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光谈养生怎么行,要不“气血”也了解一下?

2022-05-11 分类:养生资讯

气血不足

气血两虚

气血双补

调理气血

......

“我的眼睛和耳朵被这些虚无缥缈的玄学击中过无数次,却不知道气血究竟是个啥玩意儿”。

阿苏一脸迷茫的从中医诊室走出来,然后幽幽地对我叹道。

“大夫怎么说?”我问她。

“大夫一顿天花乱坠的跟我侃,可我啥也没听懂,就记住个‘气血不足’这几个字,然后他还给我开一了些补气血的中药,完了让我自己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阿苏无力地回复我。

说完,她又补充道:“唉,你说,气血是不是带气的血啊?就像可乐一样?”

我看着她一脸认真的模样,心想:这姑娘还真是傻的可爱啊,结果还是忍不住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去看过中医,但未必都晓得什么是“气血”?就算医生肯花时间给你解释,你依旧会听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也许你会说,知不知道什么是“气血”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病能不能治好。

可是当你准备为自己或者亲人买一些保健品补补身体的时,看着写满了各种带有“气血”字眼的广告语,还是会忍不住生出一个疑问:“究竟啥是气血?为什么商家总会写满一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带有气血两个字的各种广告语来忽悠人”?

我觉得我很有必要讲讲关于“气血”的那些事儿。

气血充盈乃健康之根本

我们的中医圣经《黄帝内经》里写道:“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所谓的气血,就是构成我们身体并维持我们吃喝拉撒之类的基本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

换句话说,一个人生、长、壮、老、死的生命历程其实就是气血由弱转强,然后由盛转衰的过程。

因此,气血的变化对于人的生理、病理、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去看中医的时候大夫动不动就会跟你牵扯到气血的问题,商家卖补品总喜欢用补气血做噱头的缘故。

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气血的支持

我们身体里的气血来源于呼吸、水和食物,化生于脏腑,既是产生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源动力,又是脏腑功能代谢后的产物。

其实,“气血”并非是字面意思上表达的那样是含气体的血液,而是中医对“气”和“血”的统称。

气属阳,喜动不喜静,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推动血液运行、输布,调控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2. 维持人体的体温,保证各脏腑、经络、器官等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

3. 既抵御邪气入侵人体,又能够将邪气从体内驱除;

4. 统摄、固护津液、血、精等人体内环境各种体液,以保证他们在人体内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5. 促成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

再来看看血,跟气恰好相反。

她属阴,喜静不喜动,主要作用是对机体各脏腑、器官、皮毛、肌肉、四肢等各进行濡养,当然,这需要跟气的完美配合。

气血就好比是一对恋人,一阴一阳、一动一静,既保持个体的自由意志,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举一个例子,你可能会对气血的作用理解的更深刻一些。

我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有一部分会变成我们身体里的血这个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还产生“气”这种具有功能性的物质,二者游走于全身,给我们的身体源源不断的产生能量,让我们觉得温暖、有力量。

所以说,气旺的话血就充盈,气虚血就少,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

反过来,血液本身能量高的话,气就足,血液流动自然就顺畅;如果血液本身能量很低,气就弱,血液流动起来也就更慢。

所以,当一个人气血不足的时,并不是说他体内的血量太少,血常规偏低,而是指血液的活力和容量比较低。

这时就需要及时治疗,让气血回归到从前健康的状态,以免引起一些并发症。

那么关于气血不足的症状、危害及治疗方法我会在下一期为大家继续讲解,希望本期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健康收获。

如果觉得《光谈养生怎么行,要不“气血”也了解一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