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重阳节传统风俗:放纸鹞的习俗

2024-01-11 分类:知识

作文:重阳节风俗-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

“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作文:重阳节风俗-放纸鹞

1.重阳节风俗--放纸鹞

2.重阳节风俗之放纸鹞

3.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风俗之放纸鹞

4.重阳节风俗之放纸鹞作文

5.关于重阳节风俗之放纸鹞作文

6.重阳节的风俗作文

7.重阳节的风俗

8.重阳节的风俗700字

如果觉得《重阳节传统风俗:放纸鹞的习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7)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11 22:32可爱女生[贵州省网友]220.232.72.4
    希望通过放纸鹞的习俗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这种传统风俗的魅力。
    顶4踩0
  2. 2024-01-11 22:25守候,一诺千金[云南省网友]182.175.209.183
    @兮爷会发光哟放纸鹞是一项需要技巧的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既有挑战又有乐趣。
    顶0踩0
  3. 2024-01-11 22:18兮爷会发光哟[四川省网友]43.242.151.103
    @沐小宝 ミ每次放纸鹞都会遇到其他人一起玩,感觉非常热闹。
    顶8踩0
  4. 2024-01-11 22:10沐小宝 ミ[广西网友]116.58.141.140
    @天堂☆飄雪放纸鹞是我最期待的重阳节活动之一,真的非常有趣。
    顶15踩0
  5. 2024-01-11 22:03天堂☆飄雪[上海市网友]202.127.6.38
    看着彩色的纸鹞在天空中飞翔,心情也跟着变得开朗起来。
    顶18踩0
  6. 2024-01-11 21:56张源方[浙江省网友]203.0.128.131
    放纸鹞不仅是一种传统风俗,还能增强人们的团结感和互动性。
    顶3踩0
  7. 2024-01-11 21:48要努力使每一天 都开心[澳门网友]60.178.125.38
    我小时候每年的重阳节都会跟家人一起放纸鹞,好怀念啊!
    顶5踩0
相关阅读
扩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