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匠心源于对历史的敬畏 养心殿文物修缮过程大揭秘)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全文约2700字,阅读需4分钟

说起养心殿,爱看清宫戏的人应该并不陌生。后宫的爱恨情仇,一直牵动着剧迷们的心。养心殿,则成为了紫禁城里最神秘的地方。自雍正起至清朝末代溥仪,曾先后有8位皇帝住过那里,可以说,养心殿见证了清朝由盛而衰的百年历史。

直至现在,养心殿历经千年风霜,这座宏伟建筑也难免略显沧桑:斑驳陆离的彩绘和琉璃瓦,龟裂的门廊油漆,还有伤痕累累的屋脊脊兽……每一处都等待着被认真修复。

2015年底,国家授权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先开始历时两年的前期勘测、病态问诊、反复的修复实验,随后,于2018年9月3日,该项目正式开工,一直到2020年6月,也进行了近两年。

我最近有幸观看了修缮项目的纪录片,深深地为之震撼。

这次修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0平方米,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等13座文物建筑,以及附属的木照壁、内饰古文物等,可谓是一项范围广、细节多、难度高的盛大工程。

整个修缮工程包括古建修缮和文物修缮两部分。古建修缮重在治其根本,文物修缮重在愈其神貌,分别有着不同的施工制度和技术要领。

(一)古建修缮

古建修缮有一套严苛的古建筑修缮制度。“搭材作”、古建主体修缮、“油作”、“木作”,不同环节既是分割的,各有各的讲究;同时又是相联系的,“搭材作”为前提和基础,古建主体修缮为核心,“油作”“木作”为装饰和补充。

1. “搭材作”

在这一环节,负责的老师和工匠们做了创新:脚手架搭建,融合了传统的搭材技艺和现代化防火材料,既有新的发展,又有旧的传承。

2. 建筑主体的修缮施工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修缮屋顶琉璃瓦。琉璃瓦除了外在的装饰功能,首要任务是保护古建。因使用年限过长、琉璃瓦件数庞大,施工团队实际操作时面临如下两大挑战:

其一,瓦面的大面积拆卸和复位,会影响古建筑木质结构的承重负荷;其二,实际施工过中会暴露出许多前期勘察未发觉的问题,比如某部分望板腐朽糟烂,需要大修等。

针对上述挑战,施工管理处的老师们在现场监工,以确保对施工方案及时调整。殿内安装了现代化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数据,以确保施工对大殿木质结构的扰动保持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即便这样,老师们依然是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状态中工作的,就像其中一位老师讲述的:“古建筑经历一代代人的修缮,展现在眼前时犹如一本陈叠的历史书,用经验用仪器勘察也不能全面,总会出现意外情况。”

屋顶琉璃瓦修缮工程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逐片逐垄地揭开,砍垄、剔除严重老化的部分;剩余部分逐一编码,记录方位,方便后期准确复位。编码记录工作也是很有讲究的:按照不同瓦件的基本尺寸、款识编码,其中有些可以明确判断出年代信息和用途(比如用于哪个宫殿)的瓦件,被收录制作成拓印复印文簿,留着今后做研究参考。清点工作共编码清点出110种样式的共71746块瓦件,另外还发现,养心殿瓦件以“嘉庆五年”时期的居多、形制最规整。

其次,将那些毁坏、缺损瓦件,送至沿袭传统烧制技艺的山西琉璃瓦厂进行补配。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具和现代化流水线,从选料、制坯,到施釉、烧制,遵循最传统的制瓦程序,确保瓦棱契合、走兽栩栩如生。工匠们把每个走兽,做成一件件艺术品,彰显了—代代手工匠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坚守。最后,待瓦件备齐,就该进行复位工作了。精细繁琐的复位工作完毕之时,这座古老庄严的殿宇,重新又披上了能护他周全的“铁甲”,从容地去面对往后的风雨征程。3. “油作”工程

不同于现代工程,古建筑修缮“油作”工程部分用的是纯天然原材料,用的每一缕麻、每一撮灰都要靠人力手工制成,比如“磨细钻生”工序,工匠们要用小块砂纸耐心打磨数天,直到打磨完全部需要红油油漆的建筑部分。

4. “木作”工程

“木作”工程一直遵循“最小干预原则”,更趋近于精打细算地修补,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会优先选择修补、墩接,以更多保留古建筑原有历史信息。

面对已经糟朽的木质结构,以前传统的做法,是凭经验估计,对糟朽处没有量化的值,打开木制品才能看见。而这次,施工管理处的老师们,在技术上做出了很大的创新:运用现代化微创检测设备,对糟朽木柱进行动工前伤况精确分析。根据波值进行横截面分析,没有检测出波值的地方是空鼓,表明此处糟朽得比较厉害。再根据测量出的空鼓,量身定制用来填补残缺的构件。

构件制作完成,下一步就是用这些构件进行细心填补了。

(二)文物修缮

文物修缮环节,纪录片展示了点翠和纺织品文物修缮过程,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1.点翠

点翠,是中国传统首饰制作技艺及艺术造诣的巅峰代表作之一。在故宫,点翠用于挂屏等可移动文物中。由于材质特殊,容易遭受虫蛀等。且材质数量稀少,如翠鸟的羽毛等,从而点翠文物修复有些受限制。

点翠文物修复工作开始前,文保科技部的老师们也做足了功课:

进行前期调查。文保科技部的老师们做了前期调查,也收集脱落的鸟类羽毛,用来进行点翠修复实验,收集到的羽毛有金刚鹦鹉、孔雀、虎皮鹦鹉的自然脱落羽毛,但成色还不符合点翠文物所需要的色泽,所以又进行人工染色实验。实验研究。实验室提取点翠文物上虫体进行这两项研究:1)虫子生长规律研究,以了解到适宜虫子生长的环境条件如何,从而给文物修复后防蛀保护提供环境参考;2)以及对不同羽毛的取食反应的研究,如从边缘啃食、从表面啃食等,以做出不同材质点翠的最佳修复方案。待到晕染出成色相配的羽毛,并且熟悉了羽毛配饰上虫体的生长规律,找到了适宜的驱虫方法,工匠们期待着能让这些点翠文物也变成“冻龄”瑰宝。

2. 纺织品修复

此次修缮的纺织品文物原来陈设在养心殿后殿,自雍正继位以来,养心殿后殿成了皇帝的寝宫。后殿陈列风格舒适、祥和,充满着温馨惬意的生活气息。文玩摆件、文联字画、帷幔绣枕等相互映衬,雅趣非凡。

文保科技部的老师们,向我们展示的需要精心修复的纺织品文物有两件,一件是蓝色呢绣云蝠炕毯,另一件是湖色缎绣凤纹大卧单。具体工艺特点和修复方法依次介绍如下:

1)蓝色呢绣云蝠炕毯修复

材质及原来工艺:羊毛材质、刺绣工艺绣制而成,刺绣上没有规律性;修复任务:炕毯一边靠近边缘处缺损,纺织品修护室尝试用传统针线方式修复,因为炕毯刺绣上没有规律性可循,所以没法做些工艺上的创新。2)湖色缎绣凤纹大卧单修复

原来刺绣工艺:撵线绣和绒线绣相结合修复任务:周边璎珞流苏破损,纤维老化,用传统针线法会造成再次损伤,所以尝试用加固的方式,在不影响其审美特性的情况下进行谨慎地修复。其中,看到了水过滤吸尘器吸尘、传统针线法修复、流苏整形、加固定型、展储一体文物包装等环节,文保科技部的老师们静静地穿针引线的样子好美丽!她们用心对待每一处细节,努力让手中的文物回到它们最初的模样。

修复纺织类文物,就像在面对不同心性的人,真丝、羊毛、云纱,每件都有其独特的质地秉性,需要为其制定最为适宜的修复方案。这不仅是对文物的珍视,更是故宫人对养心殿的敬意。

正是工匠们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坚守,养心殿的故事,才得以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续写。而每一份诚挚恒久的匠心,也都将留存在养心殿的金瓦朱檐间,继续见证着下一个百年春秋。

如果觉得《(匠心源于对历史的敬畏 养心殿文物修缮过程大揭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