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死嵇康(谈西晋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2022-12-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言嵇康的妻子是曹操的曾孙女。司马氏取代曹魏,最后假成济之手杀了高贵乡公曹髦,表面维护了司马氏的名声,实际却为那些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名士所不齿。比较典型的例子,晋室开基,司马炎昭告天下,将废帝曹奐徙居邺宫,众人竟无人相送,只有太傅司马孚拜别旧主:“臣已年老,不能有为,但他日身死,尚好算作大魏纯臣哩。”昨日事魏,今日臣晋,一班王公大臣,忠逆立判。

除却与曹氏的姻亲关系,嵇康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上都是反对司马氏政权的。在政治上,司马昭和山涛都邀请嵇康出仕,嵇康避而不就。《魏氏春秋》言:“大将军(指司马昭)尝欲辟康。康既有绝世之言,又从子不善,避之河东,或云‘避世’。”等到山涛推荐他为官时,他还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司马昭以“言论放荡,非毁典谟”的罪名杀害了他,年仅四十岁。

山涛也曾经是“竹林七贤”之一。经过高平陵事变和对“淮南三叛”的镇压,司马氏夺权已经稳操胜券,司马昭和司马师在继续剔除曹魏残余势力的同时,对待名士也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竹林七贤”也开始瓦解了。西晋建立,山涛为尚书仆射,加侍中,兼领吏部,最后官至司徒,位极人臣。山涛、王戎(竹林七贤之一)集达官显贵与清高名士于一身,是历史上名利兼收最显著的例子。(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在思想上,嵇康的兄长嵇喜撰《嵇康传》言:“(嵇康)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脩名誉,宽简有大量。……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性好服食,尝采御上药。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以为神仙者,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致。至於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若安期、彭祖之伦,可以善求而得也;著养生篇。……超然独达,遂放世事,纵意於尘埃之表。”

西晋统治阶级标榜“名教”,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却矛盾重重。司马懿“内忌而外宽”,何曾“与妻相见,相待如宾,”但是却“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王祥“卧冰求鲤”但是在事业上却毫无建树,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社会风气可想而知。

嵇康揭开了司马氏夺权不愿意让世人看见的伤疤。司马氏是儒家,伏膺儒教,主张官长君臣之义,礼仪秩序,入世求仕。但是司马氏在夺取曹魏政权的过程中却采用了血腥的手段,正始十年高平陵事变,“同日杀戮,名士减半”;嘉平三年,王凌淮南起兵反对司马氏专政,被杀后楚王曹彪遭虐杀;嘉平六年,废曹芳;正元二年,杀毋丘俭;甘露二年,挟持曹髦进攻寿春;甘露五年,杀曹髦。一边大肆宣扬“仁义”、“廉让”,却干着践踏儒学经义的事,口口声声说这是“名教”,自然为嵇康所不齿。他在《太师箴》中揭露了司马氏口是心非的伪“儒教”。

季世陵迟,继体承资。凭尊恃势,不友不师。宰割天下,以奉其私。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沈。赏罚虽存,莫劝莫禁。若乃骄盈肆志,阻兵擅权。矜威纵虐,祸蒙丘山。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

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并不是否定儒家教义,而是他对这个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后不再谈论名教了,认为名教不出于自然,名教与自然对立,实际是竖起了与司马氏所宣扬的所谓“礼法”相抗衡的大旗。他认为“名教”应该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但现实却如同他写的《唯自然好学论》“仁义务于理伪,廉让生于争夺。”他跑到孙登那里过了一段隐居生活,想超脱于物外,但是后来还是回到了这个令他充满愤懑的世界,这也是他的儒学思想中包含的一种老庄思想而已。

嵇康是儒家大义的拥趸者,并且身体力行。在教育儿子(嵇绍)的时候,仍然用忠孝节义来约束他的行为,甚至在自己身陷囹圄之际,也要想到“口与心誓,守死无二。”嵇绍后来谨遵父教,在讨伐河间王颙,成都王颖的叛乱中,誓死保护惠帝“血溅御服”,为后人所敬重。

附“竹林七贤”

非有竹林,乃后世附会者撰。七贤者:嵇康为首,阮籍,刘伶,阮咸,山涛,王戎,向秀,后三者改节失图,任晋显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

如果觉得《司马昭为什么要杀死嵇康(谈西晋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