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揭秘古代秤砣的年代起源

2023-09-0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7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秤砣是俗称,历史文献中叫“权”。

1976年,当时的河西务公社东西仓大队在元代的十四仓遗址中一次就出土了三枚古代秤砣。两枚是铜秤砣。

其一,砣身是上小下大的扁六面体,方鼻纽,砣身下是束腰底座,通高10.5厘米,底座宽5.3厘米,重775克。底座六面铸有缠枝纹,砣身六面均铸有铭文。正面为汉字“大德七年大都路造”,右侧为察合台文“量秤”,左侧为回鹘文“秤石”。背面中部为汉字“二十五斤秤”和八思八文“一斤锤”,右侧为回鹘文“二十五”,左侧为察合台文“二十五”。

其二,砣身呈上大下小的椭圆形,下接上大下小产圆台形底座,通高10.5厘米,底座直径4.5厘米,重850克。权身正背面分别铸汉字楷书“南京”、“皇甫”。

第三枚是铁砣,砣身也呈上大下小的椭圆形,下接一个圆台形底座,与前两枚相比,个头较大,显得短粗,通高13.5厘米,底径11厘米,重3692克,通体无铭文和纹饰。大都路,元初为燕京路,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改为大都路,辖区为现在的京津及河北省北部。

第二枚秤砣上的“南京”二字,根据存世金元两代秤砣的铭文习惯,应指南京路,金代的南京路在开封,元代沿习下来,直到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才把南京路改为汴梁路。因此,这两枚铜砣应为元代之物。

第三枚铁砣虽然没有铭文,但与前两枚同出于元代十四仓遗址,且与第二枚形制相似,所以也应为元代之物。元代的国祚虽短,但商品经济非常发达,海外贸易空前繁盛,再加上海运和漕运的结合,使元大都(现在的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武清是漕运进入大都的咽喉要道,河西务的十四仓,是北运河最大的码头,是进入大都物资的储备所和中转站。这三枚元代的秤砣,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这个地方当时的繁荣景象。

如果觉得《揭秘古代秤砣的年代起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11-28 16:43綾夕[台湾省网友]45.116.17.67
    听说古代秤砣是青铜制成的,可能是在青铜时代比较常见吧。
    顶0踩0
  2. 2023-10-31 03:10淡雅儒风留墨痕[江苏省网友]103.20.162.201
    我觉得古代秤砣可能出现在距今几千年前吧,应该是人类文明刚刚起步的时候。
    顶7踩0
  3. 2023-10-02 13:37回望.无语[云南省网友]121.79.139.156
    古代秤砣应该是在古代用来称重的工具,具体年代可能要看具体地区和文化的发展。
    顶13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