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专业主义者破局:平安健康险「向善」生长

2023-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9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懂财帝出品 · 作者|懂财帝

健康险十年江湖起伏浩荡,狂飙突进的百万医疗险与「惠民保」风暴之后,重新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或将迎来历史的分野。

过去十年11.82倍增长,健康险保费收入从2011年的691.7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73亿元,突破万亿大关近在咫尺。

这是健康险人最激荡的十年,也是最迷惘的十年。这十年,中国健康险狂飙突进,规模与利益追逐背后,不良产品良齐飞,浮夸宣传与拒赔频现,从业者与消费者均不同程度陷入迷茫。

中国健康险2025年目标2万亿,这是保险市场最好的一块蛋糕。

如何迎接下一个十年?浮躁与喧嚣的市场,所有从业者都需要回归消费者。

懂财帝纵观平安健康险平安e生保五年激荡,「创新」与「向善」是其基因,更是其产品运营与服务的指南。

平安健康险董事长朱友刚认为,健康险需要回到源头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平安健康险将构建医疗健康服务驱动平台,真正实现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有温度的服务。

在朱友刚看来,保险向善是初心与向导,专业化是方法论。粗放式的狂飙突进后,中国健康险需要专业主义者。

「产品与服务进无止境。」10月13日,平安健康险总经理助理郭实直言,中国健康险革新空间无限,平安健康险正走“保险+健康管理”的专业化道理路,构建健康管理生态。同时,在理赔服务与健康诊疗无限进步。

网红产品:「善创」者的基因

回望中国健康险市场十年激荡,最大的变革指向了「百万医疗险」。

2015年以前的中国健康险市场波澜不惊。当时,中国保险市场的主流产品为小额医疗险和中端医疗险,以及少量高端医疗险。这些医疗险产品大多作为长期型寿险产品的“附庸”来打包销售。

这些产品和模式,使得健康险在消费者眼里缺乏存在感,可有可无。

2010年,中国健康险保费收入仅百亿级别,到2015年才突破千亿关口。

平安健康险此前主做中端医疗险,在高端医疗险的市场份额则排名第一,积累了一定的中高端医疗险的运营经验和客群资源。

平安健康险,就是创新解决消费者难题而诞生、生长、壮大的。当所有人纷纷跟风抢夺中高端医疗险市场时,中国首批专业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险具有逆向思维,敏锐的发现新的蓝海——中低端医疗市场。

2016年5月,平安健康险推出“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险。此后,这个产品被互联网保险公司纷纷仿效,成为全网爆红的产品。

该产品设计思路是用低保费撬动高保额,针对低频高额的保险事故,达到高杠杆的作用,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这款产品做减法,让消费者花费几百元,享受百万元的保障,填补了消费需求空缺。”郭实分析道,百万医疗险这类报销型保险,填补了市场空白。

根据该产品相关负责人透露,百万医疗险这一创新型医疗产品,便是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探索不同的客群和顺应客户需求的差异化而设计出来的。

“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险诞生的这一年,成为中国百万医疗险元年。

该年10月,《“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颁布。政府鼓励用消费型健康险解决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保障,新医改向前推进。毫无疑问,政策如东风让刚刚成长的百万医疗险,扬帆远航。

短短几年间,百万医疗险保费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8.53%。2017年70亿,2018年170亿,2020年520亿。目前,其在医疗险比重已提升至24%。

百万医疗险受到互联网保险公司追捧,堪比理财领域的余额宝。

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专业健康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中介等都加入了这个战场,健康险从“春秋战国时代”进入“峡谷式竞争”。

平安健康险产品领先,部分险企采用“锚定竞品”的策略,即定价不跟着风险和精算来定,而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定。而更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甚至在销售思维导向下,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根据各保险公司官方披露的2020年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情况,19家险企的赔付率超过了65%,其中6家的赔付率甚至超过了100%。

当其他公司跟风或盲目扩张时,平安e生保选择了用深耕专业能力,用「向善」的初心迭代升级产品,同时着眼全球布局创新。

平安e生保产品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次迭代,无论是从覆盖人群、医疗服务还是保险责任都进行了创新。

2018年12月,平安e生保首批推出6年保证续保版,百万医疗从此进入长险时代,2020年9月,推出行业首个20年保证续保产品,这是市面上目前覆盖期限最长的百万医疗险。

最新发布的平安e生保·百万医疗,率先引入了CAR-T疗法,让天价抗癌药不再遥不可及。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CAR-T疗法在国内一经获批,就被平安健康险纳入到保障范围中,在同类百万医疗产品中再次凸显了其专业性。

专业、向善、创新,这是平安健康险的基因。

进无止境:有温度的保险

平安e生保作为首款百万医疗保险,是中国健康险澎湃生长的见证者,但也是保险产品与服务的照妖镜。

截止2019年,29家公司累计推出317款百万医疗险产品,累计投保人数达4728万。

百万医疗险在移动互联网营销下越走越远,很多公司将百万医疗险变成了获取流量的噱头。

银保监会调查发现,互联网保险乱象丛生,一些公司保额高,噱头严重,缺乏精算定价,部分公司甚至推出千万保额的产品,诱导过度医疗。还有一些公司过度筛选投保人,通过精准营销只保障年轻健康群体。

百万医疗险最突出的问题是投诉率居高不下,拒赔纠纷频现。部分公司只管卖保险收钱,不管赔付。百万医疗险主要在互联网领域销售,保险人、网络平台和投保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产品捆绑、销售误导、健康告知虚化、理赔维权困难等情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统计,从拒赔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不实告知”占比最高为41.34%,其次为“不属于保险责任保障范围”,占比为29.63%

2020年,保监会开始对百万医疗保险进行整顿清理。2021年5月1日,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国宝人寿、太平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中英人寿、复星联合健康等在内的数十家保险公司发布短期健康险产品停售信息公告。

一面是沉沦,一面是崛起。

平安e生保在中国市场依旧稳健增长。平安e生保系列产品的保费收入从2016年的0.456亿元飙升至2020年的67亿元,2020年在总保费收入中占比中超过50%,成为“当家花旦”。

过去五年,平安健康险也从2016年的7.88亿元发展到了2020年的122.08亿元。健康管理服务收入方面,平安健康险在最近五年内也从2.5亿元一路增长至10.65亿元。

同时,从2017年开始,平安健康险进入了稳定的盈利期,其净利润从2017年的1.56亿元一路升至2020年的5.95亿元。

“平安e生保续约率在80%以上。”郭实表示,该产品一直在做加法,这是因为这款产品在扩大覆盖人群,扩大医药理赔范围,扩大疾病保障范围,并不断增加医疗健康服务。

为何平安健康险能走出不同的道路?

如上文所叙述,一方面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源于向善初心无止境的服务品质。

2016年6月,郭实加入平安健康险。她曾经在IBM、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等全球知名公司任职,曾经为国内多家保险公司提供咨询服务。

「要让所有投保人感受到服务。不出险的客户,能够参与健康权益;出险的客户,第一时间通过就医协助服务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郭实认为,一方面,平安健康险赔付场景逐渐从无需等待,向无需申请打造,为保民缓解医疗花费和支出,解决看病贵、避免因病返贫等难题。另外一方面,平安健康险要为保民提供「保险+医疗+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先提供就医服务帮助客户看好病,同时解决费用支付问题。

她讲了一个故事,2020年初,一个患有慢病的外籍客户刚到武汉出差,不巧新冠疫情爆发,他的用药告急。他拨打了平安健康险的客服热线。经过平安健康险客服和医药网络几轮接力,及时买到药送到了他的手中。

「疫情对平安健康险是一场练兵。」郭实提到,平安健康险保单管理、理赔服务、就医协助绝大部分已迁移至线上。

该公司专门打造了平安乐健康系列,提供就医协助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服务于更高健康寿命的目标,延伸客户高质量的健康生命时长。平安乐健康健康管理提供早筛早诊、健康调养、运动管理等服务,平安乐健康就医服务提供专病、慢病、中医的辅助服务。

其中,平安乐健康就医专案管理提供四项品质:早介入-体检异常或确诊重疾时介入服务,找专家-第一时间找到顶级专家提供规范化治疗,配专人-专属管家对接服务,跟全程-安排住院以及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协助,为保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这几年,平安健康险与医保、医院、医药等几方建立的健康生态网和强大的线上线下医疗网络、科技实力,正在加强数据连接,构筑健康生态网。

在强大医疗网络资源基础上,平安健康险可为客户提供多项特色服务:覆盖超过50个城市,1075家医院的预约+直结结算服务。

覆盖10大城市超过42家医院的高端驻点服务,驻点人员可全程陪同就诊;10个工作日内安排全国顶尖医院的住院就医服务,5个工作日,安排全国顶尖医生的第二诊疗意见服务以及辐射海内外的全球紧急救援服务等。

平安健康险早已走上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从被动赔付变为主动的事前管理的转型路上。

医疗大数据:「保险+健康管理」蓝图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仍在突围途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以商保为主,医保只解决最基本的就医保障,想要获得更多的保障就需要自行购买商业保险。

美国健康保险历经近90年发展,逐渐形成以管理式医疗为核心的健康保险市场。所谓管理式医疗保险体系(HMO模式),该体系内整合了保险公司、医院集团和医生集团,三者完全打通,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在该体系内,医疗集团会更愿意帮助保险公司做患者的健康管理,以减缓疾病的发生,同时在治疗期间也更有动力选择更具性价比的治疗方案,以实现医疗控费的目的。

对比传统的医疗保险市场,该体系内患者的体验更好,保险公司也有能力对医疗机构形成制约减少过渡医疗的发生。

联合健康集团作为美国商业健康险的龙头企业,它采用管理式医疗保险模式,保险和医疗两大板块业务营收平分秋色,并且实现了协同发展。联合健康如今市值接近4000亿美元,过去十年实现了十倍的市值增长。

视线收回国内,医疗保障体系现状是医保为主,商保寥寥,自费比例高。十万亿级的大健康市场中,医院支付的中心节点,它决定了未来中国健康险的航向。

医院与三个主要支付方(医保、患者、商保)有一些利益冲突。医保压力之下,不断调整结构,政府对医院提出控费要求,患者支付比例高,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的健康险大多是事后赔付,少有病前预防和术后康复,但实际上,如果提前预防疾病或者做好术后康复,就可以降低医疗支出。

「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早在十一年前,平安健康险就开始布局。

2010年,平安健康险引入了南非专业健康保险公司Discovery作为战略股东。凭借Discovery在健康管理上的专业经验,平安健康险于2012年成为国内首家引进与欧美同步的健康促进计划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保险+健康管理」的模式初露端倪。

如今,平安健康险已建立起中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合作医疗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80万名医生,合作医院、诊所超10万家。

在国内,平安健康险已与61家全国排名前 100综合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排名前十的综合医院覆盖率已达90%,4个省市实现100%覆盖。

「平安健康险与合作伙伴不断合作协同,逐步打通医疗健康大数据。」郭实表示,这些数据在运用的时候,最后一定是脱敏而且保护用户隐私。国内与国外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不一样,但打通医疗健康大数据这条路殊途同归。

医疗数据既能够使保险公司有效的干预医疗行为,又可以以数据为基础设计出多种类型的保险产品。也就是说,互联网医疗接通保险,本质上是打开了无限潜力的医疗数据的大门。

平安健康险平台资源和技术能力,最大化实现“药、医、险”数据服务价值,为健康险的更一步创新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中国健康险市场,不再需要互联网保险流量噱头。不缺少市场搅局者,缺少专业主义者,缺少向善而行者。

2万亿健康险蓝海,大鱼大水。专业主义者,大象无形,潜行无声。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FIN -

如果觉得《专业主义者破局:平安健康险「向善」生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