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好书·推荐|我们离健康的真相还有多远

2022-11-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健康的心理源泉》

罗非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关心理健康,我们听到的太多,真正知道的又太少。

逻辑自洽、内容跨界、寻根溯源。剖析“心”在感知和执行层面存在的必然扭曲,将生物进化、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现代量子物理学等视角融会贯通,对人类个体和群体健康问题的本质作出解释。

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错觉。相关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感觉经验内容是经过脑修饰处理之后的虚拟现实结果,作者称其为棱镜原理。这也符合中国古人“用心如镜”的说法,即我们内心对身心世界的认识,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镜像,该镜像的质量取决于内心(大脑)这块镜子的质量。

近年来,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给心理学提供了一些踏实的立足点。尤其是棱镜原理,让我们看到了大脑这面镜子的高度动态性。作者一方面基于这种可变性引出了镜像的扭曲之说,认为这种扭曲就是给我们带来认知偏差和健康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扭曲的镜子和现实之间的交互关系,分析了其在认知、行为、生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这本书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出发,借鉴中西文化和现代宏观、微观物质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对身心健康的认识与实践,探讨了心理过程与广义健康,即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和认知在内的整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作者力求将客观研究与主观体验、科学理论与人生实践、哲学思辨与实际观察相结合,融合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哲学与科学等各方面的思想与实践,邀请读者亲自对身心世界现象及其运动和动力规律做出观察、思考与领悟。

作者介绍

罗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感觉、情绪、认知过程及其调节的神经心理机制。

精彩书摘

我们离健康的真相还有多远?

感觉可信吗?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同样的两个声音,第二次听到就不如第一次听到那么鲜亮;同样一盆冷水,第二次把手放进去的时候,就不如第一次放进去感觉那么冰;看久了的鲜花,也不像第一次看到时感觉那么美丽。

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对于已经熟悉的感觉刺激,会投入较少的资源来处理,一些“本该”对这些刺激起反应的神经细胞被抑制了,使本来已经不同的神经活动感觉起来差别并不很大。这被称作为意识的弥补作用。比如说,脚踩到锋利的石头,痛觉实际上要过数百毫秒才能传递到大脑;但如果我们看到自己踩到了石头,却会觉得疼痛是在接触石头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发生的。

所以,我们的感觉真的值得信任吗?爱因斯坦曾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错觉。他说这句话,是基于对相对论力学的深刻把握。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察觉时间和空间感知中存在的这种错觉。但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我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视网膜上本该形成的图像其实并不一致。我们的大脑会不停地计算着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并在我们的意识中生成一种虚拟现实,即我们的感觉经验内容也是经过脑修饰处理之后的虚拟现实结果。

我们所有的见闻觉知,思想行动,都会在自己的心理上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会在意识水平或下意识水平,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情绪反应和认知活动,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这样的痕迹越多,我们的认知、情绪和生理活动等所受的扭曲就越严重。

棱镜效应

光线在棱镜的折射之下,方向和色彩会发生改变。而我们关于世界和自身的图景,都是经过这个认知棱镜折射之后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不仅是虚拟的,而且还是被系统地扭曲过的。

以认知的执行扭曲为例,我们通常都会认为,我们所做的就是“我”要做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以著名的裂脑研究为例,该研究认为,大脑的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右脑比较沉默,多用来辨认形体;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语言功能。而对于因为治疗重症癫痫而不得不采取胼胝体切断术的病人(俗称裂脑人)而言,他们失去了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大部分直接纤维联系,即两个半球成为独立的结构。由于只有左脑能够使用语言,因此如果我们把东西放到患者右边视野或者右手中,患者就能说出其内容;如果放到左侧,患者就说不出它是什么,但随后患者能够认出曾经见到或者摸到过。

有趣的是,如果给右侧皮层一个非语言的指令,裂脑人会照指令执行。但此时如果用语言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么患者会先是觉得有些困惑,然后设法找出各种理由来说明自己这样做的合理性。换句话说,尽管他的左脑并不知道行为的真正原因,但仍然会设法说出一些理由,从而在逻辑上使自己做出的行为显得合理。

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思想言行,都是先于意识觉察而出现的,随后我们只是在意识水平给它加上合理化的理由,从而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创造了完整的逻辑架构。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维持一个完整的“自我”的印象,或者说内在形象。

一方面,精神分析的要点,就是承认心理活动有相当数量是不为意识所知的,如果这些内隐活动的内容与意识层面的内容相差过于悬殊,以至于已经无法使用逻辑思维加以合理化,个体就会表现出如神经症等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过程,就是分析师设法捕捉患者内隐活动的表达并指示给患者看的过程,从而让个体比较透彻地了解自己的隐藏心理活动倾向,让意识的思维与内隐的活动重新获得统一。也就是说,精神分析其实是一个设法使患者发现自己认知扭曲的过程。

用心若镜

中国古人有“用心若镜”之说。这一古老的智慧同样提示,我们内心对身心世界的认识,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镜像。镜子的质量不仅决定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它还决定了我们对现实做出的反应。而神经科学的发展恰恰说明,我们大脑这个镜子是高度可变的,它甚至随着每一次使用都会产生变化。

这样一个不断变动的镜子,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镜像是高度动态的和不断受到扭曲的。这种扭曲不仅给我们的认识和行为带来偏差,也给我们带来各种健康问题。因为我们内心的改变所影响的不止是心理和行为。正如大脑控制行为一样,它同时也控制着我们的整个生理系统。因此,心镜的扭曲同时也带来了生理反应的异变,后者将导致各种生理健康问题。

因此,对脑科学和身心关系的全新认识,最终所突破的不仅是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也包括对生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如果再考虑到人类的社会行为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那么,这个全新认识同样也诠释了众多社会问题、亦即社会的健康问题的根源。

这本书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出发,试图从生物进化、社会文化发展与演变、神经科学最新进展乃至现代量子物理学新观点的角度,探讨了心理过程与广义健康,即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和认知在内的整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作者力求将客观研究与主观体验、科学理论与人生实践、哲学思辨与实际观察相结合,融合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哲学与科学等各方面的思想与实践,对人类个体和群体健康问题的本质作出解释。

本文摘编自《健康的心理源泉》,图源pixabay

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徐诺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

如果觉得《好书·推荐|我们离健康的真相还有多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