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问题研究-辽宁三学会第2届发布科研成果之四

2022-08-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7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4 分钟。

课题负责人:沈阳市安宁医院副院长 魏迎东

题目: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与示范应用问题研究

发布平台:辽宁省社会学会、辽宁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辽宁省社会学会劳动学会“第2届优秀科研成果发布会”

摘要: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照护人员缺口1000万。现有老年健康照护师4%为男性,96%为女性,40岁以下占10%,50岁以上占66%;初中文化程度占57%,大专及以上占12%,79%月收入在2001-3000元。培训方法传统单一,职业发展道路不明。建议将老年照护师培养纳入职业教育规划,高校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舆论正面引导,建立薪酬激励制度。

绪论

0.1问题起源和选题依据

0.1.1问题起源

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和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战略发展全局。当前,他们面临高龄,身患多种疾病,失能问题增多,迫切需要长期连续、专业的医疗保健和照护服务。

习主席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老年医疗照护是一项事关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的重要事业,其目的不仅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生命支持,更重要的是调动全社会参与,激发和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广大老年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把老年医疗照护纳人社会基础教育,形成一套理论与技术体系及规范化的培训课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年医疗照护工作,把促进健康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老年医疗照护事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老年医疗照护涉及的医学理论和技术十分宽泛,通过综合运用和萃取,集中展现出该学科在解决健康问题提供生命支持、实现人生价值中的知识理念、技能技巧和实践魅力。对照护人员的培训成为重中之重,就此,本文的研究可以找到这个新兴职业未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为未来的老年健康照护师的职业教育提供宝贵的建议及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0.1.2选题依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促进社会“健康老龄化”,老年照护师专业技能队伍的建设将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崭新的角色,老年照护师不仅能填补医养结合、健康照护人员行业的空白,还将改变以往护士与照护人员之间职责不明确的尴尬境地,使得照护人员有了明确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范围,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促进照护老人工作日益专业化、科学化,形成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综合技能好的医养结合型老年照护人才队伍,切实作到保障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让老年人安详、有尊严地度过晚年。

照护师服务为2018年以来国内老年医学领域新推出的构建老年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疗护理服务的有效补充和完善。从现有基础看,老年健康照护师已成为广泛的社会需求,已经持证上岗的照护师在相关工作领域受到广泛欢迎,需求量不断攀升。从社会角度看,老年健康照护师已成为热门行业,未来具有高学历、年轻化、职业化的照护队伍必将成为高级照护人才的主要趋势。2020年健康照护师被列为国家职业分类目录新推出职业,相关的培训教材、服务规范、考核内容等国家层面目前从职业角度说尚为空白,本研究具有创新性。老年健康照护师通过文献查新,国内外对于老年人照护师的培养相关报道较少,尚属职业教育新领域。

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找到这个新兴职业未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为未来的老年健康照护师的职业教育提供宝贵的建议及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0.2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0.2.1资料收集

本文对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与示范应用问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主要通过以下渠道。

第一,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所需要的专著、编著、学术刊物等,还利用了电子全文检索系统。

第二,通过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官方网站、医疗卫生论坛、护理论坛等网络工具。

第三,通过查询《健康报》、《中华医学杂志》等相关报刊杂志。

第四,对具备照护师通用条件、符合照护师报考条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相关人员通过制定调查问卷、定量分析等方式进行研究,为本文写作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第五,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方法、实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和研读各种相关著作、调查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网络资源,充实理论基础,将理论与现实资料相结合,进行总结概括,这奠定了本文的写作基础。

问卷调查法:选取适合老年健康照护师通用条件人群的问卷,问卷问题设定需要经过理论和实践的积累,立题明确、思路清晰、逻辑合理等、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控制时间在20分钟内。采取匿名的形式展开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本文采用对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问题阐释。

1.相关概念和阐释

1.1老年照护、老年照护师的涵义

1.1.1老年照护的涵义

老年照护(elderly care)是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的一种照料,具体含义是指老年人由于心理、生理或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或终身需要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给与广泛帮助的一种模式,包括日常生活照护、医疗护理照护和社会支持照护。为了满足老年人及家属的照护需求,并达到持续性、整体性的照护目标。

1.1.2老年健康照护师的概念

老年健康照护师(elderly care giver)是经过老年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了解老年人特点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老年医疗照护知识,掌握老年照护技能,经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老年照护人员。

1.2老年健康照护师的通用条件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及不良从业记录;

②初中及以上学历,年龄18-60岁;

③身体健康,持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本人近3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证明,无精神病史,无传染性疾病,无影响履行照护职责的疾病;

④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关爱、尊重、理解、包 容老年人,能与老人和家属有效的沟通,表达准确,解释耐心;

⑤定期参加老年照护师培训学习,取得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颁发的老年照护师等级证书。

1.3老年健康照护师的分级及技能要求

老年照护师依据能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1.3.1 初级老年健康照护师

经过初级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老年基本照护技能和能力的照护人员。

1.3.1.1初级老年健康照护师技能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证书,经过初级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考核合格者;

b) 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者。

1.3.1.2掌握老年基本照护技能,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关注老人基本营养需求,指导与协助老人身体活动:

a) 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护技能,独立完成老年人一般生活起居的照护工作。如:协助老人进餐、排泄、清洁、翻身、助行、陪伴等;

b) 掌握老年人因常见慢性疾病所致失能的照护技能。如:脑卒中恢复期的身体移动、协助老人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认知障碍老人生活照护等;

c) 掌握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及并发症预防的照护技能。如:预防跌倒的安全照护、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预防等;

d) 掌握基本的老年用药知识,按照医嘱给老人服药,能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使用方法;

e) 掌握居家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血压计、制氧机等,掌握常用家用电器、老年辅助用具等使用;

f) 语言交流顺畅,能够理解、包容老年群体,特别是失能老年患者。

1.3.2中级老年健康照护师

经过中级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较高照护能力和较多照护经验的照护人员。

1.3.2.1中级老年健康照护师技能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取得初级老年健康照护师资格后从事老年照护工作2年及以上,经中级老年健康照护师照护师培训考核合格者;

b) 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证书,实际从业老年照护工作5年及以上者;

c) 具有护理和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且实际从事老年护理或照护工作1年以上者。

1.3.2.2 在 1.4.1.2基础上增加急救的基本能力、康复照护、健康指导等:

a) 掌握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及慢性疾病的照护技能及一般应急处理,了解老年人常见疾病用药的种类、名称、剂量和主要副作用;

b) 掌握老年人一般体能锻炼方法和康复训练安全保护方法;

c) 掌握居家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如血糖仪、脉氧仪等;

d) 针对照护对象的饮食习惯及健康要求,指导老年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e) 善于与老年人交流沟通,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f) 能独立完成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护工作。如:鼻饲、口腔清洁等。

1.3.3高级老年健康照护师

经过高级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并考核合格,具备全面照护能力和丰富照护经验的照护人员。

1.3.3.1高级老年健康照护师技能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取得中级老年健康照护师资格后从事老年照护工作3年及以上,经高级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合格者;

b) 具有护理和相关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且实际从事老年护理或照护工作2年以上者。

1.4.3.2 在 1.4.2.2 基础上增加专科照护、风险防控、健康维护等:

a) 能够根据照护对象的个体情况,完成科学、合理、有效的照护方案,提供优质的照护服务;

b) 掌握居家老年人常见慢病照护技术。如:排痰、吞咽功能障碍照护;

c) 具备观察老年人病情变化的能力,且能向家属和医务人员清晰表达;

d) 掌握老年人风险防控的照护技能,能够根据照护对象个体情况,完成预防跌倒、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各种安全照护计划,掌握Ⅰ-Ⅱ级压力性损伤的照护方法,协助老人进行体能锻炼、康复训练等;

e) 掌握居家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排痰仪、雾化器等;

f) 善于与老年人交流沟通,协助实施心理健康计划;

g) 能够制定科学合理、个性化的膳食方案,适应照护对象的饮食习惯;

h)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掌握新的照护知识与技能。

2 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与示范应用现状及问题

2.1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与示范应用现状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需求问题,自首次在1969年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后,就迅速得到重视。1982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在维也纳召开,大会通过了第一个纲领性文件《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9%;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失能率高,患有慢性病老年人接近1.8亿,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目前国内照护人员缺口为1000万。老年群体的照护需求和医疗需求已成为养老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的医疗资源有限,并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医养结合是中国未来养老社会的主要养老辅助方式,照护问题是医养结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未来养老方式。

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我国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从医养分离走向医养融合,并形成整合型医疗保健模式。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部门的有效性、连续性服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2016年国家将医养结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伴随着近几年医养结合工作的快速推进,照护资源不足、能力有限、服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从国外的研究结果看,只有将医疗卫生服务与社会养老服务有机的结合才是最好的服务养老社会的方式,而两者之间有效的链接模式就是照护服务。

就我国人才老龄化和高龄化持续加快,照护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目前,照护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照护需求。由于我国照护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老年照护方面的人才也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

2.2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2020年沈阳市安宁医院组建调研小组,研究制定调查问卷,对具备照护师通用条件、符合照护师报考条件,自愿参与本研究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的调查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全国范围内省级、市级、区县、厂企、民营医养结合单位共21家的从业人员,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5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3%。

2.2.1性别和年龄结构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经过统计,男女性别差异十分悬殊,3.96%为男性,96.04%为女性。此外,从所调查年龄层面来看,30岁以下的占比2%,,31 至 40 岁的占比 8%,41 岁到 50 岁的占比为 24%,50 岁以上的占比为66%;由此可见,老年健康照护师群体整体年龄偏大,大部分都处在中年阶段。

2.2.2受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程度的调查结果来看,整体文化程度比较低,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比为 57.33%,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占比为 30.69%,大专文化程度的占比为6.98%,,本科及以上5%。从调查取样的过程来看,由于受调查者文化程度偏低,无法阅读或能阅读文字但无法理解字面含义,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指导填写,这增加了调查的难度,同时也印证了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偏低的事实。

2.2.3参加培训的目的

从调查者的培训目的来看,有26.37%的调查者是为了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培训,有50.55%的调查者表示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增强自己服务技能水平,有21.98%的调查者参加培训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有 1.10%的调查者是因为单位要求被动去参加培训的。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参与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的人员都具有比较明确的目的,都对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收入具有比较高的期待。

2.2.4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指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中所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方法。调查问卷显示,关于老年健康照护师在培训中所接受的培训方式,课堂讲授的方式最多,有97.80% 的被调查者都接触到了这种培训方式;其次是参观观摩的培训方式,有90.11%的被调查者在培训中接触到了这种培训方式;此外,还有17.58%的被调查者接受了以老带新的培训方式。

在养老机构自身的非正式培训上,形式则各不相同。在走访的养老机构中,无论规模大小都普遍存在的培训方式是以老带新,通过老资历的护理员手把手指导新入职护理员的工作,让新入职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老年护理的一般性工作, 适应岗位的基本需求。其次,在规模稍大的养老机构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院内培训, 一般由工作经验较多的护理员、护师对一般的护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护理的操作、注意事项、突发情况的预案操作等。其培训的目的是强化护理员的护理知识、工作技能以及工作流程等。

2.2.5 培训内容不足

对于被调查者关于所接受的培训内容的不足之处,有 21.98%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内容理论知识太多、实践性不强,有21.98%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内容过于强调实践、理论性缺乏,有34.06%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内容缺少自己所需,针对性不强,有21.9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培训内容虽然能涵盖老年健康照护师日常的工作内容,但是被调查者认为所学的内容的理论性、操作性和针对性方面还是有些不足。

最后,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内容的难度对于学习者来说还是偏大。 关于培训内容的易接受性方面,有36.26%的被调查者觉得很容易接受,有 57.14% 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有 5.4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太能接受,还有 1.10%的被调查者表示很难接受。这说明在培训中,学习者对于所培训的内容大部分都能接受,培训内容具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在关于培训内容的难度调查中,认为学习难度偏大的比例占 47.25%,认为学习难度一般的比例占52.75%。这表明学习者在培训学习中普遍觉得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培训内容存在学习难度过大的问题。

2.2.6培训时间情况

从被调查者是否接受培训的调查结果来看,有 1.98%的被调查者在从事护理员之前已经接受过培训,98.02%的被调查者在从事护理员职业之前没有经受过 培训。此外,还有 90.10%的被调查者在工作后接受了相关培训,而有 9.90%的被调查者在参加工作后也没有接收到相关培训。从这个结果来看,584位被调查者中,有526位护理员都接受了相关的职业培训。因此,在接后面的问卷中关于培训状况调查的对象总数变更为 526人,其余 58位没有接受培训的护理员不在统计内。从这个结果来看,养老护理员接受培训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职后,职前就已经接受了职业培训的比例很小,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培训中缺乏理论和实践性的全面性,职业的人员大多数也是半路出家,其专业性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就业后进行培训的被调查者中,有13%的被调查者是在工作后脱岗培训,有85%的被调查者是在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培训。从这个方面来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的时间和工作时间可能会发生冲突,从而影响到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的效果。

在接受过培训的人中有 1.1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工作后接受培训更好,只有 89.01%的被调查者表示工作前接受培训更好,还有 9.89%的受访者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那种培训方式更好。这个结果说明了大多数接受培训的认为在工作的过程中接受培训能够让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相互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2.2.7影响培训的消极因素

而关于受访者接受培训的消极因素,费用问题成为 36.26%的受访者参与培训的消极影响因素,耽误自身工作成为 52.75%受访者参与培训的消极因素,培训效果不佳是3.30%受访者参与培训的消极因素,此外还有7.69%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关于培训中比较薄弱的方面,认为培训管理方面薄弱的占8.79%,认为培训内容方面薄弱的占 21.98%,认为培训方式薄弱占 26.37%,认为培训保障措 施方面薄弱的占 42.86%。

3 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与示范应用调查结论

在本小节,根据前面所调查得到的数据结果,将老年健康照护师的基本情况以及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以求进一步发现培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3.1培训对象文化程度低

在培训中,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是学习的基石,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培训效果的好坏。从培训中的受培训的老年健康照护师群体来看, 其文化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从事养老工作的从业者多来自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的年龄偏大,在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之前,多从事过其他不需要多高文化层次的行业。此外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有高达 67.33%的被调查者学历在初中及以下,其中文盲的数量不在少数,即使在剩下的32.67%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其文化素养也并不高,甚至在调查时还有部分人员存在识字断句的困难。

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对医养结合工作也产生了很多的限制,比如在和老人的沟通问题上,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健康照护师经常很难和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老人沟通交流;在养老护理知识的学习问题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养老护理员学习复杂的护理知识很有难度,在相关的资质考试上也不具有优势;以及在对老人的看法上,较低文化程度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

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年龄层次偏大的特点,技能学习往往都是在工作后才开始的,在长期的工作中拥有着比较丰富的经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从业时间都在三年以上,并且大部分照顾的老人数量在 6 人以上,从业者有着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默会学习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经验,学习老年护理的知识技能。

此外,通过问卷中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的自评,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的对养老护理的大部分工作和操作都很熟练,这也说明了养老护 理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比较有自信。并且在对养老机构管理者的访谈中,所有的管理者都认为自己单位的护理员能够胜任自己岗位的工作,并且护理技术熟练,护理经验丰富。 但是这种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技能,积累工作经验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通过工作学习到的经验往往不够全面,往往只知道工作的一面而 不知道另一面;其次,在工作中学习到的经验往往也只留在表面的了解,而缺乏有深度的学习,这就导致了对老年护理的知识技能停留在表面,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经验性的技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可能犯错;最后,每个人在工作中学习的能力不同,学习的方法也不系统,这就导致了其技能可能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因此,选择从事养老照护工作的群体存在着整体文化层都较低,从而导致的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学习的难度较大;也存在着工作中学习到的经验限制在培训中进一步提高的桎梏;以及经验学习导致的水平差异较大的不利情况。这些学习者自身素质的不利因素,都成为阻碍培训效果提升的客观因素。

3.2培训经费缺乏保障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培训经费问题是被调查者反应比较多的问题。从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经费的来源上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个来源是政府补贴的经费,第二个来源是养老机构自身承担的经费, 第三个来源是照护师自己承担的经费。在问卷中有 36.26%的被调查者认为费用问题是他们参加培训的消极因素,根据问卷中反映的这个问题,笔者特意对养老机构的管理者的访谈中进行了提问,以求更加详实的情况。在访谈中,笔者特意向管理者询问了经费问题的实际情况,对于经费问题的回答并不统一,有受访者认为护理员培训经费对自己的养老机构工作和照护师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也有受访的管理者认为大部分培训费用都是由政府补贴,小部分费用是自己单位承担,而在照护师接受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后,其工资也会受到相应的补贴,不会对本单位和护理员造成压力。就这一点,笔者通过比较不同养老机构的管理者的谈话内容发现,照护师所认为的费用压力来源于以下几点:第一是参加培训的照护师一般要耽误自己的工作,而养老机构的工资一般和照护师自身的工作量紧密相关,耽误了自己的工作意味着自己要少拿一部分工资;第二是参加培训的照护师一般不需要承担直接的培训费用,但是往往需要承担培训期间自己的饮食费用,虽然所交的饮食费用并不高,但是对于进城务工、饮食由自己单位承担的护理员来说,参加培训期间要承担的饮食费用对其仍然是一笔较大的开支。从养老机构的角度上来说,即使政府常常承担了护理员 培训的大部分费用,但是自己单位仍然多少需要承担一部分培训费用,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并不认为是多大的负担,但是对规模较小的民办养老机构来说,这笔费用仍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此外,政府对培训费用的支持力度在不同的年份往往会有不同的标准,有时候需要养老机构为护理员的培训付费,这也对养老机构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3培训方法传统单一

根据调查和访谈获知,大多数从业者都是在单位统一组织下进行上岗证 或者职业等级证书的培训,其培训时间大多(84.62%)选择在工作的业余时间,如周末的时间进行培训。虽然这种培训时间安排看似没有耽误工作,但是相对于养老护理员繁重的劳动来说,他们还是普遍认为这种培训时间安排会耽误自己的工作,从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在培训之中更多采取的是课堂讲授和参观观摩的培训方式,这两种培训方式是培训所必须采取的两种方式,但是相对于参加培训的群体来说,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动机维持能力较强,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培训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参加培训的自 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培训的形式还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较少采取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3.4考核方式不尽合理

培训的考核是对培训过程和效果的一个评价,也是能直接展现参训者在培训过程中收获情况的指标。就老年健康照护师培训来说,最主要的考核是最后的职业资格鉴定。但是就调查来说,目前的考核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在资格证的考核的内容中有理论和操作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一般采取书面考试的方式,而这种考试方式相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照护师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几乎不识字的照护师来说,只能采取代写这种折衷的方式进行。在调查中,有管理者透露,有技术、经验都很丰富的护理员去参加职业等级考试,因为不会写字而无法进行理论考试,从而无法取得照护师职业等级证书。

因此,看似安排合理的照护师培训考试,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对文化程度较低的照护师群体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难度,表现出本身的不合理之处。

3.5职业发展道路不清晰

医院护士依托医院平台优势,拥有很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而且也有机会转岗去做和护理相关的其它工作,职业发展前景广阔。而且,医院的激励措施完善,医院护士获得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薪资待遇就会有相应的调整。相比之下,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的学习进修和参加培训的机会很少,职称评定和晋升都很困难,个人职称的晋升与收益之间都没有形成普遍的相关性,缺乏有效的晋升机制。照护师的个人理想和抱负常常难以实现,因而各机构照护师对提高技能和考取证书积极性不高。虽然理论上,养老机构的照护师也有参与职称评审和晋升的机会,但由于职称晋升之后,工资待遇并不是必然随之提升,而且养老机构中岗位相似度高、不同职称的照护师的收入差别不大,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热情。

3.6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

照护师的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参加完培训之后,是否能将所接受的培训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对于如何判定经过培训之后技能提高程度,缺乏判定依据和监督,养老护理行业标准规范不明确。对于养老机构也缺乏合理的监督,对养老机构照护师的培训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对养老机构的质量缺乏管理和监督。国外养老护理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有专门负责监管养老机构质量的机构。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我们需要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操作和考核标准,并成立专门部门,监督管理养老护理服务机构,细化考核制度,促进养老护理职业化建设。

4 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与示范应用的对策建议

4.1加强老年健康照护师职业教育

4.1.1加强老年健康照护师专业化培训,优化人才结构

我国虽然设有国家养老护理职业标准,但是行业准入机制不完善、养老护理团队离职率高的等原因,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而且,我国养老护理行业没有充分挖掘专科护士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专科护士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实践水平,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患者和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并且能够指导和帮助同行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资格培训和认定,并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优势,是提高养老护理水平的必要举措。

一、对于新上岗的照护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对己经上岗照护师,要进行定期考核和专业知识的训练,并定期举办研讨班,加强交流和学习。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岗前技能培训,还应该包括职业道德操守、心理知识、基础医疗知识,不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临床退休护士长和退休护士的作用。充分发挥她们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管理才能,可以通过返聘的形式引入到养老机构,有效的利用将会使她们成为社区护理建设和培训工作的新生力量。鼓励和吸引受过专门教育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加入到养老护理服务人员队伍中来。

4.1.2建立人才分层、分级培训体系

由于目前全国养老机构中照护师紧缺,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大多是缺乏医学知识、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偏大的打工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国内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养老护理服务需求,英美等国家成熟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细则,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启发。

一是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有明确的参训资格要求,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国外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对象有严格的要求。在英国,参加养老护理培训需要具备良好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有的甚至晏求有英语和数学两科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在美国,准入标准为具有高中学历:日本的晏求也是需晏有高中学历:澳大利亚学员需要有与相关课程水平相适应的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在开课前,学员将进行读写能力和和计算能力评估,确定学员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课程。

4.1.3加大培训范围和频次

一般的照护师培训仅限于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方面,但是随着老年人生理机能老化和生活能力退化,对他人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大,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老年人的眼界更加开阔,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丰富和多元化,进入养老机构不再单纯为了获取基本的生活照料,而是为了提高晚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就需求养老护理服务更加多元化,根据老年人的不同身体情况和不同的需求进行开发,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根据调查发现,养老机构中的照护师不论是否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工作期间,很少能接收到培训,就算偶然有培训,间隔时间也很长,而且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受到有效的、持续性的培训。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较长,大部分照护师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0小时,且每周休息一天。如果在照护师下班后或在其体息日安排较长时间培训,一是护理人员的精力有限,能够搴握的知识有限,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是挤占照护师自己的休息时间,会引起不满,从而被动接受,导致培训效果差,既浪费养老护理人员的时间,也会造成培训师资的浪费。比较合理的安排是,每周安排两到三次,每次一个小时的培训,这样既能保证学员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4.2依托院校开展各种形式、模式的培训教育

4.2.1将照护师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规划

将照护师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要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保障体系,加大对职业院校的资金投入,推进职业院校的发展进程,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各行业人才需求预测。高职院校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符合用人需求的人才,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投资中来。

4.2.2高校应增设老年护理专业,优化课程设置

老龄化问题日益复杂,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养老护理专业的教育不应该再局限于生活护理和基础的医疗服务,鼓励在高职院校增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开设老年学、家政、护理理论、康复医学、心理学、饮食与营养、社会医学及护理人文关怀等课程,与养老机构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配合建设实训基地,晏使课程体系适应实训教学。如果要改变缺乏高职教育教材的现状,高校应制定奖励办法,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国外最新的知识理念、工艺方法等编进教材中,对于不够成熟和完善的教学内容,可以先编写讲义,试用几年后再组织编写教材。

4.2.3建立照护师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能促进高职院校更好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实操能力,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获取到护理理论的同时,实践经验也得到了迅速增长,有利于提高养老护理行业整体素质。要积极与医院和养老机构开展合作,学校为医院和养老机构输送人才,医院和养老机构帮助学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实现互惠互利,以此来建让长期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4.3政府发挥作用,给予切实支持

4.3.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照护师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老年健康照护师的作用被等同于保姆,被认为只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其发挥的作用和潜在的优势没有被重视。但是在其他养老护理服务行业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国家,作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介护”专职工作早已确立相关法律保障。如日本1987年颤布《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1992年制定《看护员等人才确保促进法》《社会福祉事业法》和《社会福祉设施职员退休局贴共济法》,确保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教育、使用及激励,美国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养老服务人才的工作内容和资质要求;荷兰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行为与职业道德。

从问卷调查可知老年健康照护师缺乏保障,养老护理行业管理不规范,还存在不合法用工的情况,因此建议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需适时制定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老年健康照护师的合法权益。

4.3.2加强舆论正面引导,逐步消除社会偏见

由于受传统观含影响以及对养老护理职业认识不足,养老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认同度不高,不利于培养从业者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认同。因此,应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增加对养老护理职业的关注度,引导媒体多从正面深入报道养老护理行业,并加大对养老护理职业的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到养老护理工作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让社会对养老护理人员这一群体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歧视,增强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荣答感。一方面,可以设立“照护师节”,加深社会大众对养老护理职业的了解,

消除社会偏见,并对优秀照护师给予宣扬和奖励,凸显其工作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养老机构及时关注照护师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善于挖掘潜在能力,为其安排合理的岗位和职责,并肯定和认可照护师的辛苦和付出,肯定其社会价值,增加职业认同感;此外,还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照护师的自我发展的意感,促使其发挥主观积极性。

4.3.3建立完善的薪酬激励制度

在调查中发现,78.87%的调研对象月收入在 2001-3000元,由此可见,我国养老护理人员工资水平低下。由于养老护理职业工作辛苦、社会对养老护理职业有偏见导致了行业的“用人难”问题。导致人员短缺的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工资水平低,养老护理行业薪酬过低,很难留佳从业者,从而导致养老护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老年健康照护师决定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肩负着维护社会和谐与

稳定的重任,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制度保障,降低人才流失率。一方面建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对养老护理行业的工资水平进行指导,建立工资自然自然增长机制,防止行业工资与辛苦程度不成正比,避免行业整

体工资水平偏低:另一方面是建立照护师福利补贴制度,如采用岗位补贴、职业技能等级补贴等,以激励机制激发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金妮,韦芳,杨华.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医养结合机构中失智老人的疗效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225-227.

[2]郑晓风,系统优质护理对失智老人住院期间护理安全的作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 38(11):1362-1363.

[3]McKhann GM, Knopman DS, Chertkow H, et al. 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on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2011; 7: 263–69.

[4]苏健榆,张慧敏,陈志坚,熊峻,程尔林,王宇,唐豪,洪茜.老年痴呆症医养结合模式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9):170-172.

[5]刘婵,刘晓安 . 康复护理路径对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10-113.

[6]Seys D, Bruyneel L, Deneckere S, Kul S, Van der Veken L, van Zelm R, Sermeus W, Panella M, Vanhaecht K (2017) Better organized care via care pathways: a multicenter study. PLoS One 12(7):e0180398.

[7]胡宗萍,吕登智,李辉荣,张伦碧.失能失智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3):3633-3635.

[8]MORLEY JE,MORRIS JC,BERG-WEGER M,etal .Brain health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cognitive im-pairment :an IAGG consensus conference [J].J Am Med Dir Assoc,2015,16(9):731-739.

[9]徐东丽,许慧琳,陈丽青,黄爱玲,邬思强,郭琪,苏华林,胡梦珏,刘洁,陶士吉.养老机构老年人身体功能调查及医养结合需求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7):18-20.

[10]肖惠敏,邝惠容.sF一12量表评价中国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4):1018—1020.

[11]马莉,赵敏强.医养结合机构痴呆患者医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3):1561-1563.

[12]张洁晶.医养结合模式对无陪护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9,38(8):760-761.

[13]Dinis-Oliveira RJ , Duarte JA,Sanchez-Navarro A,et al.Paraquat oisoiings,mechanisms of lung toxicity,clinical features,and treatment[J].Crit Rev Toxicol,2008,38(1): 13-71.

[14]Albert MS, DeKosky ST, Dickson D, Dubois B, Feldman HH, Fox NC, Gamst A, Holtzman DM, Jagust WJ, Petersen RC, Snyder PJ, Carrillo MC, Thies B, Phelps CH (2011) The diagnosis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on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7:270–279.

[15]张化楠.山东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

[16]马晓云.医养结合模式对提高住院无陪护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2):140-141.

[17]卢伟丽.医养结合延伸性护理在中度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7):116-118.

[18]Zieschang T,Schwenk M,Becker C,et al.Fall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Persons With Mild to Moderate Dementia Participating in an Intensive Motor Training: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lzheimer Disease & Associated Disorders,2017.31(4):1

[19]谢江芸,柴东升,张秀英.医养结合养老院对失智失能老人照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医学,2019,40(9):1349-1350,3.

[20]周晓燕.公办失能失智养老机构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21]刘焕明.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的多元主体模式[J].社会科学家,2017,22(1) : 46 -50.

[22]黄莹,张小亮,何婉雯,等.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人员及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7) : 182-184.

[23]Wu YT, Beiser AS, Breteler MMB, et al. The changing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over time—current evidence. Nat Rev Neurol 2017; 13: 327–39.

[24]张梅燕,王涛,毕怀梅.老龄化背景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 ,2017,3 (3) : 16-165.

如果觉得《老年健康照护师培养问题研究-辽宁三学会第2届发布科研成果之四》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