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节气养生丨冬至除了吃饺子,养生还要“冬藏”

2022-06-24 分类:养生资讯

文丨陈武山

图丨来源于网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最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此时正是健康“储蓄”的最好季节。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人们应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才能健康长寿。

饮食养生

冬至饮食原则: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类、果蔬、肉类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宜清淡、温热熟饮。此时阳气日衰,脾肾喜温恶冷,食用温热食物可以保护脾肾。应注意“三多三少”,即多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少盐、脂肪、糖类。

冬至进补好时机:

“气始于冬至”,因此冬至是进补的大好时机!适宜冬至进补的食物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清补三类。温补宜用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腰果、核桃等,适用于阳虚或气虚者;清补宜用寒性食物,如沙参、麦冬等,用于血虚者;无气虚血虚者或一般虚损者则用平补,可选用山药、党参等。

起居养生

起居有常:

冬至时节应早睡晚起,待阳光出现才外出活动。同时要多穿衣物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至时节应合理安排起居,以保养神气,劳逸适度以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冬至子午觉:

冬至前后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外,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觉时着凉,冬至“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勤晒被褥:

冬季勤晒被褥既可有效避免潮湿,还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杀死被褥上的多种细菌和微生物,同时使被褥恢复干爽蓬松,盖起来更舒适。同时卧室内应适当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

运动养生

阳光下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拥有一个好身体是离不开运动的。虽然冬至前后天气寒冷,但在阳光大好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营养吸收。

静坐养神:

冬至时节阴气盛到极点,阳气开始回升,此时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耗阳气,最好的方式是安静地打坐。尤其是处于充满压力的年轻人,每天如果能抽出十分钟时间静坐,既可以沉淀思绪,还能休养身体,积蓄能量。还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情志养生

静神少虑:

冬至时节要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更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同时保持快乐的心态,心平气和,精神振奋。工作时要注意合理用脑,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积劳成疾。

歌舞调情志:

优美的舞蹈不仅是视觉盛宴,而且多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现在风靡全国的广场舞,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年轻人工作、学习之余多听听音乐,也能带来无穷的快乐。

疾病预防

呼吸系统疾病:

天气寒冷,人们多数时间都在室内活动,且习惯性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混浊,极易滋生各种细菌,极大地增加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流感。因此建议室内勤通风,到人多的场所要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卫生。

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前后天气寒冷,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的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多,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在此建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身边要常备一些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可以服一些调理的中药,能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避免心梗等疾病发作,从而健康的度过严冬。

武山药话

黄芪,众皆知其补气、固表之功,久之或已忘其排脓止痛之效,尤为其憾。

其理:芪入脾肺两经,其主肌肉、皮毛;味甘而能解毒,故而能排体表之脓毒,主治痈疽之疾。如:复方中重用黄芪可治“糖尿病足”,便是一验。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转发一下哦。

如果觉得《节气养生丨冬至除了吃饺子,养生还要“冬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