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祝融号:探索火星的物理科学之旅

2023-09-0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8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辆火星车icon“祝融号”在环火轨道遨游数月后,终于从“天问一号”飞船中分离并下降,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功!

“祝融号”从“天问一号”飞船分离、下降并成功着陆,看似并不复杂的动作,实则危机四伏。

“祝融号”着陆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越火星大气层icon,经历了“黑色9分钟”。这9分钟里,“祝融号”高速进入大气层,并与大气层产生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在高热状态下,“祝融号”与大气层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关于为什么美国是7分钟,我们的祝融号是9分钟,主要是因为,祝融号采用了更大的超音速减速伞,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在空中调整,另一方面,祝融号在空中有两次主动悬停避让美国的探测器则没有这两个过程。

在接近火星地面时,“祝融号”从4.8km/s的降落速度,在5分钟内减为460m/s,并在降落伞打开后减为不到100m/s,接着在大推力发动机的作用下在100m左右的高度时降为零,再靠四条着陆腿缓冲掉最后冲击力,最终让搭载6台科学仪器的火星车平稳落地。

由于从火星到地球的信号传输一个来回需要约20分钟,无法进行人工指令的干预,而着陆的机会短暂且唯一,着陆过程中也没法暂停任务。面对一系列复杂情况,“祝融号”依靠高度的智能化预判突发性事件,顺利完成了登陆任务。

着陆后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展为期90个火星日icon(地球大约三个月)的科学探测任务,任务包括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调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质组成、测量电离层icon和火星地表气候及环境特征、探索火星的物理场(电磁场、引力场)和内部结构等。

火星上空气稀薄又寒冷、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度只有零下63摄氏度,如同地球上荒芜的戈壁滩环境,表面坑坑洼洼,还经常会发生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条件十分恶劣。在接下来的探测工作中,摆在“祝融号”火星车面前的挑战,将十分艰巨。

火星探测项目是中国继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空间探索项目,也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地外行星空间环境探测活动。

如果觉得《祝融号:探索火星的物理科学之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12-15 09:04网速慢,勿扰[澳门网友]203.22.106.113
    能够见证祝融号的发射和科学探索,让我更加珍惜学习物理知识的机会,期待着能够从中受益。
    顶0踩0
  2. 2023-11-24 21:19阿凡达[黑龙江省网友]36.0.1.88
    祝融号的发射和探测原理一定涉及了许多复杂的物理学概念,让人感到非常震撼。
    顶41踩0
  3. 2023-11-04 09:34还天空蔚蓝[湖南省网友]203.21.97.185
    我对祝融号的研究充满好奇,希望能够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宇宙物理的知识。
    顶0踩0
  4. 2023-10-14 21:50栀子葱[台湾省网友]203.17.56.49
    祝融号的任务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了地球物理学的重要性。
    顶0踩0
  5. 2023-09-24 10:05辛福的一家[内蒙古网友]203.56.187.46
    祝融号真是太厉害了,深空探测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让人佩服!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