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在夏季养个好身体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5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夏季,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开始结果的季节。可以说,夏季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最高峰。

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暑热与湿。所谓热,就是指气温增高,天气炎热。夏季天气的剧烈变化如:高温加干燥,使人体排汗过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失调,干热风天气会使人们出现偏头疼、眩晕、烦躁、抑郁等,而且很多疾病在此时会加重。研究发现,溃疡病穿孔、栓塞、血栓、手术后出血、头痛等都与夏季这个六节气的干热风有关,它会使人的反应降低出现各种不良的后果,自然死亡率也相应增高。夏季的气候特点除了炎热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湿”,湿是指外界环境的湿度大。相对湿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散热,与人体对气温的感觉密切相关,人体体表散热量的散发决定于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的饱和程度。饱和程度越高,也就是相对湿度越大,热量的散发就越困难。当气温大于二十摄氏度时,相对湿度发生变化,人体就产生不同的湿热感,进而产生的生理效应也不同,当气温小于二十摄氏度时,相对湿度发生变化,人体的湿热感没什么变化,气候过湿,常常会使旧病复发或者加重,研究发现,“高湿度”可引起心肌梗死的发作,“气压降低伴高温”的天气可导致多发性关节炎的复发,湿热天气还可加重胃溃疡的发病。因此夏季室内适宜温度为21℃到30℃之间。合适湿度应在30%到70%。如湿度太高,达80%以上时,会使人感到闷热,应开窗通风;湿度太低,用湿布拖地板,可增加室内湿度,可使人精神振奋。一般而言,夏季空气偏于暖湿。就湿度而言,在我国南北,各地大气各层相对湿度都是冬季小,夏季大。夏初江淮梅雨季节,天气潮湿湿度过高;盛夏及长夏三伏时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低压和高湿度,人们称之为两高一低,在此时更要注意湿热侵袭、伤害人体。

想要在夏季有个好身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宣泄阳气,防范风邪

顺应自然的夏季养生,古代已经有记载了。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所以是万物繁华繁荣秀丽的季节,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发怒,让阳气得到宣泄,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会伤及心气,到了秋季节气,人体顺应收藏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咳嗽、疟疾等疾病;冬天来临时,发生重病。所以在夏季六节气,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候,需要注意人体阳气外发而保护心脏,一以养阳防病。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在屋檐下、过道、弄堂口纳凉,以免人体风邪入体,损伤正气。只有选择空旷、宁静、树荫等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使心静而自然凉爽。古人告诫我们,天气虽然炎热,但是绝不可以露天睡觉,或图一时的舒畅,睡着时用扇子扇风取凉。风邪进入皮肤毛孔,患病深重。夏季万物繁茂,天地气交,人们要晚睡早起,情致愉快,适当运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才能与夏长之气相适应,符合夏季六节气养长之机理。

夏季的暑气当令,内应于心,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此时要顺应自然,根据万物生长、心气火旺的特点,注意防病强身,对延年益寿有很大益处。

二、顺护阳气,以养心脾

夏天天气炎热,应当适当减少户外或激烈的活动,但不能过分厌恶太阳。夏季阳光充足,应充分把握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机,适当到户外活动,与自然界多接触,迎接太阳的照射,吸收其精华、阳气,补充能量增强生命力,顺阳即顺应阳气上升生发的特点,从心身两方面书疏放阳气,精神上要保持轻松开放的心情,多与人交流,使得精神舒畅,情绪得以宣泄,尽量避免发怒;形体上要舒展筋骨、开放穴道,使毛孔疏松;穿着也应宽松自然,避免束胸绑腰太紧,让身体的阳气能够向外发散,并应多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此外,还可从饮食药物方面补益阳气。中医有夏月宜补气的说法。夏天出汗较多,汗液是阳气蒸腾阴液所至,其过程会消耗阳气。夏季的体力活动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以免出汗过多而使阳气受损。夏季养气尤其要注意保持平和稳定的精神状态,减少阳气的波动和消耗。人们往往只顾眼前的舒服避热趋凉,但此时人体阳气隆盛向外,体内的阳气,特别是中焦脾胃阳气相对较虚,故人们的起居饮食一定要注意保护内脏阳气;如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吃东西切忌贪凉等,否则会有损于阳气。夏季的季节养阳还与秋冬季节的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它是秋冬养阴的基础,夏季养生只有养阳,使得阳气充足,才能固守体内阴精。

三、就凉避暑,养肝肺肾

盛夏时节应采用各种方法来防暑降温,以防止中暑等病,如到气温较低、阴凉通风的地方乘凉避暑,或使用电风扇、空调降温,或喝些冷饮及吃些凉性食品的,用寒凉的方法驱散、回避暑热邪气,还要注意维护人体正常的阳气、保护元气免受伤害。故”养阳”与”就凉避暑”并不矛盾,目的是一致的,养阳有助於消暑,避暑可防止阳气的消耗。为了使人忘却天气炎热的烦恼,可以听音乐,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能改善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各系统器官的正常活动,促进血液流通,增加消化液分泌,还能提高人的修养,既是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老人、儿童、体弱者,盛夏尤要预防中暑。卧室保持通风阴凉,保证充足睡眠,膳食要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饮水,洗温水澡,生活规律,心情愉快。

潮湿对身体不利。中医认为,脾胃往往受湿邪的困阻而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令人胃口不开,不思饮食。故夏季养生一定不能忽视对脾胃的保护,而要使其少受或免受湿邪的伤害,中医学认为,暑天易患腹泻等胃肠道疾病,是由于”湿困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减弱所引起。常出现脘腹胀闷、头晕泛恶、腹泻等症。而且,夏季人们多喜吃生冷食物,而夏季的食物又容易被细菌等污染,损伤脾胃。所以夏季,保养脾胃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节制饮食、少食肥甘厚味。此外,在夏季无论是饮食养生还是中药、针灸、按摩养生,还得特别注重开阔胸怀、博爱善施、喜悦适度、节怒少思等,以真正调理好心脾两脏,使心静自然凉。

再则,夏季养生与其他内脏也有密切关系。五脏精气随季节更替,而有周期性的变化,心脏精气在夏季最旺,脾脏精气在夏季节气开始上升,故心脾两脏在夏季处于强势,而肝脏精气在夏季节气开始下降变弱,肾脏精气在夏季下降得更明显,肺脏精气在夏季下降到最低,故,肝肺肾三脏在夏季处于弱势,这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深刻理论有关,夏属火,心属火,夏季心气旺;火能克金,金属肺,故肺气最弱;火生土,脾属土,故脾气相对较强;土克水,肾属水,故肾气相对较弱。因此夏季六节气养生除了重视心脾外,还应注意护助和补养肝肺肾。

如果觉得《如何在夏季养个好身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