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今日立冬丨最重要的养生时机 这5点千万要注意 (内含福利)

2022-11-15 分类:养生资讯

今天(11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冬」。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林艳医生」介绍到——

立冬,是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寒冰冻的冬季转变的标志,意味着自然界生灵万物进入休养生息,储藏精气的状态。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意思是,冬季就要做好固护人体气血精气的事情,与天地自然规律相适应,就能健康延年。

反之违背冬天的规律,到了来年春天,就会影响身体在春天的健康状态,产生诸多疾病。

可见立冬自古以来,便是我们做好冬季养护的重要节气。

立冬养生,注意这5点

林艳医生提醒到,在“冬三月”刚刚开始的“立冬”节气,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

01、早睡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到了冬季,天黑得早、亮得晚,早晚气温低,从各方面的健康考虑,冬季最适合晚上11点入睡,早上7-8点起床,这样不仅时间充足,而且符合自然作息规律。

林艳医生强调,特别是每天最迟不要超过24点(即子时)入睡。

中医向来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及时适时静卧便是养阴。24点的时候“阴”到达了最盛的位置,过了24点阴气就开始下降,阳气缓慢上升。因此,在每日阴阳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于24点之前入睡,最能养阴。

这个时候入睡,因应天地阴阳的规律,往往睡眠质量也比较好。

02、调神

冬季日照少,情绪容易低落。而晒太阳可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当阴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

另外,还要经常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慢跑、练太极拳、跳舞、滑冰、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好方法。

林艳医生表示,经常保持乐观情绪、精神愉快,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03、保暖润燥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气候承接着秋去冬来的转换。此时虽然寒冷更甚,但仍然要注意温度与湿度适宜,保暖与润燥并重。

冬季外界寒冷,单位、家庭开始使用空调、暖气等升温设备,因此室内外温差较大。此时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

● 室内温度过低,则会大大消耗人体的热能,令人感到寒冷。身体虚弱者会引起寒颤,胃肠虚弱者会引起腹胀、胃肠痛,甚至引起关节炎等病。

● 若室温过高,也会令人感到闷热或干热,从而头昏脑胀,萎靡不振。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口干舌燥、眼睛干涩,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造成疾病。

同时,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一般以30%~70%为宜。

● 室内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令人憋闷难耐,时间长会引起湿气内蕴、关节炎等。

● 但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也会感到口干舌燥,呼吸道干涩难受。

同时,冬季依然应保持勤开窗的习惯,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有害病菌在室内的停留。

04、睡前泡脚

林艳医生讲到,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俗语讲“寒从足下起”,在气温寒冷的冬季,保护足部的温度,是保暖防寒的重要步骤。

冬季泡脚,可以活络血液循环温暖身体,睡觉之前泡一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但是要注意,泡脚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是15-30分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增加,水温也不要过高。

05、进补得当

林艳医生表示,中医讲究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入冬以后起居调养,都应该以"养藏"为主。健康养生应讲究进补均衡,即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

立冬进补应注意,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板栗、山药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也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

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立冬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林艳医生为大家介绍了

3种适合立冬节气的饮食推荐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来选择试试哟↓

莲子百合银耳粥

用料:莲子30g,百合10g ,枸杞10g,大枣3枚(去核),银耳适量,共熬。

作用:养阴润燥安神,可缓解冬季口干舌燥,心烦眠差的症状。

固肾健脾汤

用料:党参30g,杜仲30g,黄精30g,黄芪30g,当归10g,山药30g,生姜3片,炖猪肉半斤。

作用:固肾健脾,可缓解腰膝酸软、头昏眼花,气血不足的症状。

补益气血汤

用料:黄芪50g,当归头10g,山药30g,生姜12g,炖羊肉半斤。

作用:温阳散寒,养血补虚。适用于畏寒怕冷,疲倦乏力的症状。

受访医生▼

采写/编辑|豆豆

制图|junru yun、豆豆

图|123rf等;动图来自SOOGIF

监制|Mkiki

审核|蓝岚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028) 8129 1833

如果觉得《今日立冬丨最重要的养生时机 这5点千万要注意 (内含福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