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边搞科研边养老是怎样的体验(这5位老人告诉你)

2022-11-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5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2019-02-15 16:4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罗瑞斌 俞琪 汤婕 王兴 见习记者 杨叶梅 通讯员 周怡 陶东烨 蒋明晔

有这样一部分老人,一直衷情科技,因此他们的养老生活与众不同,往往带着“科技范”。

何谓“科技范”?自然是生活中有着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生命科学等“成分”。其中,有的老人退休前的工作离科技有些距离,而退休后一直“迷恋”着搞一些发明创造,其成果甚至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成果有的和日常生活有关,有的与工业生产相连……

还有一部分过着“科技范”养老生活的老人,退休前便是从事科技工作,退休后,依旧舍不得放弃在科技道路上的追寻,于是继续贡献着自己几十年积淀下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据浙江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省老科协约有1200位会员,绝大部分会员退休后仍旧致力于科研工作。

此次,为大家讲述5位老人的“科技范”养老生活,他们当中有的是计算机教授,有的是禽畜病防治专家,也有的是普通的老人,但是在发明科研创造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倾注着自己的心力。

张森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森:年轻时研发计算机 退休后研究“互联网+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可以说是这个春节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了。实际上,诗词大会被追捧,也说明大家向往这样诗意精致的文字、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但对不少人来说,诗词学习的门槛较高,有兴趣,却不知从何入手。采访张森教授当天,他正在参加一场名为“数字技术助力传统诗词曲联传承普及”的研讨论证会。数字技术怎么跟传统诗词挂上钩了呢?用大家比较听得懂的表达就是“互联网+诗词”。目前已经实现的功能包括:通过电脑对诗词的格律是否规范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修改意见;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为作者提供押韵的词组参考等。而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要探讨是否还能开发更为深层的功能,服务于诗词的创作、教学和传承。

平仄对不对 电脑告诉你

最近两年,张森牵头成立了浙江省IT资深专家汇,汇集了一批省内IT领域的资深专家,并加入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还出任了联合会名誉会长。

“数字经济在国际上,30多年前就提出了,但现在还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智能经济之间的关系。”张森说,实际上,这几个概念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来服务经济,大家比较熟悉的 “互联网+”,就是其中的一个方式。

区别在于,这几个概念层次不同。数字经济是最基础的,然后层层递进,分别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智能经济,“1、2、3这些数字是最基本的,对数字进行定义就成了信息,信息集中起来变成了知识,知识再创造就称为智能。”张森解释。

做这些科普和服务,张森觉得很有意义。

比如研究“数字技术助力传统诗词曲联传承普及”。很多诗词爱好者,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要走不少弯路,甚至会消磨他们对于诗词的热爱和兴趣。如果能通过数字技术,为这些爱好者打造一个“智能助手”,是不是就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和学习诗词创作。

研讨会上,就对这位“智能助手”的功能进行了演示。比如一位学生写了首《忆江南·忆作业》,当中有一句“作业堆如山”,提交系统后,评定为格律不符,“堆如山”都是平声,应当是仄平平,改为“作业叠如山”,系统评定就合格了。

还有押韵的问题,有时创作诗词,一下子想不出来合适的词,电脑就可以提供检索功能。通过收集清代流行的韵书《诗韵合璧》的2万余字和新华字典里的38万余词组,根据句式四声可以进行词组筛选。

当然,研讨会上,专家们也明确,数字技术是为大家提供“助手”,并非替代人进行诗词创作。

参与研发我国第一代计算机

82岁的张森,一直走在数字经济前沿。

1958年,当时还是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电子专业大三学生的张森,和全国100余位精英,被抽调到中国科学院,进行计算机研发。

当时的研发成果,就包括了我国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1959年,张森从北京回到杭州,继续在杭州大学就读,“当时因为经费的问题,杭州确实没有能力进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

直到1984年,杭州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由当时的杭大物理系电子技术专业、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校计算中心抽调力量组建而成,首任系主任就是张森。他也是浙江省计算机界的首批教授之一。

在张森的带领下,1993年,杭大成立计算机学院,由GIS(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优化决策研究所和计算机系合并而成。

“原来都是各管各的,合并以后,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做法在全国也是第一家。”张森说。

退休不等于退化

张森63岁时,从浙江大学博导的教学岗位上退了下来。

“退休以后,反而有精力做一些以前没机会做的事。”张森说,他有一套健康养生的理念,叫“轻运动(是相对剧烈运动而言,要量力而行,适当运动即可,并非不运动)、多思考、少忧虑”。

张森觉得,很多人提到养老,就觉得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其实这样的思想负担完全是不必要的,“年龄上进入老年,但思维仍然可以很活跃,不要自己认为自己是老年人,就退化了。”

张森75岁时,创建了浙江省信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时我们向省科技厅申报,因为这个行业刚刚起步,都是小企业,一开始科技厅认为我们不具备条件成立联盟。”张森说,于是他找到时任省科技厅厅长的蒋泰维。

面对厅长,张森给出两条理由:一是行业刚刚起步,公司与公司之间许多技术是互补的,把他们联合起来有助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二是因为信息安全关乎国家命运。

最终,张森说服了蒋泰维,这也是当时省科技厅在IT领域支持设立的唯一一个联盟。

联盟发展到现在,当中的不少企业都有了巨大发展。

推动开发机械行业“淘宝”

3年前,张森和中科院何积丰院士等人,在浙江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

这个产业联盟主要是指导工业企业,如何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产业的提升改造。比如联盟曾经指导一家企业开发机械制造领域的“淘宝”,目前,平台已经汇集了20多万家机械制造企业。

“以前机械制造企业要设计一个新产品,就是自己埋头苦干。但有了这个平台,他可以到上面去发布,或者搜寻符合他们要求的技术、零件等。如果已经有别的企业研发了,他们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和成本,更多地投入到其他的创新研发上。”张森说。

张森乐于做这样的服务。过年前,许多他提供过服务的企业,都纷纷邀请他去参加公司年会,继续向老专家讨教。春节里,张森的微信,除了拜年,也有不少向他咨询的信息。

张森的一位学生最近见到他,惊叹于老师20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张森告诉学生,自己的养生秘诀就是找各种问题,思考怎么解决,就算最后解决不了,过程也是快乐的,因为知道自己还在思考,还能思考。

任祖伊(左1)和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工作。

任祖伊:“禽郎中”奋战65载 办省内首家“家禽医院”

“鸭子得的是肝炎吧?”2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余姚市区的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下文简称“研究所”)时,今年84岁的研究所负责人、禽畜病防治专家任祖伊正站在解剖室的门口查看着工作人员的解剖结果,并仔细询问养鸭农户关于养殖方面的细节。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任祖伊早已退休,但他一直围着家禽转,这缘分已经延续了65个年头。“可以这样说,任老师的生活没有离开过禽畜病防治这块。”研究所等同于“家禽医院”,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养殖户前来问诊,所以一年到头都开门营业,春节也不例外。因此,任祖伊的春节也就和研究所捆绑在了一起。任祖伊说,“禽畜病防治”早已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每周一参加研究所学习活动

走进任祖伊的办公室,满满一柜子的书格外吸人眼球,而这些书基本都是关于禽畜病防治这一领域的,任祖伊桌案上则放着几本比较新的禽畜病防治书籍。“任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回研究所转转,除了询问大家关于工作上的近况外,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研读最新的关于禽畜病防治这一领域的书籍和报道。”研究所工作人员说。

对于自己的“退而不休”,任祖伊有着自己的想法。“落后就要挨打。躺在那里享受以前的成果,是要吃大亏的。禽畜病防治这一领域的变化是很快的,我们要紧跟形势学习,一天不学习就等于落后。”

退休后,任祖伊没有止于理论学习,每周一还必定会参加研究所的集体学习活动,与研究员们讨论所里最新的关于禽畜病防治的科研项目。“这个活动就是我当初定下来的,每周一大家必定在一起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每个人都要签到,有事必须请假。”任祖伊说,自己这些年基本都会来参加。

平时阅读到关于禽畜病防治的相关报道后,任祖伊会立马剪下来,然后放入研究所的资料展览室里。“我们展览室,已经接待3万人前来参观,我们有义务向大众普及禽畜病防治的相关内容。”任祖伊说。

从抗拒当“鸡郎中”到热爱兽医一职

对于禽畜病防治,一开始任祖伊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挚爱,甚至有点抗拒,因为当初选择该专业也是“没有办法”。其实,任祖伊小时候一直想当一名农技师,然而等自己初中毕业进入金华农校后发现,当年学校只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

“当时,觉得‘鸡郎中’‘猪郎中’既辛苦,又不体面,人感到很失落。”任祖伊说。

但是后来在校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任祖伊的认知。“有一天,学校附近的一位大妈赶到学校,声称自己家的猪病得很重,她自己也是急得满头大汗。上个世纪50年代,一头猪对于农家而言,那可是一项大的财产。”任祖伊接到任务后,立即赶往大妈家医治病猪。“我当时仔细检查了猪的症状,并给猪打了针,当时自己感到没什么把握,回学校后还很忐忑呢。”

没过几天,那位大妈又来学校了,这次带来的是一份写在红纸上的感谢信。“那时候,我感到很光荣,也深深知道兽医这一职业对于农民的重要性,那时候就想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走到底。”任祖伊说,此后他就越来越爱这份职业。

任祖伊设计的宣传画。

致力于禽畜病防治科研工作

其实,这几十年来,任祖伊一直没有离开科研与创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养禽业迅速发展,养殖中新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1980年,余姚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小鹅瘟病,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此,任祖伊跑了40多个村庄,遍访宁波地区的养殖户,解剖了数百只病鹅、病鸭,又翻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成功研制出既可以治疗又可以免疫的小鹅瘟病免疫血清和小鸭瘟蛋黄抗体,如今这两项成果依然在造福养殖户。

为了更好地开展禽畜病防治科研工作,任祖伊于1989年10月成立了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该研究所在当时被称为省内第一家“家禽医院”。“我们坚持把农民生产时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任祖伊说。

2001年夏天,余姚罗渡村一家养殖大户的养鸡场2万多只蛋鸡突然病了,一夜之间死掉1000多只。那时任祖伊正在扬州出差,接到养殖户的电话后,他马上请假赶回余姚,立即带领所内6名技术骨干赶到养鸡场,进行全面检查。“当时,我们发现情况很严重,这是一种当地从未发现过、正在国外流行的疫病。”任祖伊说,好在自己对于此病有所了解,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奋战了近20天,任祖伊体重轻了6公斤,终于治愈了病鸡,为该养鸡场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通过这次诊治,任祖伊他们获得了一些书本上找不到的重要科研数据,以及创造了相关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禽病毒防治研究的空白。正是这样事情一件件地累积,让当地养殖户中流传起一句话——“禽有病,找老任。”

这几十年间,任祖伊和自己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先后研究成功“猪、鹅体免疫防治的研究”“灭败灵”“强力抗”“949”“518”“三包病治疗剂”“家禽病毒免疫防治的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央各部委、省市科技成果奖励33次。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很多科研工作,自己没法像年轻时那么投入了,但是老有所为,我一直没有放弃过退休后继续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所以我的养老生活还是围着禽畜病防治这块兜兜转转。”任祖伊说。

赵益智最爱待在他的工作室中搞发明。

赵益智:痴迷发明50余年 社区“爱迪生”有颗环保心

敦实的身材,朴素的衣服,坚定的表情,家住绍兴市越城区罗门新村的赵益智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科研迷”,经常一头钻进工作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大年初八,记者走进赵益智的私人工作室,这间仅有16平方米的房间堆满了各种装置和工具,金属和橡胶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然而,这里却产生了6项授权发明专利,这里是赵益智最钟爱的乐园。“大年初一,我就跑来工作室了,在家可闲不住。”赵益智指着面前的机器人说,这是他过年都在捣鼓的第二代SS(硫化物)清除机器人。正是这般“痴迷”精神,才让74岁的他,先后申请了废气净化及再生能源装置、金属弹簧按摩垫、电动充电列车等10余项发明专利……这些既有科技含量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发明,都源自他“爱迪生”般的创造之心。

“治污神器”问世缘于罗门江

赵益智所居住的罗门新村是个典型的老小区,有2400多户,供8000余人。几年前,河埠头洗涤衣物行为屡禁不止,另有多处排污口皆通往河道,这些都加剧了罗门江的污染。赵益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开展,他又对污水治理和净化产生了兴趣。

多年来,身为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绍兴分会专家组的成员,赵益智走访调查了绍兴多个小区及附近河道的排污情况,发现“治标不治本”的通病。这困扰他许久,也因此坚定了他创造发明“太阳能污水净化装置”的决心。

2016年5月,这套利用太阳能集成板进行污水净化的装置研发成功。有些零部件都是由生活废弃物改造而来,看似简单,却能起到去污奇效。赵益智介绍,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对插入污水池中的金属板通电,吸附住污水中的重金属和脏物,并通过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将凝结核带到水面,再由机器人来回移动刮除漂浮的污染物。这个装置占地小、作用大,可全天候、全自动工作,与化学药剂配合使用效果尤佳。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去污效果,赵益智用黑墨水替代了污水,向记者现场展示了模拟污水净化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在半小时内,一大瓶墨水中的碳素被吸附得干干净净,污水明显出现分层现象。“连碳素这么脏的物质都能被分离,将此设备安在排污口过滤污染物,也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赵益智很自信,目前,他已与多家环保科技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

污水处理前后样本。

青年时期就有环保意识

赵益智尝试发明创造,还要从1973年开始说起。当时,赵益智在丽水遂昌县的一个银石矿工作,主要负责生产技术工作。因矿井内运输距离较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搬运。他独自关起门琢磨了2天,利用多个变速箱和现成的矿车改造了一列17节的小火车,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解放了劳动力。

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工人的体力活轻松了,但新的问题随即产生。“小火车”工作时排放的尾气黑烟使工人睁不开眼睛,剧烈咳嗽,严重威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此时,他不仅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也开始正视环保问题。

废气在发散前,是否可以把它及时“扼杀在摇篮中”呢?聪明的赵益智在研究中发现,废气在扩散前,短时间内是“可控”的。于是,他又研发了废气净化及再生能源装置,给废气“搓澡”。

“就好比一个容器,一头接入有害废气,一头通往大气中。”赵益智边说边用手比划,通过一个喇叭口部件,给予一个负压强将废气吸入,“我在箱内涂满牛油,因为牛油对碳粒等颗粒物质有很强的吸附力,而水就作为催化剂。”

此时的废气,会经过一个“迷宫式”的通道,逐步被吸附、催化、过滤和溶解,最终排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无害气体,当时不少矿区工人的状态有了明显好转。那么,与废气反应后的催化剂都会产生新一批“废水”,怎么办?再配合使用上述太阳能污水净化装置处理即可。

记者看到一组由第三方专业资质公司检测的权威数据,2018年10月在绍兴某制衣厂取回的污水水样监测报告分析,经过赵益智的污水净化装置,其中的总磷含量处理后浓度从2.38毫克/升直降到0.079毫克/升,总氮含量仅为2.81毫克/升,大大低于国家限排标准中磷和氮的浓度。从横向比较看,滨海某电镀厂处理电镀含镉废水的成本是60元/吨,而使用太阳能污水净化装置处理含镉电镀废水成本只需35元/吨。“在2016年此设备在平江中试时,处理每立方米的生活污水的成本只消耗1.35度电。”赵益智说。

最感谢的人是老伴

由于常年都在专注发明创造,赵益智的心思很少花在家庭上。赵益智坦言,这么多年,家中大小事都由老伴王匀申一把抓,洗衣做饭、带孙子,他确实参与得很少。“我最感谢也最愧疚的就是老伴,她给予了我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理解。”赵益智说,社区的房子很紧张,这间工作室也是老伴替他去社区“争取”来的。

2016年,71岁的赵益智萌生了办公司的念头,他便把想法告诉了老伴。“我本以为她会反对、嘲笑,可她却又一次用行动支持了我,年逾古稀怎么了,任何年纪都配有梦想啊。”

这些年,赵益智凭借手中多项技术成果,不仅为企业锦上添花创造了财富,又为急需的厂家和用户雪中送炭带去了福音。

如今,他仍每天“泡”在工作室里琢磨新点子,继续为环保事业发光发热。谈起“社区爱迪生”这个外号,赵益智非常谦虚地摆摆手:“我还远远称不上发明家,搞发明研究只是我的一点兴趣爱好,为的是让脑子越用越活。”

陈英伟向记者讲解他的发明。

陈英伟:退休后重拾年少梦 86岁老人获多项国家专利

这个春节,家住海宁的陈英伟可忙坏了,前来拜年的亲友们一波接着一波。今年86岁的陈英伟是海宁长安镇人,曾是海宁市许巷中学的语文老师,教龄36年。平日里喜欢书法和绘画,老陈还有个特殊的爱好——搞发明。不仅书画作品受大家欢迎,他那轰轰烈烈的发明故事更是令人佩服。

年轻时的发明梦

既然老陈曾是位语文老师,又怎么会爱上发明?这就不得不从他年轻时开始说起了。

初中毕业前夕,老陈下地收割络麻。在当时,剥络麻是辛苦的农活,要人工把麻皮与麻杆分离开来,俗称洗麻皮。

老陈心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够自动洗麻皮,让乡亲们不要这么辛苦,那该多好!从那时起,发明的念头就在他年幼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我把这个念头告诉了学校,学校反映给了当时的长安镇政府,政府居然帮我联系了一个无锡的厂,让我去参观。”厂的名字老陈还记得清清楚楚:天源麻纺厂。参观期间,一名工程师专门陪同16岁的陈英伟去每一个车间看机器,解释生产工序。

陈英伟往往白天参观,晚上回招待所画图,半个月时间,就把机器的大致模样、运作原理给画出来了。“那个工程师评价我的图纸说,虽然不是很规范,但买家都能看得懂。”老陈乐呵呵地说。

后来,老陈去嘉兴师范学校读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学校里教语文,曾经最爱的物理只能暂时搁置下来,但心中一直对发明保持着兴趣。“教书时搞发明创造,会分心的。干一行,就要钻一行。”

陈英伟有一大摞专利证书。

退休后重拾少年热爱

从1992年至今,陈英伟已拥有20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了。退休后,老陈终于有足够的时间来潜心钻研机械等理工科知识了,还自学了制图。

老陈从抽屉中拿出厚厚一摞专利证书,向记者介绍:两栖抗灾房、折叠式安全救生艇、沉浮调节阀……这些发明都来源于生活。

在众多发明中,老陈最满意也最惋惜的还是复搅式混凝土搅拌机。普通的混凝土搅拌机工作时,装料、搅拌和出料三个步骤分开进行,而老陈在设计上将搅拌步骤一分为二,混凝土搅拌到一半时就转入下一道搅拌工序,这样就能实现机器边装料、出料,边搅拌了。陈老自豪地说:“连续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节省劳动力。”

可惜的是,经预估,这台机器的造价要100多万,而厂家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投入生产。无奈之下,老陈只好放弃了专利权。

直到现在老陈还精心保存着当年的设计图纸,整个设计图工工整整,就像是电脑绘制的。

书画充实晚年生活

老陈家中的客厅里挂着装裱的“求真”两字,另一侧的墙上还挂了幅3尺长的巨型油画,气势恢宏,这些均由他所作。80岁那年,老陈在完成最后一项发明“磁力堵漏垫”之后,由于精力有限,他决定停下来,将闲暇时光交给书法与绘画。

陈英伟的设计图纸。

如今,老陈每天早晨都会在阳台的小书桌上练习草书,这是他最钟爱的字体,有灵感时还作上几首诗。经过多年的练习与积累,老陈已经写了两大箱书法作品,亲友和学生们来看望他时,他总会大方赠送。“5岁开始练书法,以前写文章都是用毛笔写的。看到大家欣赏我写的诗词,我特别开心。”

2014年,老陈编撰了一本《千字文草书帖》,他在尾页这样写道:“从教三十六,匆匆八十载,桃李满枝丫,夕照心志平。”这正是他对自己的真实写照,此外,他还将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用四字句的形式誊写下来,例如“人生的价值在于少一点索取,多一点奉献。”无论是曾经的发明,还是如今的书法,老陈都愿意无偿奉献出自己的作品,在他看来,掺杂了名利的爱好就不单纯了。

今年春节前,老陈又编撰了一本《金言惊句》,将他平时在书中看的好句子都用草书的写法收录了进去,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的人生哲理。老陈把这本作品作为新年礼物赠送给了亲友和以前的学生,“希望这本书不仅让我自己受到教育,别人看了也会有启发。”

回想起那段搞发明创造的时光,尽管有一些并未能投入实践,但老陈坦言,能够在自己的老年生活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非常难得的。“真正的老有所获,是来自精神生活的获得感,而不是金钱名利上的。”

郑樟栋喜欢用画图的方式来给患者或年轻医生讲解病理。

郑樟栋:81岁还在上班 “两点一线”的快乐生活

郑樟栋,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名誉院长,1938年出生,1964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如今,耄耋之年的他退而不休,以工作为最大乐趣,几乎每天都是家、医院两点一线,周而复始,至今已有55个春秋。今年春节,郑樟栋和往常一样,除了在医院坐门诊外,便是在家里钻研外科医术。2月12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访问了这位81岁高龄的在岗医生。他的办公室在医院住院部17楼肝胆胰外科一区,一张小办公桌正对着窗户,桌角摆着一盆兰花,透过窗户可以俯瞰金华城区。“上了年纪,耳朵有点背,所以除了周一、周五上午出名医门诊或专家门诊带手机外,平常都不带手机,交由老伴保管传达。”郑医师满脸笑容地说,其他身体条件都还好,看东西很清楚,由于长期开刀做手术的缘故,拿着茶杯的手也很稳。

年轻时一晚开五次刀

郑樟栋的家离单位不远,他几乎每天都是走路上下班,大约25分钟的路程。在医院里,除了坐门诊外,郑医师经常会跑到各个科室看看,了解治疗情况。他行医做事细心,冬天给病人做腹部触诊时,就先用温水或热毛巾先捂捂手再进行。

“年轻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做外科手术,白天做,晚上还要做,有时候一个晚上做5台手术。”郑医师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里还没装电话机,经常是护工连夜跑到家门口,咚咚咚敲门唤他去医院做急诊手术。“当时的手术室条件比较艰苦,冬天冷冰冰,靠煤炉烧起来取暖,夏天却又热烘烘,顶多有台电风扇,而现在手术室的设备一应俱全,条件也越来越好。”

艰难与汗水中,成绩斐然。上世纪80年代初治疗多种胆道疾病省内领先,治疗消化性溃疡国内知名;2005年,开展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淋颈转流治疗顽固性腹水、腹膜腔外肝切除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每走一步,病人喜在心里,郑樟栋的汗水洒在无影灯下。

“电梯里碰到一些老同志,或是路上碰到一些病人,他们都会很诧异地问我,你还要去上班啊?”说到这,郑医师开怀地笑了起来,“我对这个医院很有感情,开刀、路上、家里,我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医院如同我的家。”

除了坐门诊外,郑樟栋经常要到各个科室走走看看。

用画图来为患者答疑

肝胆胰的外科手术是怎样去除病灶的?说话间,郑樟栋取出蓝墨水钢笔,在白纸上勾勒起腹腔内各器官的示意图。平常,他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给患者或年轻医生讲解病理。

“作为医者,就要把病人放在首位。”郑樟栋说,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非常要紧,而在专业院校里是没有医患关系这门课程的。过去因为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决定了治疗方法,患者没有一点发言权。而现在,信息发达了,在网上就可以查询到一些致病和治疗的科普知识,医生需要和患者及家属坐到一起,共同探讨,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各个科室的医生,日常门诊量都很大,光半天就50多,甚至上百个,所以很难有时间为患者做详细解答。如今,郑樟栋除了出门诊外,一项重要工作,便是穿着白大褂,到处走走看看,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做好心理疏导,也随时会被患者及家属拉住咨询。

“医生的天职是为了病人,外科不是一个医生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医生之间一定要齐心协力,才能攻克一个一个疑难杂症,才能让病人减少病痛,融洽医患关系。”郑樟栋语气坚定地说道。

抓住机会做现场教学

许多来自临床的教学案例,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郑樟栋每天早早来到科室,查房、换药、手术,有时候,甚至为病人换纱布这样的“小事情”也亲自做。他抓住每一次的现场教学机会,把点点滴滴的从业心得,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

就在采访的前一天,病房里一位胰腺手术后的患者,出现引流管拔不出的情况,几个年轻医生束手无策,只好请来郑医师帮忙解决。

“一根看似简单的管子,其实暗藏玄机,拔不好会拔断,甚至伤及器官或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郑樟栋抓住了这次现场教学的机会,通过画图的方式,详细推演拔管准备以及后续的每一道步骤。

“很基础的外科基本功,以前都要靠外科医生的经验来解决,现在年轻医生碰到的病例少,就缺乏处理经验。”郑樟栋说,作为医生,始终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然盲干就会出事情。

在记者的眼里,郑樟栋也是一名谦逊的医者。“科技进步,使得医疗观念和医疗手段变化很快,老医生也要向年轻医生学习。”郑樟栋说,如今,像胰腺癌这类外科中的大手术,可以通过腹腔镜,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手术,这在外科手术中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目前通过腹腔镜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达到五六成的比例。如果按常规手段,这类大手术,要进行大切口,大缝合,还要切除不少器官组织。个别肥胖患者,还会出现伤口愈合困难的问题。“我们这些老医生,实践多,经验比较丰富,都会把一个个案例记录下来,有取舍地将没有过时的技术传帮带教给年轻的医生。”

看到原先的一个普外科,已经细分到现在的6个科室,床位则从40多张到现在的300多张,整个医院则发展到50多个科室2600多张床位,且众多年轻医生成长为医院或科室的带头人,郑樟栋深感欣慰,“现在医院条件这么好,没理由不为医院继续做贡献。”

如果觉得《边搞科研边养老是怎样的体验(这5位老人告诉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