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康熙大帝的饮食养生之道对当前的启示

2022-02-17 分类:养生资讯

圣祖康熙黄帝的饮食修养,于淡然中充满着一种平和的能量,融入着顺应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正如康熙告诫的“惟心不为耳目口鼻所役,始得泰然”。不为贪念所奴役,才能得到身心泰然。

康熙教导皇子说:“世人皆好逸而恶劳”。然而,只有经常辛劳才能感受到闲适后的安逸,如果习惯于安逸生活,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安逸闲适。一旦遇到辛劳时,也就不堪承受了。所以“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并告诫皇子,在自己身处安逸时要想到他人的劳苦,云““已逸而必念人之劳,已安而必思人之苦”

康熙批评有些人说的“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天下宁有不好逸乐者”的想法,认为“逸乐过节则不可”。所以为君主者“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因此才能身体安康、福泽绵长。

对于将士兵丁的训练,康熙说兵丁不可以习惯于安逸,“惟当教之以劳,时常训练使步伐严明,部伍熟习。”这样才能战时做到“战胜攻取有勇知方”,所以每日的训练辛劳,是真正的爱兵,教之以勤劳,才是 “真乃爱兵之道也。”并以此推及教化百姓, “敎民亦然”,所以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对于安逸于养育子女的危害,康熙说:“父母之于儿女谁不怜爱,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失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则痴。

康熙说“恒劳而知逸”。在处理国事之暇,圣祖常进行骑射狩猎,并在宫内种植菜蔬等田园劳作,

康熙认为,一个人平日的修身养性尤为重要。圣祖于大暑之时,依然不用扇子,不除冠帽。说“此皆平日不自放纵而能者也”并说“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此正古人所谓,但能心静即身凉也。”还细致的讲解其道理,说夏天不要贪风凉,才对身体大为有益。因为夏天内里阴气旺盛,贪凉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即便当时不觉得怎样,然而后来或许导致疾病。云:“毎见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

综上,可以看出圣祖对于安逸遗害的警示,曰“人之一生多由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以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及至成人士农工商各随其习,习以成风,虽父兄之于子弟亦不能令其习好同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逺也,有必然者。”

康熙说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一切均应顺其自然,不要刻意而为。主张 “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这样就能“心和而形全,恬静养神,则自安于内”。

康熙倡导,膳后要谈论好事,做赏心悦目的事,有益消化。云:“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大有益也。”

康熙“自幼嗜书法”,说习练书法“为心体所寓也”并且每天都要“必书几行字一日亦未间断”。并说“书法心正则笔正”,正如古人说的心正气和,这样写字才能得心应手。在圣祖《仿二王墨迹》诗中就有“象管挥时在正心”这样的诗句。圣祖论述书法于人身心健康极为有益,云“人果専心于一艺一技,则心不外驰,于身有益” 并例举国人中高寿者均善于书法,认为人的心志能有所专注“即是养身之道”。云“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这样才能杂念不起,那么就会内心清明、血气平和,疾病不能侵袭。以致达到“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也。”的自然状态。

康熙告诫,要顺其自然的看待周遭,不要自怨自艾的对待衰老,这都是因为“见理未明不能顺其自然之故”。要心胸开阔,才能颐养天年,云:“惟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

文治武功卓着的康熙大帝,不仅是杰出的儒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数学家等,还精通物理、化学、天文、历法、药学等等。并且在饮食修养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极深的造诣。从日常饮食习惯中,亦能折射出康熙帝“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般,于细微处彰显严谨、自律和帝王的平和仁慈。

在康熙之后,继承大统的雍正、乾隆两朝,更是紧遵圣祖垂训,确保了大清一百多年的盛世景象,即被史界称为康乾盛世,奠定了清王朝268年的基业。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皇帝在位60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排名一和二的帝王。并且在古代帝王平均寿命40多岁的群体中,都属于高寿帝王。以致乾隆寿至87岁,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这都要归于康熙帝的教子养生理念。观之康熙帝的饮食修养,随之也启迪我们对古语中“”其内涵的一些引申思考。

相比现今的审丑风气,一些“吃货”们常挂于嘴边的一句话:“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带翅膀的不吃苍蝇,其他都吃”不禁想到,近期病毒!其引发也是起于吃了有问题的蝙蝠。人终将为自己的贪念买单。

如果觉得《康熙大帝的饮食养生之道对当前的启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