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社会老龄化与中华医学养生之道

2022-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随着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已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8年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4亿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亿人,占总人口的11.9%。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突破3亿人,中国将成为超老龄化国家。目前,全球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有日本、俄罗斯以及北欧的挪威,冰岛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因为老龄化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中国现阶段的老龄化发展程度和这些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发展速度更快。

造成这种情况发生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关;我国生育高峰期为上世纪50、60和70年代;80年代之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生育速度明显下降。目前,50-60后已陆陆续续进入老龄化阶段,因此老年人的数量逐年递增。二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抚养成本增加等因素,80-90后的人打算要二胎只有一半人,这样就加速了进入我国深度老龄化阶段。 此外,由于现代医学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诸多因素导致我国新生儿逐渐减少,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而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造成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我国人口将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我国从老龄化社会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仅需25年,而法国经历这种转变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5年,美国用了69年。此外,我国老龄化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错位程度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如,按2010年不变美元计算,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左右时,我国的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而在达到相同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时,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的人均GDP分别高达1.8万美元、2.9万美元、3.8万美元。“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挑战,解决中国老龄化的已经迫在眉睫 。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政府也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如:开放二胎政策、加大地方财政性投入、完善退休制度、不断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结构优化、建立以医助养的养老服务体系等等,这些措施虽然能够迟缓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进一步调整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养促医”、“以医助养”,以养为主,以医为辅,从而促使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进一步结合。

中国家庭历来盛行“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养生哲学。我们应该将传统养生之道融入新型的医养关系过程中,尽快将某些传统养生养老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以及医保目录,大力支持中医药养生事业发展和传承。例如穿衣有“春捂秋冻”;饮食有“不时不食”;卧室要注意“室大多阴”,而“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更让遛弯成了中国家庭风雨无阻的饭后活动。而这之中,中医调理作为中国千年传统医学,在今天依旧历久弥新。

新型“医养结合”主要理念是“以养为主”,“以医为辅”,这正与中医理论“未治病”里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思路高度吻合,对此我们应该树立“以养为主,以养促医,以医助养”的健康养生理念,即需要在政府“建制度、保基础、严监管”的同时,有效发挥社会与企业的作用形成多方合力,也需要将我国优秀的针灸、推拿、膳食、泡脚等传统中医理疗文化融入老龄化养生老的事业之中,通过情志养生保健、膳食养生保健、起居养生保健、运动养生保健等非药物调理法结合药物调理方法逐步深入对老龄化群体进行中医养生理疗方面的引导,从而使他们达到“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效果。

总之,中医养生之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容,中医养生之道在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将中医养生之道推广到基层社区,推广到每个家庭,加大对社区、对家庭养老养生投入力度,鼓励基层社区组建多种类的养生养老服务组织,提倡和弘扬社区互助文化,通过家庭自助、邻里互助、社会关爱等形式引导、整合社会力量促使“以养为主,以养促医,以医助养”的新型医养结合构架稳步推进。

如果觉得《社会老龄化与中华医学养生之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