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金华这个古镇 十五世同吃同住(三千人吃一锅饭 御封江南第一家)

2023-06-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对于家族宗族观念极强的一个民族。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里,个人荣誉与家族是紧紧的联系的一起的。所以在中国许多的村庄古镇都是以一个或者几个单一的姓氏为主的,而今天肉肉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古镇,这个古镇居住着一个大家族,族人都姓郑,没错,今天肉肉要说的就是——郑宅古镇。

郑宅古镇位于浦江县县城东面,居住在此的郑氏大家族,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十五世同吃同住长达三百多年,从来不分家立户,据说最鼎盛的时期,有三千多家人同吃一锅饭。现在的人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各自成家后,和父母辈都很难整天生活在一起,所以在如今这个社会,实在难以想象那三千多人的大户人家,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因为连续几代人以孝义治家而名冠天下,被明太祖朱元璋亲封为“江南第一家”。

走进古镇,首先会被一个规模巨大的牌坊群所震撼,九座牌坊依序矗立在古镇入口,每一座都有自己的来源和故事,穿行其间,宛若行走在古老的岁月长河中。九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各不相同,有砖木混合结构的,有木结构的,有石雕的,有砖雕砌的。第一座牌坊上书“江南第一家”,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赐的。

进入镇内,便看到白麟溪穿镇而过。北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公第七房长子白麟之后郑淮迁居浦江,为不忘祖宗,把这条小溪改名为白麟溪。白麟溪静静地穿过古镇,千年的溪道流水依然,溪流上下,十桥九闸。单孔条石并列架砌、呈八字形的十座明代古石桥相依固守,每座桥下设了水闸蓄满了水。溪岸两边,长长的石子路迤逦延伸,粉黛墙瓦和褐色门窗的明清民居一层或多层的错落呈现,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画意立刻袭来。

镇内最宏大的建筑当数郑氏家祠了,郑氏家祠始建于元初,迄今已有六百五十余年历史。祠堂坐东朝西,在西南开偏门。郑氏宗祠的正门上方,同样悬挂着朱元璋亲赐予以旌表的“江南第一家”匾额。门楼两旁墙壁上书着“耕”、“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十个大字。进入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和太史公的宋濂,亲手为郑氏一门种下九株古柏,至今仍枝干遒劲,茂盛生长在在郑氏宗祠的入口处。

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如今只有郑氏宗祠和昌七公祠、老佛社等不多的几处明清古建筑还完好保存着。郑宅古镇在拥有众多知名旅游景点的浙江来说,并不知名,因此来这里参观游玩的游客也并不多,诺大的郑氏家族,如今后人也所剩无几。而自古传承下来的中华美德孝义,如今已快要被现代人遗忘,难免令人唏嘘。

在郑宅古镇,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没有喧哗的吆喝声,只有静静的时光随水流淌,在静谧光阴里人们的安详与享受。当地的老人们十分享受这样安静的生活,清晨坐在自己门口,晒晒太阳,脸上镌刻出条条皱纹,显得一片慈眉善目;茶座摆在路边,几位中年人围着喝茶,薄薄的热气随着恬淡的话语飘散,在这份清静里,一切行色匆匆都不再,只余内心淡淡的安逸与享受。

那么你们大家来过郑宅古镇吗?对这里有着怎样的评价呢?欢迎在评论区共同探讨,您的点赞和关注是肉肉最大的动力!

如果觉得《金华这个古镇 十五世同吃同住(三千人吃一锅饭 御封江南第一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