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分养生:艾灸调理脾胃,蜂蜜滋阴润肺

2022-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中医理论认为,顺应秋季的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

所以,秋分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护体: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

2、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可以学习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从身体内部改善体质。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3、进补:重药物轻食物不可取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养生保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进补应该分清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4、饮食:多吃“辛酸”果蔬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是凉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在秋分时节,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以免造成肠胃积滞。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为什么秋分要艾灸?

其实艾灸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而且操作简便,随时都可以进行艾灸。进入秋天后,气温逐日下降,寒凉渐重,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许多阴寒症有了抬头趋势,比如咳嗽、胃痛、腹泻、四肢怕冷等寒症,同时也是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的高发期。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在秋分时节,根据节气的阴阳变化,施以“温热”的灸法,艾灸的温热可以消除秋天的寒气,让身体温暖,同时促进血液的循环,抵御即将到来的冬季的寒气。同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艾灸更为有效。

秋分养生三大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终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便是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大肠经的原穴,是大肠经气血荟聚的地方,可以调理大肠经的气血。艾灸合谷穴,使合谷穴达到温热的程度,可达到调理肠胃、宽胸理气的作用。

2、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足三里对调理肠胃功能有很好的效果,中医讲长灸足三里,不光可以调理人体的肠胃,还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秋分艾灸足三里可以滋养脾胃,起到强壮的作用。

3、关元穴

关元穴也是常用的穴位之一,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离肚脐很近,温热的艾灸在灸此处穴位时,让人很舒适,同时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肤。它为先天的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外,关元穴可以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艾灸,效果显著。

如果觉得《秋分养生:艾灸调理脾胃,蜂蜜滋阴润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