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跟着孔子学养生——花言巧语不能让人长寿

2022-07-13 分类:养生资讯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很少会有仁德。”

花言巧语的人大多没有仁德。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仁者寿。有仁德的人更长寿。

还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仁德的人就不长寿,那么花言巧语的人就不会长寿。

战国历史上有名的擅长花言巧语,到处去游说的人是苏秦和张仪。

苏秦曾经挂六国相印,张仪当上了秦国的宰相,可以说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凄惨的,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苏秦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他为了抓紧时间学习,把头发悬在梁上,瞌睡的时候一低头就会被猛的拉一下,如果这样还不行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流血,不睡觉去努力学习。这就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故事的原型就是苏秦。

苏秦后来挂上了六国的相印,可以说是风光一时。苏秦用自己的雄辩口才到处游说,为六国赢得了暂时的和平,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名声和利益。

苏秦在六国也得罪了很多人,遭到了许多人的嫉恨,最后的结局是被车裂而死。

张仪去游说诸侯,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

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张仪为了解除齐楚两盟国对秦国的威胁,决定用计拆散它们。他先拿贵重礼物买通楚王手下的宠臣靳尚,然后会见楚王。

他对楚王说:“秦王派我来跟你交好,只要你跟齐国一刀两断,秦王不但会永远跟你交好,而且还把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你哦!”楚王听张仪这么说,不但可以跟强大的秦国联盟,而且还可以白拿一大块地!”于是赶紧应承了下来。

楚王派人去跟齐国断交,跟着张仪去秦国接收商于。当使者来到咸阳时,张仪却翻脸不认账,还一脸无辜地说:“我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秦国的土地哪能这么轻易送人!是你们的大王听错了吧?”

使者回来一报告,楚王很生气,发兵攻打秦国,发誓要把张仪剁成肉酱。

这一战楚国战败,不但商于没得到手,就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抢去。

张仪不讲信用,在外交上欺骗楚国,在秦国得罪了王室贵族,最后被杀。

这两个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说客都没有得到善终的结局。

历史上另一个善于花言巧语的人就是唐朝宰相李林甫了,他能说会道,善于迎合皇帝的思想,取得唐玄宗的欢心。

唐玄宗渴望征求全天下的人才,下诏令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全部汇集到京师,参加朝廷对他们的选拔。

宰相李林甫为了讨好皇上,向皇帝上表称:这一次来参加朝廷选拔的人,都称不上人才。全天下的才人都网罗到了朝中,在民间已经没有一个人才了。

前来应试的人才没有一个人中选,李林甫声称“野无遗贤”。

被后世称为“诗圣”的杜甫也参加了这次选拔,同样也被排除在外了。

李林甫在历史上制造了一个野无遗贤的千古笑话。

李林甫死后被人告状说是要谋反,子孙都受到了牵连,家人被流放。

李林甫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对“安史之乱”的爆发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李林甫也被钉在了历史的佞臣之列。

现实中最多的烦心事就是遇到骗子,现在骗子公司很多,每个人都遇到过。这些骗子公司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生命都很短暂。

人们把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当做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认为这样的人是有能力的人。也确实有不少的人因为能说会道暂时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现在很多人对说话更重视,有很多的口才训练班,对修炼仁德不是十分的认真,这是和孔子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如果觉得《跟着孔子学养生——花言巧语不能让人长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