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食话│温江人炖肉的素野味

2023-06-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温江史志,ID:JXJ-2015】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小时候吃过的“野味”不少,不过都是素的。家常饭吃惯的人餍了,总想吃点野的。

川西坝的温江啊,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一味吃辣椒,家家户户都爱吃的一道菜就是炖肉。这炖汤是极为讲究的,常佐以野生植物,极为养生。乡人常用来炖肉汤的有海带、青蒿、蒲公英、雪山大豆、芭蕉花等,其中芭蕉花、蒲公英、青蒿都是不折不扣的“野味”。

先说这个芭蕉花。温江一带没有香蕉,只有芭蕉,并且特别少。老人说庭前种芭蕉要“闹鬼”,所以芭蕉仅仅在河渠边能看到野生植株,为什么要闹鬼我不知道,这个传闻的由来已经失考了。那时候温江的小朋友们看到结了芭蕉的芭蕉树往往是激动的,总以为那就是“传说中的”香蕉。我亦不例外,川西坝腹地几乎不产水果,对于我们来说,水果状的东西太具诱惑。

刚搬小区那年,邻居家的老婆婆到附近一所高校散步,兴冲冲地捧了一朵很大的芭蕉花回来。她在炫耀,也许是偷摘的,所以当众铰茎。那花长得极为悚人,未开的花苞连着花茎垂下来,一颗巨大瓜子状的立体染的是诡异的紫红,那悻悻的样子活脱脱让人联想起爬行类的某种动物。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芭蕉花是可以吃的,我也从来不敢提及让家人也偷摘一朵尝鲜。

那天晚上,我问过那位老婆婆的孙子芭蕉花好不好吃,记得她的孙子告诉我:“不好吃,就像笋子壳一样!但是那个汤好喝,我奶奶放了香料,一点也不涩嘴。”

后来读到李易安《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中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一句,觉得莫名契合老人的“信仰”。种芭蕉,叶阔,当然“阴”。但那花朵着实吓人,也许是温江一带极少有蛇一类的野生动物,乡人才忌讳也说不准。终究说来,芭蕉花炖肉我没吃到过,只是领教了花“野”的魅力和人“野”的情怀,一份狰狞。

其次说蒲公英。温江一带称之为“灯笼花儿”,现在想想,那描摹地真是形象,用空泛的话来讲真是“升华”。灯笼花儿作为野味自然是无人忌讳,您想想它那风一般的繁殖,多半是“祥瑞”,像极了多籽的石榴。

灯笼花儿多,常是一束一束的。集镇上也是一束一束的,一些老奶奶常采两三束嫩株儿就来卖。价钱也很便宜,毕竟是野的。外表上看,没有开花的灯笼花儿和青油菜嫩梢一样简单。蒲公英这个名称更是美好的,尤其在孩提时代。可是蒲公英炖肉,却没有那么甜蜜,这不能划等号。

蒲公英炖肉的做法很简单:先把猪肉白水煮熟,加入蒲公英小火慢炖,一杓白糖、一点毛毛盐,起锅时一把嫩葱花(最好是寿安镇天星村一带的火葱)提味。再把当地的二荆条辣椒切碎,加温江滴窝油就是最好的蘸料。若是喜欢喝汤,那就买老一点的蒲公英,老的蒲公英不好吃,那苦涩的汁液会用它的黏稠调和猪肉的油腻;如果喜欢吃菜,那就买嫩一点的,煮好的蒲公英,那叶和茎都是润润的。

蒲公英虽然苦,但我对它的印象还是好的,因为今天想想,美好和纯朴划了等号,这是“最温江的难得”。

至于青蒿,它就鼎鼎大名了。改革开放初,温江公平乡的舒国均夫妇(我的姑曾祖夫妇)以“青蒿炖肉”为灵感首创的“舒炖肉”名扬川西,至今还是温江餐饮界的一块招牌。它的味道,无须笔者多言了。

我总觉得,只有这些温江的味道里,美好和纯朴才能划等号。青蒿炖肉能够成就一道名菜,相信温江的芭蕉花和蒲公英也有那份清香的潜力。

如果觉得《食话│温江人炖肉的素野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