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干货:为什么女明星产后瘦得快 不是因为吃得少(是因为……)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小九发现,最近身边一个个开始聊起了怀孕生子育儿的问题,插不上话的我只能默默听取经验。

不过,她们期间也有问到吃太胖瘦不回去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虽然生娃、育儿常识等话题我参与不了,减肥我还是能说上几句的,正巧之前也有小仙女在问产后如何修复腹直肌的问题:

这次小九就从孕期控制体重产后恢复体重一起说吧。

其实,产后妈妈减肥和普通人减脂没有什么差别,只要产后妈妈的腹直肌分离程度低于2指,就可以做普通的减脂运动,同时配合饮食就好。

不过比起产后才来刻苦减脂,孕期控制好体重增长才是王道。

为什么明星产后能秒变瘦?

比如上个月,产后40天就晒出了小蛮腰的麦迪娜,生个孩子就跟闹着玩儿样的。

四肢依旧纤细就算了,连肚子的肉肉都比普通人更紧致。

虽然明星们的恢复速度,普通的孕妈还是挺难模仿的,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次九就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雷蕾,解答了关于孕期体重控制的问题。后面小九也附上了产后减肥的方法。

01. 孕期控制体重增长很重要

孕期体重增长多少是合适的?

怀孕后,咱们需要补充更多营养,但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孕妈妈们体重增加的标准是要根据妈妈们的体型来进行判断。”

雷医生介绍,不同体型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标准是不一样的,身体瘦弱的可增加多一些,本身体型偏胖的就要增加少一些

孕妈妈们可以根据下面雷医生提供的表格标准,估算自己增加多少体重才合适:

如果孕前你的BMI在正常值以内,那么建议在孕期时,体重控制增长在25斤左右是合适的。

这里面包括了3~4公斤的脂肪储备,主要是为哺乳期准备的。

但如果是对体重控制有严格要求的人,比如很多选择不哺乳的女明星,他们就会把这部分的体重控制下来,这样她们在孕期增长的体重大约就在15~20斤左右。

02. 生完后一直瘦不下去?

其实,在生完孩子之后,不管是女明星还是普通人,体重都会马上下降10~12斤。

这个重量包括像宝宝的重量(正常的新生儿体重是2500g-4000g)、羊水的重量、胎盘的重量,还有生产过程的消耗以及产后的出血……

再加上产后的大量排汗,整个产褥期会减掉15斤左右(因人而异)。

但即便是减轻了重量,有些宝妈还是很胖,尤其是肚子上的肉,一坨坨的,很难看。

这除了在孕期没有控制好体重之外,还有以下2个原因:

01.和子宫收缩有关

子宫在怀孕之前的大小大概是差不多50克左右,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

而到了产前,它的重量差不多是达到了1公斤,增大了20倍。

增大了的子宫里面主要是一些肌肉组织,不像水分那样可以排得很快,产后子宫的收缩会按照每天往下降1公分的速度往下降低。

按这样的收缩速度,产后4~6个星期,子宫就能回到原来的大小了。而如果你选择母乳喂养,那么喂奶的过程中还会稍微加速子宫的收缩速度。

02.与腹直肌有关

但有些人过了一两个月子宫小下去了,可是肚子还是没有小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的来说,在腹部正中间有两块长条肌肉,名字叫做“腹直肌”。

准妈妈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会把腹肌拉长,腹直肌被拉开以后会离腹部正中的腹白线越来越远,这种被称为“腹直肌分离”。

↑↑↑我觉得这张图应该能告诉你

每个产后宝妈腹直肌分离的程度不同,有些能自行恢复,有些如果不经过修复,可能会一直就保持比生产前宽一些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产后腰变粗的原因。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直肌分离】?

躺下,然后弯曲双腿,把右手的手指放在腹部正中那条腹白线的位置,然后微微抬起上半身。

这时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

用手指宽度去测量两边肌肉的距离。

一般如果腹直肌分离在3指以上,那就不能做运动,而是通过医院的电疗,按摩理疗手法等等治疗方式,将分离距离控制在2指以内。

如果腹直肌分离在2指以内,产后就可以逐渐开始做腹部核心力量的修复动作。

03. 母乳的前提下,如何瘦身?

母乳是可以有助于加快瘦身速度的,但为什么有的人虽然也在进行母乳,可是却越来越胖,完全瘦不下来呢?

01控制热量的摄入

可能很多人听过,“哺乳会额外消耗500大卡”的说法,这个意思是说哺乳会帮助身体消耗掉500卡的热量。

事实上,按照宝宝一天的奶需求量,消耗的热量是不止500的,差不多是有600到800大卡甚至更多。

不过小九前面也提到过,对于怀孕前体重正常的人群,孕期的理想增重大约是25斤,这个里面是有6~8斤的脂肪储备,就是这个时候用来喂奶消耗的。

所以,如果你还想着要把那500大卡吃回来甚至是吃更多,那么这6~8斤的脂肪不但不会被消耗,还会长出更多的脂肪贴在身上。

所以,想要产后迅速瘦身,首先一定要控制热量的摄入。

02.科学饮食,兼顾营养与瘦身

那么哺乳期,如何既能保证宝宝的哺乳需求,又能不耽误瘦身呢?

其实产后恢复的饮食更像是进阶版的减脂餐,就是平时应该尽量选择全谷类主食、优质蛋白质、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物,戒掉其他不健康的食物。

这点大家可以借鉴一下麦迪娜分享的月子餐,是营养师根据不同阶段需求来搭配的,可以说是十分丰富了!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另外,在产后恢复期,还需要注意补充这些营养:

a.摄入足够的钙

哺乳期的妈妈,每天钙的摄入量应达到1000mg,一杯牛奶或者等量奶制品,再加上深绿色的蔬菜、豆制品、虾皮、小鱼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基本就可以可满足每天的钙需要量了。

b.充足的蛋白质

哺乳妈妈应比正常女性每天多摄入25g的蛋白质。

鱼、禽、肉、蛋、奶及大豆都属于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哺乳期应该增加摄入。建议每天鱼、禽、蛋、肉类(包括动物内脏)每天总量在220g左右。

c.多喝水

哺乳妈妈平均每天会分泌750ml母乳,这是很大一部分液体流失量,因此平时也要适量补充液体。

根据《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哺乳期每天水的摄入量是2100ml,大约八杯水。

d.其他维生素

除了这些营养素之外,还应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对于素食妈妈来说,更应着重补充维生素B12,因为B12几乎完全存在于肉肉中哦。

03.产后修复

一般在分娩3天后,身体疼痛消失,就可以在床上或者垫子上做些简单的运动了。

但是和孕期一样,产后的最初6周内,要避免弹跳、完整的仰卧起坐、双腿抬高等高难度的运动,应缓慢而理智地锻炼。

一般产后6周(顺产),需要进行产后检查,这时候如果医生允许,你就可以重新开始运动了(剖腹产大概在3个月后,具体情况的要咨询医生哦。)

九找到了比较安全的修复教程,如果大家分离距离在2指以内,可以参考一下~不过本身有特殊情况的话,最好在专业的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哦~

01

身体平躺在垫子上,腰部紧贴地面,深深吸一口气,让气体进入到腹部,鼓起;然后缓缓吐出。尽可能慢地完成这个动作,做10次。

02

仰卧垫上,双腿分开与髋同宽,屈膝90度,保持脊椎和骨盆的中立位。呼气,然后将肚脐拉向脊椎,收腹,慢慢抬高耻骨,做骨盆后倾。吸气还原。重复10次。

03

腰背紧贴地面,重复10次。

04

双膝之间分开一个拳头的距离,保持髋、膝、第二个脚趾在一条线上,产后妈妈尽量下背部完全贴实垫子,避免过多的腰椎代偿。

吐气缓慢抬腿,停留1~2秒,然后吸气下落。做10组。

05

和上一个动作类似,双手举过头顶,注意腰背紧贴地面,做10组。

06

双膝一个拳头的距离,大腿与地面垂直,小腿尽量与地面平行。下背部完全压实地面,吐气,腿往下轻点地面;吸气收回。做10组。

完成后双脚依次脚尖点地,缓慢放下,不要过快,以免给腰椎造成压力。

07

吐气伸出,停留1~2秒,吸气收回。两边完成为1组,重复10组。

08

趴在垫上,抬起一侧手臂和对侧腿部至最高点,略作停顿,回到起始状态。手脚上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重复10组。

修复运动最好循序渐进,不要过快。

注意事项:

存在腹直肌分离的情况,要尽量避免以下运动:

1、避免会挤压腹白线和使腹部向外凸起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运动。

2、避免负重、会扭曲脊柱的运动,比如卷腹,空中单车等。

3、后仰式动作也尽量少做。

PS:在腹直肌训练前,一定要明确盆底肌的肌力能力。

盆底肌能力还没有恢复前,先别进行过多的腹直肌训练,可能会增加腹腔压力,对盆底造成压迫,影响盆底的恢复。

即便是女明星,也是因为在整个孕产期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体重管理,才能在产后达到迅速瘦身的效果。

所以,如果不想在产后看到自己始终瘦不下去肚腩和赘肉,还是得“管住嘴,迈开腿”!

如果觉得《干货:为什么女明星产后瘦得快 不是因为吃得少(是因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