独特风味而广受欢迎,我曾经在一部近代革命历史电影中看到,有革命将领就谈起过汉寿甲鱼的美味。

2011年2月2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汉寿甲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8年,汉寿县共有甲鱼养殖面积6300公顷,繁养户2096户,从事甲鱼养殖的人员8000余人。有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33家,养殖企业14家,甲鱼加工企业3家,66.7公顷以上的示范基地3个。

这是一个令人可观的水产产业,是汉寿县数万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商品甲鱼产量约35万吨,年产值达500至600亿元,再加上苗种、销售流通、深加工、饲料等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超千亿元,产业从业人员数百万人。

怎么办?甲鱼今后还能不能吃?其它一些野生动物又该如何划定禁食范围?这个禁食目录怎么定?人工养殖的算不算野生?不管是能吃,还是不能吃,都得有个科学、精准的依据,万万不可搞一刀切,否则治理的效果不一定好,还可能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想来,这个难度着实不小,那么多的利益需要协调、调整。但总归一点,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目标。

如果觉得《甲鱼今后还能吃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