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静坐与养生,聊聊大家都忽略掉的一个养生原则

2022-02-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前日无事在家,身感困乏烦躁不愿劳神费力,便思量着寻本闲书赖以遮目。

在书架搜寻一番,看到了一本南怀瑾先生著述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顿感与身境相符,便取来半卧于窗前沙发上翻阅。

谁知此书一翻,能量庞大,观点独特,顿感醍醐灌顶,不觉竟一口气将整本书读完了,现就此书精神略作小感。

此书秉承道家“性命双修”的立场,详细谈论了儒、释、道三家静坐修性养生的法门,如佛家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儒家端容正坐、道家的内丹静坐法等,以及中医体系中有关奇经八脉的相关学说,甚至详细记录了南怀瑾先生亲身实修过程中身心产生的种种变化。

整书内容涵盖各家学说,虽广博宏大,但若予以归纳,其实不过一个“静”字。

我们寻常人谈养生,多半持有现代科学维系肉体生命存在之立场,仅关注肉体机能,而忽略了心性方面的问题。

但我们人之生命存在实乃有二,一曰性,即我们一切意识感知之总和;

二曰命,即承载我们心性的肉身。

二者虽并不相同,但实乃一体,分而论之乃是为辨其体用之差有意而为,故亦可说二者一体两面。

此二者同生同灭、互辅共存,构成了我们人之完整生命存在。

故欲养其身,则必不可忽略其心,而欲养心,则亦不可忽略其身。

用现代科学立场来讲,人的心理状况对人身体有着直接影响,例如长期心情压抑则容易导致癌症,经常生气则容易得肝炎,甚至一场暴怒之后,口舌顿时就要生疮等等,这都是心理问题在生理上的体现。

而同样,生理的异样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抑郁症虽看似是心理疾病,可近些年科学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大脑神经中缺少了一种神经信号的传导介质,属于生理性病变。

所以,真正的养生一定是身心兼顾的,也可以理解为“性命双修”,而无论养身还是养心,其核心就是“静”,这也就是此书的核心思想了。

那么静是如何作用于我们性命的呢?

老子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根是一切生命活力之本,而静则是回归根本之法门。

花草在静中汲取水养,进而发芽生长,人则在静中回归心性动静之际的圆明清净,激活身体自我恢复的能力,这也就是“复命”。

依据这个原则,各家静修的法门也就应运而生。例如儒家经典《大学》中便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的功夫次第。

宋代理学大师程颢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纳禅宗的观点著《定性书》,其弟程颐继承其思想进一步发挥提出“主敬”的观点,由此开创理学存心养性的法门。

后世大儒王阳明则更是在人起心动念处对心性“静亦定,动亦定”的特性细化品析到了极致,进而提出“致良知”之圣教。

不过,在儒家的静修观点中,重于心性,对于身体方面的论述并不多,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儒家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儒家看来,身体是我们入世做事的工具,工具能够使用才拥有价值,所以儒家要求人们要珍爱自己的身体,提倡“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不能轻易让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

但同样儒家也有“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如果牺牲自己的性命,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能够造福社会和百姓,那么便应当果断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是典型的入世情怀,这种情怀也是非要在“定”中修养方能真正体悟的。

而道家则与儒家不同,道家虽是出世之学,对待自身性命的态度却比儒家要珍惜的多。

道家认为身体是人存在之根本,没有了身体心性也将不复存在,故而道家有“性命双修”的说法,讲究修“内丹”与“外丹”,来尽可能保存自己的身体,实现“长生不老”。

其中“外丹”指丹药,也就是运用药理来对身体进行进补,帮助延年益寿,消除疾病。

而“内丹”则指自己的身体,通过守窍、炼炁等法门激活调用身体自身机能之妙用,来增加寿命。

比如就“炁”来说,何为“炁”?

灬即是火,无火便是炁。而五行中,心属火,故而使心中无火,便是炼炁之根本。

简言之能够达到心的绝对静态,便是真气氤氲之境,身体的诸多机能也就要开始运化起来了。

而再看佛家,从佛家的立场来看,“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身体不过我们借来的一套皮囊,它并不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只管关心好心性的问题,心性的功夫做到了位,这副皮囊便根本不用操心,自然也就能够转好。

南怀瑾先生虽通贯古今,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但其最为精通的乃是佛法,所以在书中南怀瑾先生对于佛家静修法门的论述最为详细。

我多年前曾观看过南怀瑾先生于厦门主持的“南禅七日”禅宗“打七”仪式的影像资料。

通过“云打七”浅薄学习和练习过南怀瑾先生传授的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以及数息观法门,并且曾经在一次静坐数息的过程中有过顿然万籁俱寂,两腿酸麻全然消失,甚至感受不到自身存在的奇妙经历。

虽不知这次经历是真的侥幸摸到了“定”境,还是依然在自己的妄念中打转,但至少在诸多法门中,我本人在佛家法门中是有过一些实证感受的。

所以这里便简单以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为例,来论述佛家静修之道。

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双腿跏趺盘坐,后背挺直,胸部展开,保证呼吸顺畅。

后脑向后偏移一点,下颚内收略压颈两侧动脉,舌尖向上卷起轻抵上颚,眼半睁,右手手背叠放在左手手掌上,两拇指相抵,结三昧印。

这便是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的基本姿势,这种姿势外放的四肢全部得以盘叠内敛,颈动脉略压,血液流速会自然放缓,由此对心脏有着很好的休息作用。

且如此姿势,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会慢慢平均分布全身,对全身腺体也有着很好的滋养作用。

这是一些生理上的好处,而心理层面,坐是为了定。

我们寻常可能不觉思绪繁杂,但若真刻意止念便会发现我们的思绪如滚滚江潮,绵延不绝根本停不下来,更莫要提定了。

所以,对于此种情况,佛家提供了解决法门。

《楞严经》有言:“眼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眉,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我们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色、香、声、味、触、法之六尘,我们诸身妄念皆自六根而来。

但佛告诉我们,六根亦为六器,只要心缘一根入手,便能够寻得定静之法,返归定静本性。

南怀瑾先生“南禅七日”所传“数息”法门便是依靠鼻息一呼一吸间的间隙来摄心于一境,进而随息、止息步步成就。

而就我个人而言,虽最初学习的是数息观,却更偏爱以耳为器的观音法门。

由此发挥,六器便可衍生出很多的成就法门,故而佛说成就有八万四千法门便也绝非虚言了。

以此法门入手,随着定静功夫的深入,身体经脉也会随着心性的变化而一步步的产生运化,很多疾病也可随之而除了。

不过这些法门难度很大,更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修成,故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成就。

其实我们一般人,根本不必非要“得道”、“成佛”。

以我个人经验,平日身体疲乏或情绪不高之际,若盘起双腿,万缘放下、制心一处静坐一会,其对精力和体力的恢复功效是绝对远在随意躺卧之上的。

甚至上班族中午没条件午休,找个安静之处宁心静坐一会,午后的昏沉便可全然消退。

对此,诸君不妨一试,其中妙处便自能体会了。

综上,此文是我读《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的一些个人感悟,也是站在文化传播的立场上对静修这种古老文化概况的略谈。

而对于南怀瑾先生提到的具体的修行法门,以及打通经脉之后身体产生的变化以及风险,此处实不敢借花献佛、胡乱空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亲读南怀瑾先生著作,自行了解。

最后,欢迎诸君交流以及批评指正,愿与诸君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如果觉得《静坐与养生,聊聊大家都忽略掉的一个养生原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