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教育部倡导中小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 学生健康增龄递减现象引关注

2024-03-02 分类:热点

TIPS:本文共有 11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增加至少2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该通知指出,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其运动锻炼时间逐渐减少,这种“增龄递减”现象对学生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教育部强调,学校要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安排,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都能有充足的体育运动时间。这一举措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有利于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教育部的通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也为学生健康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央广网 -07-29 10:09:35

央广网北京7月29日消息(记者申珅)7月26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了关于“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相关内容。王登峰指出,教育部目前正在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的要求,制定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时间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要有两小时的体育锻炼。

上海体育学院校长、教授陈佩杰介绍,近几年来,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上海体育学院研究团队持续参加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工作,围绕抽查数据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从、、三年调查数据来看,学生体质健康的整体优良率分别为26.5%、29.3%、30.3%,上升趋势明显。但随着学段升高,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也很明显。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2.1%,中学生为88.0%,大学生为74.4%。由此可见,“增龄递减”的情况不容小觑。为此,《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有关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的内容王登峰介绍,教育部正牵头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具体将从“一增一减一保障”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增”是加强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锻炼时间。一减”,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一保障”,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保学校体育能够增上去,确保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王登峰介绍,意见重点解决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核心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目标;明确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明确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的时间要求;明确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完成学校体育内容的路径。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里面明确了学生每天要有两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具体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要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离开学校之后,到家里也要参加一小时室外活动,这就是“1+1”每天两小时,跟以往过去学校体育文件要求相比,这次是最明确的。

体育

上海

如果觉得《教育部倡导中小学生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 学生健康增龄递减现象引关注》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3-02 21:36音乐符号[海南省网友]203.83.58.196
    学生健康增龄递减现象引发了我的重视,希望学校和家长能够共同努力,让孩子们能够享受更多的户外活动和运动时间,保持健康成长。
    顶9踩0
  2. 2024-03-02 21:08点墨[香港网友]203.28.170.158
    教育部的提议太棒了,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顶9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