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教师保健│宅家过年,如何巧用调味料,美味又养生①

2022-06-12 分类:养生资讯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任宏丽

众所周知,调味料对我们日常饮食的滋补调味功效非常重要,比如炖肉时习惯放的八角、桂皮、香叶;凉拌菜里经常可见的香菜;烧烤时常加的佐料孜然、小茴香等等,而这其中最最常用的就是盐和醋,所以苏轼有诗为证“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不过我们教师朋友可能不知道,如果应用适当,这些日常的调味品可以很好的防治秋冬常见疾病,特别是结合我们教师的职业特点,在季节转换过程中,常见多发的咽痛、胃痛、失眠、关节痛和头痛等症状。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

一、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我们知道,钠离子可以调节人体内的水液平衡,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促使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很早古人就认识到食盐的保健功效,管子说:“无盐则肿”(《管子·轻重篇》),这是历史上最早记载食盐保健功能的文字。古代的食疗专著《饮膳正要》载:“盐,味咸温无毒,主杀鬼蛊邪疰,吐胸中痰痞。”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大量饮用盐汤,可以催吐出体内的食积痰涎,因此《千金要方》等医书都记载有一张常用的“盐汤探吐方”。而对我们教师朋友来说,秋冬季节转换,冷热交替时节,容易出现咽痛的症状。这个时候,取三克食盐用200ml淡盐水化开,频频含漱,不仅能减轻症状,而且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发生。对于中老年教师来说,长期上课站讲堂、奔波辛劳,经常会出现下肢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状,这时把食盐炒热放在布袋里热敷,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另外,如果因为受寒而导致的胃痛、腹痛等症状,可以用150克食盐、150克花椒和100克生姜末(生姜去皮)放在铁锅里干炒,炒热后迅速用纱布包裹热覆在肚脐上,炒的时候注意火候,不要炒糊;覆的时候注意温度,不要造成烫伤。传统医学认为,人体肚脐这个位置是重要的穴位,称为神阙,又称脐中,是奇经八脉中任脉的要穴,有回阳救逆、调胃理肠的重要功效。因此,人体感受寒湿而出现胃痛、腹痛、胃肠炎等一系列症状的时候,都可以用热敷神阙的方法治疗,其中加热后的食盐温中透里、生姜暖胃驱寒、花椒祛湿醒脾,三物相配,共奏温中散寒、和胃理脾的作用。

二、醋。盐、醋和糖可以说是并列为咱们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三大调味品。关于醋的发明,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讲杜康酿酒之后常常把酒糟都扔掉,久而久之,杜康觉着很可惜。于是他把酒糟装在一个缸内,加入了一些清水,没想到第二十一天的时候,杜康发觉缸内出现了香味,于是他打开缸尝了一下糟汁,味道酸酸的很特别。因为是在第二十一天酉时发现的这种调味浆,杜康把“酉”和“二十一日”结合起来,便造成了“醋”字。

事实上,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醋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的西周已经明确有关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酿醋的作坊。到了汉代时,醋才开始大规模生产。南北朝时的农业专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记载了米酢(古醋字)法等20多种制醋方法。

古时人们已开始应用醋治疗疾病。《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醋的种类和药用价值。如《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载:“(醋)释名:酢、醯、苦酒。陶弘景曰:醋酒为用无所不入,愈久愈良。亦谓之醯,以有苦味,俗呼苦酒。”这里提到了古代醋的几种别称,其中之一是苦酒。而且还提到醋具有“解毒”的功效。同时《本草纲目》记载醋具有“散诸热,治胃气,理经脉,消食”的功效。清代大家王士雄先生也在其《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述了醋的医学功效:“醋温,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陈久而味厚气香者良。”前文述及,我们的教师朋友在秋冬季节转换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咽痛的症状,对于咽痛的轻症可以用淡盐水含漱的方法;但是如果已经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甚至不能说话等严重症状的时候,这时就可以用我们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名方“苦酒汤”。“苦酒”就是上文提过的醋的别称。苦酒汤由半夏、鸡蛋清、苦酒三味组成,用来治疗“咽中伤,生疮,不能言”的症状,类似我们现代的急性重症咽喉炎。方法是取制半夏15克先煎20分钟,再兑入陈醋200ml,在砂锅里小火加热,等醋汁微沸后,再冲入一个鸡蛋清,取汁趁热慢慢含咽,效果立竿见影。

各位尊敬的教师朋友,调味品的小天地,蕴含“药食同源”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在平常细心揣摩。如果应用得当,一边品尝美味,一边收获自然、快乐和健康。

(下一期将为大家继续介绍调味家族之香菜、胡椒和茴香,敬请您的期待。)

end

编辑:马天恩

上观号作者:教师博雅

如果觉得《教师保健│宅家过年,如何巧用调味料,美味又养生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